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科研用户需求的学科化服务模式与保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科研用户信息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科馆员工作实践,提出学科化服务的6种主要模式:嵌入科研一线提供学科咨询、开展提升科研人员信息素质的用户培训、为重点用户提供学科情报、跟踪科研动态开展专题服务、根据用户需求搭建个性化信息平台、以知识库建设推动研究机构知识管理。学科化服务工作的保障机制,主要体现在:充分认识学科化服务的重要性、设置专职学科馆员岗位、注重学科馆员能力建设、协同全馆构建服务保障体系、强化领导组织与管理、进行学科馆员的职业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在学科服务过程中,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学科服务难以深度广泛地开展.可以通过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提升馆员综合素质、重视对用户的调查研究、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渠道和学科馆员服务团队等方式,抑制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学科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科馆员服务的完善要从学科信息资源、用户研究、信息服务平台、馆员信息素质和管理制度等多方面进行。用户研究是深化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对具体负责某一学科领域的馆员来说,应当利用现有用户研究的方法和成果,进行针对性、具体化的用户信息分析,从而提高学科信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加强学科化服务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入分析了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必要性,介绍了医学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现状,并对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从细化工作方案、融入科研实践、把握用户需求、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提升学科馆员素质等方面对进一步加强学科化服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学科信息资源是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重要基础,要想提升学科馆员服务的水平,必须深入挖掘学科信息资源。文章结合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学科导航建设,探讨了挖掘学科信息的标准、途径、策略及信息内容的揭示,并介绍了几种提升学科馆员服务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6.
论学科馆员的核心能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学科馆员的核心能力具体体现为学科馆员的协同互动能力、学科情报能力及信息素质教育能力。协同互动能力是学科馆员开展学科化服务工作最为重要的方面,这种能力贯穿于学科馆员服务的始终,主要表现在学科联络工作、用户咨询服务、用户教育和服务支持等方面;学科情报能力使学科馆员在学科资源的选择、组织、发布、导航、检索和获取利用等方面可以得心应手;作为学科馆员角色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学科情报教育专家,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学科馆员重要的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7.
文凤 《图书馆学研究》2012,(20):86-88,77
文章结合在文献资源建设、信息素质教育及科研服务等方面的实践,认为学科馆员自身素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等因素影响嵌入式服务的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科馆员综合素质,推进软硬件环境建设,建立健全各种保障机制等,是学科馆员真正融入教学科研一线、进一步深化嵌入式服务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Web2.0在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中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没有完善学科馆员制度的国内高校图书馆,在开展Web2.0的学科信息服务中产生了困难.为了减少盲目性,提高成功率,首先需要确定馆员、专业用户、Web2.0学科服务平台和学科信息资源四个要素.在实施中,要不断改善服务内容和方式、建立用户评估和激励机制,做好创新服务的推广宣传.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职能的发挥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从学科馆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如何开展主动资讯服务,促进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以及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职能的发挥给予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实施学科馆员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昆  杨菁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4):119-120
论述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和学科馆员的职责。提出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措施。认为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加强文献资源整体建设,适应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图书馆适应知识经济社会,为用户开展深层次服务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