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徐州方言入声字存在着年龄层面上新老两派文白异读系统,老派音文读和白读之间,韵母不存在对立,大都是[e],而声调上对立整齐,凸显了文白异读中声调手段的强表达功能;文读的阴平调值向44靠拢。新派音则显示了普通话对方言的覆盖作用。探讨了移民因素对徐州方言文白异读格局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安泽县移民及移民后代人口占到全县90%,移民来源复杂。其中安泽境内今河北武安移民方言有丰富且复杂的文白异读,一定程度继承了源方言晋语邯新片底层且与境内山东冀鲁官话、河南晋语邯新片获济小片、中原官话汾河片在晋语上党片包围下融合更替,历经百年的接触积淀,叠置着不同的语音层次,透过山西境内今河北武安移民方言观察到语言接触下山西境内百年移民方言文白异读声母经历了语言叠置、音类移植、音类仿拟、自身演变两种或多种形式叠加的演化路径且武安型正在形成新的文白异读变化格局。  相似文献   

3.
安康是个移民区,但仍存在着文白异读.按照移民来源和文白异读的分布特征,大致可分为前山关中方言体系和后山黄孝方言体系.在方言接触中,文白异读往往表现为前山与后山有别、借入与抵制同在、借入音与原有音叠置.文白异读词语的借入并非任由另一方言全盘接纳和吸收,而是受着一定的条件制约,这种制约与方言间的强弱有关,与方言属性有关,与音类亦有关.  相似文献   

4.
吴登鹏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2):19-21,59
由于历史上的移民和地缘关系,各种方言在汉阴彼此融合,逐渐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方言系统,其中有一些极具本地特色的语气词和普通话之间存在不完全对应或者对应缺失的情况。汉阴县城关话语气词大致可分为讨疑问语气词、陈述语气词、祈使语气词三类。研究这些语气词的意义和用法,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汉阴方言独特的语法系统。  相似文献   

5.
喀什新派汉语方言有许多文白异读字,这些文白异读字的语音来源各不相同,分别来自中原官话关中片、甘肃兰银官话和北京官话。经研究表明,喀什汉语方言仍然属于关中官话南疆片,但北京官话对它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显著,从文白异读字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出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东安芦洪市话的文白异读字的例举与讨论 ,展示了该方言文白异读现象的概况 ,表达了论者对该方言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文白异读指的是同一个字有读书音和说话音的不同。它是语音发展的历史积淀。研究文白异读现象对于研究古音和考本字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湖南泸溪方言存在比较突出的文白异读现象。文章从声、韵、调等方面归纳性地分析了泸溪方言的文白异读,从语音的角度揭示出泸溪方言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从音节结构和音韵系统方面来讨论无锡市区老派方言中的文白异读现象.文白异读字在无锡方言常用字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对这些字进行归纳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无锡方言在语音上的特点和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并且能够体现出普通话对无锡方言的影响.因此,对无锡方言的文白异读现象进行研究,不但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汉语的演变过程,更有助于普通话在吴语区的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东安芦洪市话的文白异读字的例举与讨论,展示了该方言文白异读现象的概况,表达了论者对该方言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方言中,往往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文白异读字,但我们仅以云南方言的红河州话中的文白异读字为重点进行研究。所谓文白异读字就是指用方言念书的音叫文读,用方言说话的音叫白读。我们研究的文读字是方言念书时的音,并不是普通话念书的音,但它们两者又有联系:即普通话对文读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收集了红河州话中比较有特点的建水、泸西、弥勒、蒙自等一些县的文白异读字。初步统计,得到了44个字。从中我们发现了红河州方言的文白异读字的一些特殊规律。我们主要采用分类法来研究:也就是把这44个字分成三类来进行研究。第一类为声变韵不变的字,它占总字数的25%;第二类为韵变声不变的字,它占总字数的36%;第三类为声变韵变的字,占总字数的39%。  相似文献   

11.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所应负有的责任。它是对传统企业伦理的嬗变和超越,是刚性责任与柔性责任、积极责任与消极责任、内部责任与外部责任的有机统一。积极回应挑战并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环节,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与社会、倡导与规范、企业与职工、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竞争对手、自律与他律、企业与企业家、倡导与推动、尺度与限度等九大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经济与伦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是经济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产生"亚当·斯密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斯密本人对经济与伦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把握存在着矛盾。准确揭示斯密对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真实看法,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亚当·斯密问题"和经济(学)与伦理(学)关系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政府与社会关系正在发生着变化。政府与社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存在着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论文论述了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着四种不同模式的政府与社会关系,同时总结现代化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共同规律,回顾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变迁过程,要改革我国的政府与社会关系,就要建立起“小而强政府,大而强社会”的模式,建立起政府与社会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4.
必要的张力:构建现代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如何认识现代社会中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如何在大学的管理、运营过程中调整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是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经常面对的重要课题。在大学与政府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是保持两者关系的动态平衡,亦是构建现代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基本原则。战后日本国立大学与政府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的冲突与调和所反映出来的两者关系的变化,也许是说明大学与政府间张力关系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5.
培智学校教育对象的变化、融合教育的倡导实施、原有课程实施方式使得培智学校的改革势在必行。以北京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法对该校与社区互动的原因、历史、具体举措、效果及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文化氛围、学校管理、课程方面培智学校都有其与社区互动的机制。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特点有:“双赢”是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基础、“利益共同体”是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表现形式、“改革发展”是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动力。要更好地促进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不仅需要协调学校内学科课程与社区课程的冲突、突破学校改革和质量发展的瓶颈,更需要处理好学校、社区、家庭、政府在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中的支持服务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生活实践和哲学理论都表明 :“粉笔是物质”这种命题是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任何事物都是个别和一般的对立统一 ,人的认识中的个别和一般的关系乃是客观事物中的个别和一般的关系之反映。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在客观事物中表现为 :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个体和类的关系。反映在人的认识中则相应地表现为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个别概念和一般概念的关系。人们习惯地把这些关系看作是现实具体与思维抽象的关系。要坚持个别和一般关系的辩证观点 ,就必须批判经验论和唯理论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文学启蒙活动的对话既有一般教学活动中的对话,如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又有文学活动的特殊对话,包括文本自身内部的对话、文本之间的对话(文本间性)、文本与教师的对话、文本与学生的对话等.教学主体与文本的对话是文学阅读、鉴赏得以最终形成的关键.教育者必须研究这种特殊对话,在教学活动中正确、恰当地利用它.  相似文献   

18.
消费社会的悖论及其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社会作为一种生存状态,使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其自身发展也存在着一系列悖论,主要表现在使用价值与消费价值的悖论、客观性价值与主观性价值的悖论、目的和手段的悖论、物质丰盛与精神匮乏的悖论、真实与虚拟的悖论、节俭与奢侈的悖论等。由于上述悖论的存在,必然导致一系列的危机,认真的梳理及合理的批判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析和谐社会视角下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日益凸显,地域之间、阶层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贫富差距现状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担忧。处理好我国贫富差距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和谐社会视角下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分别从自然与历史因素、经济方面因素以及政府职能因素着重分析,有助于防止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化,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compare conflicts occurring between young children and their friends to those occurring between nonfriends. 53 children with a median age of 4 years, 3 months were observed and interviewed to determine who were mutual friends, unilateral associates, or neutral associates. 146 conflicts were also observed. Conflicts between mutual friends, as compared to those occurring between neutral associates: (a) did not occur less frequently, differ in length, or differ in the situations that instigated them, but (b) were less intense, were resolved more frequently with disengagement, and more frequently resulted in equal or partially equal outcomes. Continued socialization was also more likely following conflicts between friends. Conflicts between unilateral associates resembled those between nonfriends, although postconflict interaction resembled that between mutual friends. Conflict resolution strategies favored by friends maximize the likelihood that their interact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ll contin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