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从教十余载,寻寻觅觅,语文课堂的真谛是什么?面对课堂上三十多双清纯的眼眸,我经常扪心自问:"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们?"有效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语文课又应该教会学生些什么?大概,一千个语文老师会有一千种看法;大概,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的理解也都会有差异。或许这样的题目不可能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每位语文老师又必须面临,必须思考,而且必须作出自己的应答。  相似文献   

2.
王德利 《考试周刊》2014,(69):78-78
<正>一、案例背景新形势下的数学老师是不是要在课堂上改变点什么呢?二、案例描述片段一:2008年10月中旬,上仙丽片区公开课,上函数的概念,非常抽象的一节课,我又是借班,要是按部就班,效果一定很差。课前在引入这个环节,我先后选了很多方案,都不是很好。当我走入课堂的时候,看见一个个东倒西歪的,审视好奇的小脑袋的时候,我一下子有了灵感。我请了一个学生和我对话:你好,请问你姓什么?学生说:我姓陈。  相似文献   

3.
我心中理想的课堂,首先应是和谐的课堂。宽松、和谐的课堂形成的关键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沟通无障碍,感情交流就会变得很融洽,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展露无遗。只有在课堂中体现人性关怀,学生才会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回到学习中来。我们经常听孩子说我最喜欢上什么什么课,我喜欢某某老师,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在主观上对某位老师的喜爱,以至爱屋及乌,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和态度,对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4.
正一、什么是"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课堂我做主"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由学生当家作主,由学生备课、由学生在讲台上组织教学活动,老师在下面与其他学生一起听课,当学生出现不能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做补充解释时,老师以听课学生身份给予提示或说明的教学形式.该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真正在自己探索中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表现自我的机  相似文献   

5.
上大学的时候我绝对没有想过:我所学的历史专业对我的将来意味着什么。走进中学课堂,我才发现,我的称呼前面有一个附加词:副科。我想用自己的努力,让我的学生像我崇拜我的老师那样崇拜我。我试图在课堂上把时空距离缩短,  相似文献   

6.
<正>站在讲台上,看着班里的那些学生们,我时常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在我的课堂上有学生的欢声笑语,当然也不乏学生面对我的课堂觉得枯燥无味的时刻。一路走来,我在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予学生什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给予学生什么?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7.
上学的时候,很羡慕美国学生,我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学生。因为我听说他们上课的时候很自由,在课堂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以跟老师辩论、可以喝咖啡、可以随意组合等等。直到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州托马斯杰斐逊中学和国际领袖学校的师生到我们学校来交流学习,我才发现,一个真实的美国课堂有着严格的纪律和惩罚措施。早在前几年,就有人疾呼惩罚是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任何一种摒弃惩罚和滥用惩罚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在和美国师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8.
董明 《学子》2012,(5):61-61
2011年新学期我接收了这样一个学生,从他进网络教室的第一天,我就感觉出了他的与众不同。当时也只是一种感觉,说不出什么原因。慢慢地,我的观察也开始告诉我,这个学生太特殊了。课堂上,永远是一副很木讷的表情,如果没有我的提醒,  相似文献   

9.
下课后,许多教师总爱这样问自己:“这节课中,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这节课我上得成功吗?”却鲜有教师这样自省:“这节课上,我的学生快乐吗?他们在课中享受到了什么?我自己得到了享受吗?”两种不同的反思角度.折射出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学生观。赞可夫说过:“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才能和禀赋。”然而,当我们走进小学音乐课堂,却分明看到了以下令人深思的镜头。  相似文献   

10.
课堂原本是学生与老师的世界,而我们的课堂却成了老师与“老师”的天下。在“模拟课堂”的教研活动中,我们30名老师作为学生,真真实实地体验了一次当学生的感受,过了一把做学生的瘾。这是一节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课。课堂上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真实的。现象一:好奇心带来教学秩序的混乱上课后,老师刚刚把学具袋交到每个小组长的手里,我正要打开看里面有什么,就听老师说“:大家发现什么了吗?”我抬头一看,早已经有很多小组把学具袋打开了。这时我才想起并没有听到老师让我们打开学具袋的命令。大家停下了,你看我,我看你。一…  相似文献   

11.
曹海永 《山东教育》2004,(19):59-60
面对课堂上50多双清纯的眼眸,我经常扪心自问: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们!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理想的语文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些什么?或许,一千个语文教师会有一千种观点;或许,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都会有不同的理解。问题不可能有一个终极答案,但每位语文教师又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并且必须最终做出自己的应答。  相似文献   

12.
熊振鸿 《师道》2012,(3):60-61
教育的关注点是什么?我以为,教育的关注点是课堂、是学生。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就是要观察、分析、研究学生和课堂,以便让我们的教育更切近科学。下面的一些“微语”,选自我平时观察思考后获得的写在博客上的一点浅陋见解,分为“教学”、“学生”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3.
这几年和教师们一起观课议课,有很多教师问我心中的理想课堂(好课)是什么样子。我说从状态看,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课堂:从结果看,理想课堂是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生存本领、生活智慧的课堂:从投入和产出看,理想课堂是有效教学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正>"用什么吸引学生,拿什么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这是我踏上工作岗位后经常思索的问题。于是,我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虽怀有对教学的热情,却总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明白了听课是我成长的阶梯。那是县里组织的一次公开课活动,名为"同课异构,打造有效课堂"。我有幸听了其中的《广玉兰》和《最大的麦穗》两节课。当时,我就被别具一格的教学流程深深吸引了,不禁感慨,同样一个课题竟然可以这样精彩纷呈。课堂  相似文献   

15.
李亮 《考试周刊》2014,(94):181-181
<正>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我的课堂我做主",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就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只有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活动时间,让学生有思维空间和时间,才会真正深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尽情展示,取得了一些效果,在此谈点个人尝试,以期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6.
"老师,我不想做作业!""理由是什么?""我认为我都会,不用再去做作业了。""那你的成绩怎么保证?""到考试时我只要认真仔细,保证能考个好成绩。"这是半年前,在我课堂上的一次师生对话。面对学生的回答,我张了张嘴,眼  相似文献   

17.
《我长大了做…》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练习5中的口语交际练习题。课文中配有一幅以供开阔学生口语交际内容的插图。教学提示语是:同学之间说说,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为什么?根据提示这堂口语交际训练的教学要点是:我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我长大了为什么想要做这个工作。后者是课堂上口语交际的重点。为了拓展学生课堂上的口语交际思路,课前我要求学生准备一张自己爸爸或妈妈的工作照片。  相似文献   

18.
<正>雨过留下潮湿的印记,雁过留下轻盈的身影,爱过留下汹涌的激情。那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堂课后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是印象,还是体验?是知识、还是能力?是情感,还是……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长久以来我都在思考:怎样才是高效的课堂呢?高效课堂的灵魂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简单地说,是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高效课堂是在追求"三维目标",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即超越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上升到通达智慧的层面。我心中的高效课堂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营造民主化教学氛围,为学生插上想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很多学生对语文毫无兴趣?为什么那么多的学生在本该是大胆自如地运用语言的语文课堂上“沉默是金”?有什么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如痴如醉地跟着教师走?能不能努力使我们的语文课每天都成为学生们最期盼的课程?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使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至今仍有的童心,让我和学生贴得更近;不断的尝试,让我的梦不再遥远!我的课堂我做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快乐地学习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快乐高效课堂的开展正是当前老师们的所思考的重点。而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关键,在课堂上让学生达到"我学习,我是主体;我是主体,我快乐"的效果,从而充分体现"快乐高效课堂"的新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得自主而又快乐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