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忽视创建工程的系统性与阶段性、创建规划愿景设计等战略组织方面的问题,使我国一些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出现阶段性困境。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组织应遵循的战略过程是:挖掘和利用紧迫感,丰富和发展领导联盟,构建并沟通发展愿景,完善创建过程的组织与参与,制订阶段计划并夺取胜利,让创建精神在大学文化中扎根,使大学逐渐为新思想、新行为和新成员所占领和领导。改进和提高我国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组织,关键在于重塑战略组织过程并遵循其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国际化是一股世界性的潮流。在我国现代大学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既要强调融合需要国际化.又要强调融合的国际化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土化。与其他国家推进国际化的大学有所不同,我国大学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提升学校的国际品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就,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因此,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下寻找适于我国现代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国际化方式,已成为我国现代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铺开,国际化成为日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东京大学作为日本世界一流大学的“旗舰大学”,其国际化战略及实践最具典型性.文章通过分析东京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导向动机、愿景目标、管理模式以及实践途径,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日本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化战略,助推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以及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4.
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学习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更要继承和吸取我国优秀大学的历史传统.其中,我国历史上的西南联大在仅存的八年历史进程中,无论在师资队伍、管理模式还是大学文化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经验,在国内外教育界赢得了很好的声誉,被誉为中外教育史上的奇迹,对当前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文化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证明,大学精神文化是造就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而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存在着大学精神文化的缺失,需要我们从独立精神、学术自由、特色理念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美国田纳西大学十分重视争先进位及国际化,这与我国大学倡导国际化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提法有相似性。文章通过介绍田纳西大学争先进位战略及国际化实践,对比分析中美大学在这两方面的差异,以期为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我国高等院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差距以及制约我国高校快速发展的一些客观因素,指出要创建世界一流的大学,需要政府稳定、持续、大力度的投入。以“985工程”与“211工程”一期建设对各重点建设高校的促进作用为依据,认为要在我国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需要政府较长时间的经费投入,通过重点建设若干院校,加快我国高校建设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应对知识经济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我国必须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近几年来,国家对若干所名牌大学进行重点建设,旨在加快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不少大学还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时间表。我国大学在世界大学体系中的位置如何,重点建设的效果又如何,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为建立以学术表现为基础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指标体系,我们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对我国名牌大学在世界大学体系中的相对位置和主要差距及“985工程”一期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推动作用等进行了分析,初步结论是:经…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它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不得不面对的选择,特别是对我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目前,我国的大学距离世界一流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对于大学的整体建设,而在建设我国国际化一流化大学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发现具有高素质校长的重要性。本文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在于遴选出一流的校长。然而,什么是一流的校长?又怎样遴选出这样的校长呢?关于这些问题,本文考查了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又联系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国际化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资队伍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推动下,我国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国际化进程的分析,提出了几点加快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