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实验科学的兴起,导致了科技从哲学的窠臼中脱离出来,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由于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和"科技万能论"的盛行,人们往往会忽视甚至无视科技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科技的异化引起了主体人价值的丧失和人际关系的物化,导致科技与人文学科分离、科技与价值分离。解决科技异化问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迫在眉睫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发展在带来物质财富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的危害和人类理性精神的危机,严重影响到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虽然西方许多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必须探索科技和理性发展的新途径,加速现代社会理性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农业上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工业上工业产量的提升,都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道德却没有与之同步发展,出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道德的背向发展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等,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降低了人类的生活质量。本文在探讨当今科技伦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对我国当今社会的科技伦理现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在逐步提高,逐步在实现着尼葛洛庞帝描述里"数字化生存"的社会景象。用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的角度,信息时代的艺术设计无疑是运用了新的技术的表现工具,是一种以电子为信息载体,以比特为信息单位的新媒体,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是信息艺术设计美学的基础性问题。而后现代美学中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思考,呈现技术与艺术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辩证统一,只是各自角度与偏向的不同,结果是带来对信息艺术设计更为立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只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科学技术史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研究科学技术史,可通晓科技发展的规律有利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一部科技史,就是人类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与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无论是作为生产力的要素,还是作为文化的要素,都以多种方式影响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和传统,也会有形或无形地制约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每一历史时代都产生了自己的科技文明与成就,科技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科技与文化的关系都包含着具体的内容,主要阐述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的文化危机实质上反映的是人类的生存境界(意识)的危机.人类应该创造条件,"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由本能境界的生存走向生态境界的生存.批判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和占有性,针对国际技术统治鲜明地提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应以人为本.建构一种恪守"富有同情心的公正原则"的"公共领域",是适应人类进入生态境界生存的需要.全球化时代现实发展的这种趋向,要求文学的价值应以审美的形态,把人的一切方面的存在整合为一种向生态境界生存发展的新状态.  相似文献   

8.
伴随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和社会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理论来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显得尤为迫切。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正确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以发挥巨大社会功能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科学技术本身是伦理价值中立的,它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取决于运用它的人和方法。为了趋利避害,使科学技术更好的造福于人类,我们应争取对科技的合理利用,实施三方面的社会控制,即健全科技成果应用的技术评价制度、健全科技立法、增强全社会的科技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文选》是我们党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光辉记录,为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一系列论述,就是我们在新时期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方针和指路明灯。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本来是早已解决了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几千年的文明史,都是阶级斗争史,同时也是生产发展史。而生产的发展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没有铁器的应用,人类摆脱不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人生活方式与体育运动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5  
】探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讨论体育运动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个体生命的重要作用。笔者以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现代文明病的发生的相互关系为着眼点,分析现代人对体育运动的需要原因,阐述体育运动对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平衡、调节和改造作用,分析“终身体育”提出的时代原因和发展趋势,展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和发展的必然性及对世界性健身运动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和时代主题.现代性以来的发展道路,其所倡导的发展模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从工业文明兴起,特别是当代社会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已使人类陷入了深刻的生存危机.反思工业文明的发展观,其中最大的危机就是价值观的危机.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人类在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世界工业化过程中从所付出的巨大物质和精神代价中总结出来的社会发展理论,从根本上说实现了一场哥白尼式的价值观上的革命.  相似文献   

13.
在和平与发展为主潮流的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而后者最主要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实力不仅表现为技术水平、科学水平以及实际科学技术能力,而且表现为科技长入经济的能力,即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能力、水平和成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理;邓小平同志将这一思想深化和具体化,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此乃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仅有科学技术,尤其是仅有技术成果,并不是现实的生产力;如果仅停留在技术成果的层次,科学技术发展就缺乏后劲.经济不可能取得好的增长绩效和发展实绩,科技投资会更加短缺,更谈不上提高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因此,技术及其成果必须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实现其经济、社会价值,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改进人民的福利状况,科学技术才谈得上是第一生产力.不过,纵观国际、国内科技发展史和经济史,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技术在人类所开发的技术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目前,我国每年有成千上万项技术成果,但能产业化的极少,大多数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本人拟探讨我国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障碍并提出克服障碍和加快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更是当今社会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本文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健康的概念,并将西方流行的"始能"理论引入健康的概念,为构架健康与健康促进的理论体系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5.
科技传播是创新体系的环境基础,全新思维的源流。科技传播的复合内容与多重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科技传播迎来了知识经济.成为技术创新的信息平台,构成科教兴业的枢纽。科技传播还必定产生全新的改革手段,因而应以其战略地位进行部署,并发展这门新学科。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生存进化的内在客观需要,是经济发展的唯一路径,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必然选择。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民族的支柱,  相似文献   

17.
阿特伍德的《羚羊与秧鸡》以其灰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未来世界中令人触目惊心的末日景象,该小说被评论界公认为是一部典型"反乌托邦"的小说。违背科技伦理的科技成果的滥用而导致的人类灭绝是该小说的主线。缺乏伦理道德的科技发展将人类带入社会病态的境地,唯有构建现代科技伦理才能给人类社会带来光明。  相似文献   

18.
体育运动技术在科学技术支撑下,不仅有利于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体育运动技术的进步不仅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进行了强有力的助推,也为奥林匹克运动理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极大的可能.伴随"更高、更快、更强"奥运精神的不断弘扬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将进入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异化是人类生存状态中的一种现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异化”的表现形式和形成的原因不尽相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被异化的现象尤为突出。克莱恩在其早期创作的几部小说中揭示了人被异化的尴尬处境。但在其后期小说中,克莱思却转向刻画人类为反异化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从揭示异化到反异化的主题嬗变,折射出斯蒂芬·克莱恩从自然主义向人文主义的思想转型。  相似文献   

20.
哲学宇宙观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形成,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而演进.已有的宇宙观理论面临着种种困惑,滞后科学、时代与单维阐发是其主要原因.当代宇宙观应当在关注现代科技的同时确立多维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