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20世纪初期到40年代末 这一时期是我国近现代儿童音乐教育从萌芽进入初步发展的时期,在音乐史上被称做“学堂乐歌时期”。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下,当时的学校音乐教育特别强调思想道德教育功能这一点,可从当时著名教育家们的论著中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史上,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至清末新政,都不同程度地对教育进行了改革。这三次教育改革,内容不断丰富,体系渐趋完善,并对当时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终于完成由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轨。  相似文献   

3.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意大利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文主义这一全新价值观的出现。这一新观念一出现便影响和冲击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毫无疑问,它也对当时的意大利大学教育产生了影响。受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意大利大学教育呈现四个基本特征,即古典主义倾向,强调古典亦不废中世纪,世俗化倾向以及人文主义精神。这些特征之间不是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呈现出这四个基本特征的意大利大学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全才”的教育,为当前的教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商代到周代,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试从散见于古代典籍的记述和对甲骨文的考释入手,分析了商周时期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施教者以及教育对象的变化。并从当时思想领域内神道向人道的转移以及学术领域内巫术向学术的演变,阐释了这一变化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教育活动是其社会政治改革的突破口。这一选择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理智的深层性和最终突破的可行性。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成功,从某一种原因上看,应是戊戌维新志士宣传教育活动的迟效性结果。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是我国女子教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在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女子教育逐渐从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队伍、教育管理、教育制度等方面摆脱出来,积极吸收当时先进的教育成果,寻求男女教育平等,从而使当时的女子教育初步呈现出一些现代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教育发展史上,十九世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具有美国特色的教育制度就是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美国的学前教育作为完整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十九世纪也经历了一从无到有,从私立发展到公立,从局部扩延到全国的长期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对于美国的学前教育来说,十九世纪不仅是其奠定始基的时期,更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试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学科学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五四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最广,影响最大,成为当时教育界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潮流。纵观这一时期,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学科学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教育学体系结构日臻成熟;(2)教育学研究方法有了新的突破;(3)教学改革汇成潮流;(4)教育学理论基础进一步拓宽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旨在对中国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一历史时期的科学教育思想做一次比较全面和细致的考察,通过对近代先哲科学教育思想的综合考察,试图去寻找理解近代中国教育现代化曲折发展的钥匙,为今天的科教兴国战略提供更丰富的思想资源。本论文力图将这一历史时期科学思想的发展与科学教育思想的发展密切结合:根据不同具体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情况,对当时的科学教育思想从目的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多方位进行考察;并结合当时一些科学家和教育家的思想、学校和社会科学教育实践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写作教育一直是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重点之一。在明清时期,科举入仕作好八股文是当时文人学习写作的唯一目标。对于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以及八股文的写作教育,学者们已经从各个方面撰文研究。然而在此时期出现的与主流写作教育不相同的非主流写作教育思想并未被提及。本文将对明清时期非主流写作教育思想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是近现代中国发展进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期,当时许多教育界精英人物对于中国教育出路的探寻,对近现代的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其消极方面(这恰恰是人们所忽视的)就是把教育看做是政治的辅属物,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相应的缺乏从教育发展自身规律的角度来探索解决当时中国教育中实际问题的出路,为后来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教育的曲折发展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前后,一般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困绕着如何改造中国的问题,各俱其说,各行其是.其中“教育救国论”是一种颇有影响的救国方略.它随着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提倡(其主要提倡者如:黄炎培、晏阳初、网行知、蔡元培、张伯警、陈独秀李大到、余家菊等)以及西方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和教有思想的植入,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了一股政治思潮。这一思湖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和特殊的社会环境。第一、五四时期“教育救国”思潮的兴起;是当时社会大变动的产物。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戴季陶从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立场出发,不仅从舆论上给五四运动以声援,而且从政治、经济和精神三个方面探讨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这在当时既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写于1928年的长篇教育题材小说《倪焕之》,当时曾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今天我们再来审视这篇章,尤其在现今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会发现在当时,倪焕之已经在用今人的眼光进行超前的教育尝试。本将从教师育人和学生学习两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从教育这种现象开始出现时就产生萌芽了。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一有了教育,有了学校,出现了专职的教师和学生,这对矛盾就存在。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生产和生活条件极为恶劣的情况下,培养人怎样与自然斗争并取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是当时教育的主题,自然,素质教育就成了当时教育的基本行为。当人类社会进人阶级社会之后,教育的功能发生了变化,教育不再是人们的生命和生活的必需,而成了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教育成了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一种工具,应试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的主要存在方式。 …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转型时期,中国教育在面临了传统教育与西方近代教育的交锋之后该做怎样的选择,该时期山东基础教育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可以说明这一问题。山东是齐鲁化的故乡,它在转型时期的发展特点不仅反映了山东教育发展的特点,也体现了中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日本教育与社会变迁曲则生,肖友瑟教育史学者一般把日本教育的发展分为以下3个阶段:近代前教育(即江户时期的教育),近代教育制度的创立时期,二战后新教育制度的创立时期。笔者试从这3个时期来阐述日本教育与社会变动的关系。一、江户时期的教育制度日本的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一迄今尚未见到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教育目的的明确表述。这不奇怪。在毛泽东看来,新民主主义教育旨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建设服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建设服务,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目的;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教育也要听抗战的命令,这就叫做抗战教育①”。为抗日战争服务,也就是当时教育的目的。此外,为工农群众服务,也可算是各个时期教育共有的实质性的目的。至于培养目标,因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与任务有别,  相似文献   

19.
晚清时期,由于女学教育取得了合法地位,女子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她们接受教育后反过来影响当时未受教育的广大女性,这是晚清女子教育的成功之处。表现在社会意识、婚姻观念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20.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提出了他的女性主义思想,他的这一思想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引起了五四时期青年对女性问题的大讨论;促进当时女性教育的解放和发展;影响了一批新知识女性和把女性解放的脚步由讨论推向了实践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