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馆配市场呈现出规模逐渐增大,新书贡献率下降,图采会遍地开花,图书采购渠道多元化的特征.我国馆配市场存在着非理性竞争加剧,馆配商诚信缺失的问题.在“互联网+”的视域下,馆配商应从注重品牌服务,实行专业化服务,互联网思维下营造立体馆配框架三个层面应对挑战.图书馆需要科学测评选择馆配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构建图书馆与馆配商之间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与馆配商互利共赢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高校图书馆的馆配特点、高校图书馆和馆配商的合作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校图书馆和馆配商的互利共赢条件已经具备,并会逐步走向现实,同时对高校图书馆和馆配商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教材、教辅市场竞争日益惨烈的今天,利润前所未有地下降,加上出版市场的不断洗牌,寻找新的市场与经济增长点成为众多出版者的任务.馆配图书市场此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开发,成为众人争相分割的巨大蛋糕. 这首先要归因于国家的政策.近年来,国家规定各级各类图书馆的人均藏书量必须达到相应的水平,这使得图书馆纷纷增加采购量以完成任务.据统计,全国目前有各类图书馆约8万家,这就意味着图书馆每年的采购量可达到50亿元.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实在是太诱人了.一时间,许多出版社成立了专门负责馆配图书的部门,同时,不少新华书店与民营企业也进军馆配市场.  相似文献   

4.
图书出版品种不断增长与图书采购经费每年递减之矛盾使得图书采选变得困难,另一方面,馆配市场竞争激烈,馆配商为提升竞争力推出针对文献采访的增值服务.本文选取了北京人天书店等若干家馆配商的增值服务进行分析,提出图书馆应在采访数据的采集、馆藏信息分析与研究、荐购系统的开发和利用、馆藏补缺的比对书目库等方面善用馆配商的增值服务,使之与文献资源建设相契合,从而推动文献资源的建设,实现图书馆与馆配商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5.
在经过由高校图书馆评估所带动的馆配市场发展高潮后,馆配市场各方需要重新认识图书馆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作用.依据市场中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在构建新的馆配市场模式中,可以采取图书馆与出版社密切合作方式,以成熟的电子商务运作经验,依托统一的网络馆配平台,完成馆配市场中信息流、物资流和资金流的整合,有效提高馆配市场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6.
所谓馆配市场,就是图书销售方围绕图书馆文献采购需求配供产品和服务的场所和领域.换句话说,就是以代理商为中介,将出版社和图书馆供需双方对接起来,从而实现各方利益的一种业态.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及公共图书馆文献购置费的逐年增加,导致图书馆文献采购量的迅速增长.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全国图书馆文献采购量年平均增长40%160%.目前,仅中文图书采购金额每年就达50亿元左右,约占中国整个图书市场年销售额的1/10.  相似文献   

7.
目前,书展在一些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已形成规模和传统.馆配商书展的现状为开展总数少,多名校; 目的明确,针对读者荐购;进口书唱主角.这一方式有利于读者辅助采购,有利于图书馆资源推介,展示馆配商实力,并可作为政府招标采购的一项评价依据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促进方式.本文认为,现阶段进行馆配商书展,不应过分强调其在读者荐购方面给资源建设带来的意义,而应注重其两种延伸价值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兰梦 《出版广角》2021,(10):40-42
图书馆配市场是我国出版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依托线下场馆进行的图书馆配会顺势而为,纷纷开启云馆配的创新实践,以弥补图书馆藏资源的短缺.相较于传统馆配工作,云馆配经济成本低廉、馆配质量优渥、参与主体广泛、采购效率升级,不仅在客观上使得因疫情停摆的馆配活动重现生机,还为后续馆配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启示.文章通过引入云馆配概念和价值,探讨浙江省首届云馆配图书展示会的运营策略,并合理审视云馆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目前图书馆采编工作现状,详细地探讨了馆配公司的工作流程及其对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影响,提出注重馆配公司人员编目业务培训、图书馆采访馆员主动收集数据、解决审校数据与收集书目信息矛盾的方法、馆配公司对图书馆采访工作应提供的多元化服务以及利用新技术加强图书信息共享,以期提升馆配服务于图书馆采编工作的绩效.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图书采购已被纳入政府采购范围,这对馆配商和馆藏结构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图书馆主要服务商,馆配商应编制高质量的标书文件、确定合理投标折扣,构建个性化与统一服务相结合的图书书目采购平台,与出版社之间进行深层次、多元化的合作,向图书馆提供完备的资源与专业化服务.构建馆配商联盟是图书馆配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对图书馆馆配商综合能力的评价,可从信誉和资质、书目信息资源的提供能力、与上游供应商的关系、采购方式评价、图书分类编目能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能力、人力资源建设、查缺补配能力、信息化开发和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通过一系列的评价分析,能够提升馆配商的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图书馆配市场秩序,促进图书馆与馆配商形成双赢关系.馆配商应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走品牌之路;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深入基层一线,主动开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招标采购与图书馆馆藏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实行招标采购几年来出现了很多问题,最主要是到书率降低,影响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图书馆与馆配商之间最大的矛盾在于图书的高折扣与高质量,高折扣压缩了馆配商的利润空间,同时到书率及图书质量也受到影响.图书馆与馆配商必须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来解决此矛盾.  相似文献   

13.
研究出版社、馆配商、图书馆三方在政府采购中的相互关系,对于维护政府采购权威性、规范馆配市场的商业秩序、建立良好的三方关系等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分析政府采购中出版社与馆配商、图书馆的相互关系,提出图书馆在政府采购中应着重产品和服务两手抓,搭建出版社、馆配商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向用户开放采购权,采用PDA模式,减轻政府采购压力;理顺政府采购中出版社、馆配商、图书馆三者的法律关系等三方合作共赢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政府采购背景下各高校图书馆进行纸质书刊资源建设工作的优势及弊端.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分别从高校图书馆方以及馆配商方两个层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为各高校图书馆科学采选馆配商以及馆配商如何配合高校馆做好纸质资源建设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因其服务科研、教学的需要在图书采购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从目前国内馆配商的基本情况入手,结合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分析了高校馆在馆配商选择方面面临的问题和相关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利用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中的数据,采用分层统计法,推算出:我国高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约18.33亿册。中文纸质图书总藏量约17.12亿册,年度总增长量为9961万册,年度总购置费约25.46亿元;外文纸质图书总藏量约0.966亿册,年度总增长量约209.6万册,年度总购置费约2.59亿元。中文电子图书总量约21.66亿册,年度总购置量约6.17亿册,年度总购置费约2.002亿元;外文电子图书总量约1.46亿册,年度总购置量约4960万册,年度总购置费约1.035亿元。最后提出建议:图书均价及电子书数量应作为教育部评估高校图书馆的指标;高校图书馆应实现区域联盟内读者互认互通;建立能共享图书采购数据的信息系统,以便联盟馆间协调购书。  相似文献   

17.
在移动服务和知识服务的智慧图书馆服务环境下,馆配商要转型发展,建设馆配商联盟统一馆配云平台,实现与图书馆微信平台对接,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对图书馆馆藏建设、读者阅读行为和借阅情况等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通过强大算法的计算技术,研究读者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智能化向读者推送馆配数据,加强图书购置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馆藏图书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在馆配市场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同时,高校图书馆与馆配商应跳出零和博弈的怪圈,为双方蓝海战略的形成创新思路.馆配商应通过调整招标竞争策略,创新馆配供书模式,拓展书目信息服务内涵,提供专业化、特色化服务,加强客户关系维护,促进图书馆与出版社的黏合,为开创“蓝海”储备条件.图书馆则应完善招标工作,遴选优秀馆配商,选择恰当的采访模式,搭建图书采选与服务一体化平台,寻求与出版社的合作,加强交流与互动,提高采访人员的业务素养,创造本馆资源建设的“蓝海”.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济南市新华书店2011春馆配会图书馆报订、复本统计日前结束,馆配数额达1739.9万元,创单届馆配会历史最好成绩。本届馆配会自3月15日开始,为期3天,组织了全国300余家出版社及民营书业最新出版的9万余种新书、畅销书参展,着重邀请了地方出版社、大学出版社。馆配会期间广泛邀请各级各类图书馆  相似文献   

20.
随着4G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APP出现在高校图书馆的移动阅读领域.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图书馆馆配采访工作及高校图书馆APP服务现状的分析,制定了将高校图书馆移动APP应用到馆配采访工作中的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最后,为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