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Rupr.et Maxim.)Maxim.雄株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过 程正常,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多不正常。雄花具5个花药,花药4室,药壁发育属双子叶型, 腺质绒毡层,绒毡层细胞多具2核。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面体形四分体,其胞质分裂为同时 型。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子房下位,5室;每室有上胚珠和下胚珠,上胚珠退化,下胚珠倒生、具单珠 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或“T”形四分体,偶尔有2个并列或串联的四分体或在 四分体之上又出现孢原细胞。其功能大孢子位置不确定。雌配子体发育中异常现象较多。开花时,雌 配子体主要为反足细胞退化后的四细胞胚囊。刺五加雌株的小孢子母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或减数分 裂不正常,不能形成四分体。开花时,药室空瘪,无花粉形成。其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正常, 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或“T”形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属蓼型。开花 时,雌配子体主要为七细胞八核或七细胞七核胚囊,其卵器尚未发育成熟。刺五加两性株的小孢子发生 过程无异常,但雄配子体发育过程有部分异常;开花时,药室内有或多或少的空花粉,且花粉粒大小悬 殊,大的直径达35μm,小的仅15~18 μm。两性株的雌蕊发育大部分正常,也有一些异常胚囊形成。开 花时,雌配子体主要是七细胞八核胚囊、七细胞七核胚囊和反足细胞退化后的四细胞胚囊,其卵器也未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药用植物车前的大、小孢子发生及其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是:a.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形;b.成熟的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具三个孔沟;c.花药壁的发育类型为双子叶型.花药壁由四层结构组成:由外向内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绒毡层为分泌型;d.车前的子房为两室,每室多胚珠,单珠被,薄珠心,倒生型胚珠;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大孢子四分体,舍点端大孢子具功能;e.大孢子发生过程中,具多个孢原细胞和多个大孢子母细胞的现象,但通常只有一个大孢子母细胞能继续正常发育;f.胚囊发育属于蓼型.g.车前的花为雌雄蕊异熟,雌蕊的发育早于雄蕊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中国蓝果树的花芽当年形成。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孢子四分体多为四面体形。  花药绒毡层分泌型,细胞具多倍体核。子房常1室,少2室。花柱实心,具引导组织。引导组织在子房室顶端形成珠孔塞。胚珠倒生,悬垂,具单珠被。假厚珠心。珠被维管束延伸进入珠被。孢原细胞1 个,位于珠心表皮细胞之下。孢原细胞直接扩大形成大孢子母细胞。珠心冠大多不存在。蓼型或葱型胚囊。近合点端的无功能大孢子最先压扁退化。珠孔受精。精卵核融合为有丝分裂前型。极核在受精时融合。反足细胞短命。细胞型胚乳。成熟胚与种子近等长,种子叶基部多少心形。子具胚乳。胚和胚乳均不具喜树碱。   同美洲产的蓝果树相比较后,本文总结了蓝果树属较稳定的有分类学意义的胚胎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首次报道了铁木属Ostrya的胚珠和胚囊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O. virginiana的多数子房 内有2个胚珠,胚珠倒生,单珠被,厚珠心,具1至数个孢原细胞;孢原细胞子周分裂形成一个周缘细胞 和一个造孢细胞,造孢细胞直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四分体大孢子呈线形排列,它们均可成为功能大 孢子;绝大多数胚珠中具2~6个胚囊,胚囊蓼型。最后,对珠被层数和多孢原、多胚囊等问题进行了讨 论,并对桦木科各属的胚胎学性状作了比较,发现桦木科各属的胚胎学特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如多孢 原、多胚囊,较长的传粉和受精间隔期等。同时,比较和讨论了某些胚胎学性状,如胚珠类型和珠被层数,在高等金缕梅类各科间的异同及系统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近缘广布种泡沙参为对照,对濒危物种裂叶沙参进行了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裂叶沙参的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型,细胞含两核。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胚珠倒生,单珠被,薄珠心,大孢子四分体为线形排列,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中两极核在受精之前融合为一个大的次生核。当胚囊发育至单核胚囊时,珠被的最内层细胞发育为珠被绒毡层。濒危植物裂叶沙参在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中,未见有败育及其它异常现象;与对照种泡沙参相比,也未见有差异,这说明裂叶沙参的致濒原因不在于有性生殖过程。  相似文献   

6.
论平当树属的系统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植物分类系统中,平当树属被归入梧桐科或木棉科,其正确的系统位置至今没有定 论。本文从外部形态,幼苗形态、脉系,叶和木材及种皮解剖,花粉形态及染色体数目等诸方面对 该属进行了研究。 在平当树属中,花排列成聚伞花序,果成熟时花被宿存;雄蕊15,5束,与5枚退化 雄蕊结合成雄蕊筒,花药2室;子叶2裂;等面叶,中脉维管束2,弓形,叶柄维管束2,圆形;气孔 器限于下表皮,不等细胞型或稀短平列型;外种皮5—6层细胞厚:内种皮3—4层细胞厚;导管分 子弦向直径54—83μm,长270—423μm,复管孔常由10—20个管孔组成,排列成显著的径列管孔 链,管孔很多,轴向薄壁组织极少,射线单列或2—3列,异型;花粉粒具3孔,球形,外壁具刺; 体细胞染色体2n=20,核仁在有丝分裂前期消失。根据上述特征及其与梧桐科和木棉科的比较,作者认为平当树属应该属于梧桐科的Dombeyeae族,不宜移至木棉科。  相似文献   

7.
知母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为百合科的一个单种属,雄蕊三枚,小孢子母细胞 分裂为连续型,成熟花粉含2个细胞;蓼型胚囊,具反足吸器;胚乳发育属沼生目型;合子在12—16个 胚乳游离核阶段进行第一次分裂。胚珠倒生,厚珠心。两轮花被;花丝和药隔等组织中,星散分布着明显的晶束细胞。  相似文献   

8.
木根麦冬的花药壁分为4层,即:表皮、药室内壁、中层与绒毡层。绒毡层为腺质型。大孢子母细 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为左右对称型与四面体型。雌蕊子房壁在 授粉后4~5天破裂。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胚囊发育为蓼型。极核在受 精前融合成一个大的次生核。胚胎发育为紫菀型。核型胚乳。木根麦冬居群中存在雄性不育植株,约 占55.8%。胚胎在其发育早期约有43.3%败育。根据本研究的实验观察,(1)雄性不育和自花授粉以 及低效率的传粉机制而导致的异花传粉的失败;(2)部分胚胎的败育;(3)子房壁破裂而导致胚珠裸露等是木根麦冬有性生殖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也可能是导致该植物濒危的部分因素。  相似文献   

9.
单穗升麻的雌蕊群由1~5枚离生心皮组成。子房单室,4~9枚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呈线形或T形排列,合点端一个具功能。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中3个单核反足细胞,胞质浓密,在球形胚时期尚能观察到其退化痕迹。极核融合早,次生核位于合点端。胚胎发生为柳叶菜型;核型胚乳。雄蕊凋谢后1~2天花柱顶端腹缝线周围出现乳突细胞,雄蕊凋谢后3~5天延长成柱头毛。讨论了单穗升麻与南川升麻柱头可授期与花粉生活力的差异对传粉效果和结籽率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葱属粗根组5种材料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葱属Allium粗根组Sect.Bromatorrhiza Ekberg五群材料的核型。多星韭Allium   wallichii Kunth有两个类型:第一类型是二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核型公式为K(2n)=2X=   14=2m(SAT)+2m+10sm,属2A型;第二类型是同源四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AA,  核型公   式为K(2n)=4X=28=2m(SAT)+6m十20sm,属2A型。宽叶韭Allium hookeri Thwaites有   三个类型:  第一类型是双基数同源异源三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B1,核型公式为  K(2n)=2X+   x'=22=(12sm+2t)十(1m十45m+1st+2t),  属3A型;  第二类型也是双基数同源异源三倍   体,能配对的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大小和形态与第一类型大体相似,不能配对的一个染色体组染色体   大小和形态与第一类型有明显区别,其中至少有两条染色体发生了罗伯逊易位,出现一条很大的染色体    和一条很小的染色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B2,核型公式为K(2n)=2x+x'=22=(12sm+2t)+   (3m+1sm十2st+2t),属3A型;第三类型相当于第一类型染色体的自然加倍,是双基数同源异源   六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AAB1B1,核型公式为K(2n)=4X十2x'=44=(24sm+4t)十(2m+   8sm十2st+4t),属3A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并报道了百合科蜘蛛抱蛋亚族的花粉形态,主要结论如下:1.开口箭属含两种花粉类型即:(1)单槽、椭圆形;(2)无萌发孔、球形。具单槽、椭圆形花粉的种类含单型性核型,花形较小,柱头小而花柱短,雄蕊高于柱头;无萌发孔、球形花粉的种类则为单型性核型,花形较大,柱头常高度膨大,雄蕊常着生在花被筒基部。2.万年青属花粉为椭圆形,具单槽;蜘蛛抱蛋属花粉则为球形,无萌发孔;开口箭属花粉一部分与万年青属相似,另一部分则与蜘蛛抱蛋属雷同。3.蜘蛛抱蛋亚族中最原始的花粉类型为单槽椭圆形,具孔状或网状外壁纹饰。球形,无萌发孔,外壁具皱波状、瘤状或芽孢状纹饰的花粉为派生类型。4.蜘蛛抱蛋亚族种下花粉形状、萌发孔类型和外壁纹饰基本稳定,可作为分种特征。  相似文献   

12.
秤锤树(Sinojakia rylocarpa  Hu)为我国特产的稀有观赏树木。迄今,国内外对其胚   胎发育缺乏系统报道,本文报告这方面的研究结果。  其花药为4个花粉囊组成,小孢子四   分体呈四面体形排列,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属于同时型。2胞花粉,具 3 孔沟,   有不规则穴状纹饰。 花药壁的分化过程为双子叶植物型,在其成熟时,药室内壁和部分表皮细   胞的细胞壁上出现微弱的条状纤维加厚。腺质绒毡层。雌蕊为3心皮构成,开放型花柱,子房   内含多枚倒生胚珠。单珠被,薄珠心,未发现珠孔塞结构。大孢子四分体多呈线形,个别的为   T形。蓼型胚囊。受精前,2个极核相互靠拢,但未见融合。反足细胞较小,寿命似较长。成熟   胚囊中充满淀粉粒。从有关胚胎发生的资料分析,野茉莉科与柿树科、山榄科、山矾科关系密  切,这支持了将它们共同列入柿树目的植物分类系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冠果草花药壁的发育为单子口十型,绒毡层为周原质团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呈左右对称式排列,成熟花粉为三细胞型。双珠被,假厚珠心,倒生胚珠。胚囊发育为葱型,成熟胚囊的特点是两个极核分别位于中央细胞两端,不融合成次生核。受精过程中,一个精于与卵核融合形成合子,另一精子先与珠孔端极核融合,之后受精极核再移动到合点端与另一极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胚的发育为石竹型。成熟胚呈马蹄形,具有2片真叶。胚乳发育为沼生目型。随着胚的发育,胚乳细胞逐渐解体,成熟种子中无胚乳。  相似文献   

14.
 While we were investigating the world Veroniceae we found  the  genus  Wulfenia  Jacq. discontinuously distributing. W. carinthiaca and W. baldaccii are found in south-eastern Europe and W. orientalis in Turkey and Lebanon, whereas W. amherstiana is a native of W. Hima- laya. Such a pattern of distribution, discontinuous between the Mediterranean and W. Himala- ya, as far as we know, is hardly frequent. After comparing carefully the specimens from these two places and examining their pollen grains we got the impression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lants occuring near the Mediterranean and those in Himalaya is so big that they should no longer be placed in the same genus. It would be necessary, therefore, to describe W. amhe- rstiana as a new and separate genus (we name it Wulfeniopsis Hong). Its corolla is not  2- lipped, but with four lobes (not five) lanceolate, acuminate and erect (not spreading).  The stigma is very small, not 2-lobed. Pollen grains are much smaller, with colpi more narrow and lacking of membranes, and their exines are smooth (not reticulate). It’s  chromosome numberis 2n = 16 (not 18).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蓼属叉分蓼组20种3变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其花粉形态大多数为近球形至近长球形,少数为扁球形或长球形;花粉大小为20.4~44.0µm×17.0~34.0µm:从萌发孔看,有3沟、3 孔沟、多沟、散沟;外壁纹饰为微刺—穴状、刺状、粗网状、皱块状。据此,该组花粉可划分为5种类型,即叉分蓼型(Aconogonon-type)、钟花蓼型(Campanulatum-type)、大连线冰岛蓼型(Forrestii-type)、西伯利亚蓼(Sibiricum-type)及多穗蓼型(Polystachyum-type),编制了这些花粉类型检索表。叉分蓼型花粉的主要特征是具3沟,外壁纹饰为微刺-穴状,此种类型的植物有14种2变种。钟花蓼型花粉的主要特征是具6散沟,外壁纹饰为微刺-穴状,此种类型的植物有钟花蓼和绒毛钟花蓼。西伯利亚蓼型花粉的主要特征是具3孔沟,外壁纹饰为皱块状,此种类型的植物有西伯利亚蓼。多穗蓼型花粉的主要特征是具6(~8)多沟,外壁纹饰为粗网状,此种类型的植物有松林蓼及多穗蓼。大连线冰岛蓼型花粉的主要特征是具散沟,外壁纹饰为显著的长刺状,此种类型的植物有大铜钱叶蓼及铜钱叶蓼,结果表明叉分蓼组的花粉形态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研究结果支持将叉分蓼组上升为属的等级,也支持Knorringia的属的地位,大铜钱叶蓼和铜钱叶蓼应移入Koenigia属中,而松林蓼和多穗蓼仍保留在蓼属中。  相似文献   

16.
按本文处理,马铃苣苔属Oreocharis包括27种、5变种,其中有5个新种、4个新变     种。文中分析研究了该属的外部形态和地理分布; 在扫描电镜(SEM)下,对22个种的花粉     外壁和16个种的种皮进行了观察。结果认为花冠有三个类型,花药有两个类型,花粉和种皮     的外壁纹饰也可各分为三个类型。花冠的各种类型是稳定的,它们与花粉粒和种皮的特征明     显相关。其相关性是该属次级划分的主要依据。该属分为四个组。以O.bodinieri建立的 属,Dasydesmus  Craib被并入Oreocharis。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在广西发现的苦苣苔科一新属和一新种,即文采苣苔属Wentsaiboea D. Fang & D. H. Qin及文采苣苔W. renifolia D. Fang & D. H. Qin, 并提供墨线图。文采苣苔属的柱头外形略似长檐苣苔属Dolicholoma D. Fang & W. T. Wang, 不同在于前者叶肾形,基部心形,具掌状脉,花冠斜钟状,裂片圆形,雄蕊和退化雄蕊着生于冠筒近基部。新属在体态上还接近小花苣苔属Chiritopsis W. T. Wang, 但前者叶具掌状脉,冠筒钟状,远轴侧膨胀,柱头马蹄形;在后者叶具羽状脉,冠筒筒状,不膨胀,柱头下唇倒梯形至线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