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闻前哨》2009,(10):5-5
据新华网:“3G时代”的来临。在改变了大众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引发了传媒界的新一轮变革。知名专业财经媒体第一财经近日宣布.推出旗下全新数字媒体服务品牌“ONE.”.以顺应愈演愈烈的“数字化浪潮”。  相似文献   

2.
南苏格  浦翰林 《传媒》2020,(10):55-57
融媒体时代,人民日报社积极探索媒体融合,成立了以财经类时事为主导的融媒体工作室——麻辣财经,将看似不接地气的财经新闻报道做成一道道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常菜”。本文结合人民日报社“麻辣财经”融媒体工作室打造新闻“爆款产品”的成功经验,分析主流新闻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值得借鉴与尝试的媒体融合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地方财经媒体体现一座城市的软实力,是城市内涵的展现之一。财经媒体应以专业手段对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及产业政策进行准确解读。青岛财经日报立足青岛、服务山东、面向全网,以财经媒体专业化表达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地方发展注入舆论动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份综合财经类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自2001年创刊以来荣誉不断:在2004年度莱卡风尚大奖颁奖典礼中,获颁“风尚媒体大奖”之“最新锐”媒体大奖;2005年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评选中,以5.8亿的品牌价值排名第477位,是唯一上榜的财经报纸媒体;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各类经济问题得到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以财经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媒体不断涌现,不仅平面媒体中有以财经为圭题的月刊、周刊、日报,在广播、电视媒体中也出现财经专业频率、频道,在北京就有中央电视台第二套经济·生活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套经济之声、北京电视台第五套财经频道和北  相似文献   

6.
纸质财经媒体卖什么?本文认为,观点是当今纸质财经媒体第一卖点。本文所说的“观点”,包括言论及观点性财经新闻。所谓观点性财经新闻,就是采写者在报道过程中,对所占有的财经信息进行梳理、分析、判断、整合,对财经事件、政策、现象、人物等加以独特解读,把深藏在芜杂的事实背后的深刻理念和普遍规律、发展趋势呈现给读者的新闻。  相似文献   

7.
面对以“多样化媒体表现手段、多业态媒介业务融合”为标志带来的传媒革命浪潮,地方传统媒体显得力不从心、应对乏力:市场化经营模式不明朗、媒体运营人才缺失、资源整合不科学……“全媒体”背景下,  相似文献   

8.
汪澜 《今传媒》2005,(8X):43-44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传媒业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并购浪潮,其结果是诞生了如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新闻集团、沃尔特、迪斯尼等一批媒体“巨无霸”。时隔不到十年,中国内地传媒业的集团化浪潮也骤然兴起,一些较大规模的影视、出版、报业集团陆续成立,其主要的动因,是为了迅速做大规模,以抵御加入WTO之后国际传媒巨头对中国传媒业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童飚  范贞洪 《新闻实践》2011,(11):64-65
在目前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纸质媒体受到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然而,站在信息化传播浪潮的风口浪尖,我们认为传统纸质媒体依然可以大有作为,即在求新求变中,增强新闻作品的“悦读”件,进一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读者的掌声中,提升纸媒的品牌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刘佩  罗娜 《新闻爱好者》2006,(6S):40-40
什么样的标题是好标题?怎样制作好标题呢?“好的导语和标题是快捷的概括,它们能让读放下手中的活,去读这篇报道”,《先驱电讯报》执行总编布里安库柏在《美国编辑》中这样写道。对于财经媒体来说,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经济贸易间的密切来往,资本市场的瞬息万变,广大投资、决策以及新兴中产阶级就急需通过财经媒体了解更加直观明了的信息,以便其快速果断地选择。渐趋日报化的财经媒体,开始将标题的制作作为其职业化、专业化的一个窗口。财经媒体该如何在“议程设置”上瞬间抓住读的眼球,引起其阅读欲望,如何制作出吸引读注意力的新闻标题,又将如何改进呢?  相似文献   

11.
助力高质量发展是主流媒体服务国家战略、回应社会关切、传递发展信心的使命职责。人民网“财经+”战略以“深度内容产品+平台服务+智库服务”为关键点,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拓展“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融合生态,不断向精品化、专业化、服务化转型,以“大财经”服务“大发展”的格局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12.
张葵阳 《新闻窗》2007,(2):72-73
财经媒体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兴媒体。数十年间,财经媒体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经历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纵览财经媒体的风云变幻,我们会发现,少数财经媒体之所以长盛木衰,除了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自身公信力的影响,而部分媒体不温不火,甚至昙花一现,也恰恰是因为缺乏强大的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2004年的财经媒体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那就是:立场的显化和多元。如果说,几年前,吴敬琏关于股市“赌场论”的言论属于市场的纷争、利益的纷争,2004年关于宏观调控和国企改革则是涉及到媒体的社会立场,媒体的非政府声音比较多,政府在控制财经媒体立场方面首次显得软弱无力。但是,有一点让人感到担忧:政府的政策并不一定都是坏的,可能带来一些消极的东西,但是要整体看待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范以锦 《传媒》2015,(16):24-26
在传统媒体不景气的当下,日本经济新闻集团(下称“日经”)高价收购金融时报集团(下称“金融时报”)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对日经收购的说法很多,笔者认为做强做大媒体需要大手笔,日经的意图很明晰:让两大品牌媒体进行优势互补,更好地将品牌延伸至数字化、全球化领域,以成就其国际化大型财经媒体集团的计划.  相似文献   

15.
报刊图书     
《传媒》2007,(5):74-74
15家报纸与搜狐结成“全国奥运媒体联盟”,中国城市主流媒体联盟起航,《广州日报》数字报纸首开微波“发行”时代,温州发行全国首份收费“数字报纸”,《华夏时报》将转型财经主流媒体,中国青年出版社成立伦敦分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传播领域正在发生这样一个变化:从“生存还是毁灭”的忧虑中走出的传统媒体,重新认识。整合网络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掀起了媒体网站建设的“大跃进”浪潮。在一批旗舰级的媒体网站引领下,媒体网站纷纷重新定义,追加人才与资金的投入,在建站的机制、模式、内容等方面多方拓进。中国媒体网站向深海远航的基本阵列正在逐步形成。 从互联网的发展来看,这种态势促进了媒体资源向网络的流动;从媒体的发展来看,这种态势实际上是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化的新里程的开始。世纪之交出现的这种态势,对中国的互联网和媒体来说,都不是…  相似文献   

17.
赵霞 《视听纵横》2008,(4):64-65
近年来,策划、实施大型活动颇受电视媒体青睐,各地、各家电视台不断推出形式多样的“活动”。这一股股“活动”浪潮,已成为中国电视媒体扩大影响、抢占市场份额的有效手段。因为“搞活动”势必有助于电视媒体在短时间内聚合受众注意力,提高收视率,提升品牌美誉度,扩大社会影响.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教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纸质媒体存亡问题发起的一次又一次质疑.其实已经不是十分新鲜的事。在强大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分众媒体和互联网、博客浪潮的冲击下.一些报纸和杂志的经营举步维艰.对传统报纸“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近忧远虑.以及由此一哄而起的“报纸数字化、网页化”.不能不说已造成了报业内部某种程度的混乱。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选取18家主流财经媒体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多案例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探索分析影响财经媒体竞争力的前因条件,并构建出竞争力理论模型。从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4个维度构建了融媒体时代财经媒体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从组态视角探索出3条提升财经媒体竞争力的路径,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营管理能力对于融媒体时代财经媒体的竞争力提升至关重要。此外,专注报道内容质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全方位改善用户体验也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我真切地感受到。“以讹传讹“已成为当今媒体的一种”硬伤“。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一种财经传媒的时尚竟然已经演化到凭想象编故事的地步。完全像写豪门恩怨一样去写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