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购买的一种黄茶进行SD大鼠胃损伤预防效果评价。通过动物模型分析,研究其胃损伤预防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黄茶比低浓度黄茶降低了IL-6和TNF-α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本实验中,1000mg/kg灌胃浓度的黄茶(74.6%)具有最强的胃损伤抑制效果。综合分析得出,一定浓度的黄茶具有良好的胃损伤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
金钱草化学成分的分析(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水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金钱草中挥发性物质,测得金钱草挥发油的含量为1.45%;用GC/MS法从金钱草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22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α-蒎烯(19.6 %)、樟脑(5.07%)、乙酸冰片酯(3.53%)、石竹烯氧化物(7.82%)、桉油烯醇(2.26%)、山奈素(3.67%)、山奈酚(6.22%)等.  相似文献   

3.
微波辅助提取(MAHD)凯里地区透骨香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透骨香叶中的化学成分有25种,占总峰面积的99.91%.透骨香挥发油主要成分是水杨酸甲酯(84%)、2-乙氧基丁烷(3.98%)、乙酸乙酯(3.69%)、3-甲基-2-环氧乙烷基甲醇(2.79%)、仲丁基醚(1.27)和苄醇(1.01%)等.  相似文献   

4.
用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从新鲜肾茶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出82个峰,鉴定出82个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柏木醇(53.64%)、斯巴醇(4.13%)、1-辛烯-3-醇(3.92%)、α-柏木烯(3.47%)、蓝桉醇(3.24%)和β-柏木烯(2.51%).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漏芦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分析比较研究,为漏芦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漏芦中的挥发油,并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挥发油中的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共鉴定出30个化合物,占其化学成分总含量的80.57%.漏芦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没药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从中分离并鉴定出41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7.95%.  相似文献   

7.
用乙醚对玉米须水煮液进行萃取,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成分分析,然后用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23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邻二甲苯(含量为15.02%)、对二甲苯(含量为11.93%)、对乙烯基苯乙醚(含量为17.12%)、4,4-二甲基-1-氰基环已醇(含量为15.29%),(3反)-4-甲硫基丁烯基异氰酸酯。  相似文献   

8.
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茉莉花中挥发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SDE)提取茉莉花的挥发性物质,测得茉莉花挥发油含量为5.35%,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从茉莉花的挥发油中分离确认出48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测得其占总检出量的98.38%..  相似文献   

9.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吸附采集迷迭香叶的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并用GC/MS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从迷迭香叶总离子流图中分离出55个峰,鉴定出其中的48种化学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8.25%.迷迭香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1R-α-蒎烯(36.86%)、1,8-桉叶油素(13.65%)、D-柠檬烯(7.58%)、莰烯(6.57%)、樟脑(3.66%)等.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茵陈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并分析其化学成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鉴测出茵陈挥发油含有42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份的83.2%。  相似文献   

11.
山东野生百里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百里香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山东野生百里香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鉴定出了3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8.92%,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15.64%),香芹酚(13.27%),冰片(12.86%),莰烯(8.07%),桉树脑(6.22%),α-蒎烯(5.35%)等.本实验方法可靠,重现性好,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2.
白茶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白茶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从白茶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36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苯甲醛(5.91%)、苯乙醇(5.46%)、芳樟醇(9.02%).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沉香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从沉香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40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的相对百分含量的77.70%.其中主要香气成分为α-白木香烯26.45%,白木香醇5.51%,白木香烯醇6.27%.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对两种绿茶和黄茶进行体外抗癌效果评价。通过MTT试验验证其抗癌效果,在400μg/ml浓度处理下蒙顶黄茶(95%、81%)和蒙顶黄芽(94%、80%)表现出对AGS和HT-29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优于龙井绿茶(91%、70%)和云雾绿茶(77%、70%)。由此得出,黄茶的体外抗癌效果优于绿茶。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潮州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Jiao gan’)果皮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利用比重瓶法等测定挥发油的相对密度等理化性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为受试菌株,观察潮州柑果皮挥发油对各菌的体外抑制作用;以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考察挥发油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潮州柑果皮精油共鉴定出66种化学成分,其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8.89%,主要为:D-柠檬烯(93.75%)、β-月桂烯(2.46%)、β-芳樟醇(1.55%)、α-蒎烯(0.57%)、乙酸乙酯(0.34%)、3-蒈烯(0.14%),α-水芹烯(0.05%),4,5-二甲基-2,6-辛二烯(0.03%).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潮州柑果皮挥发油的相对密度为0.83,折光率为1.47,酸价为7.29,过氧化值为8.33 meq/kg,含皂量0.07%.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潮州柑果皮挥发油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的生长.抗氧化性分析表明:潮州柑果皮挥发油可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其IC50值为50.16μg/mL.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潮州柑果皮精油可作为一种食品防腐剂或抗氧化剂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波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法(MAE-HS-SPME)提取辣子草不同部位的挥发油化学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与Kovats色谱保留指数相结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在辣子草的茎、叶和花中分别鉴定出80、84和73种组分,分别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7.86%、98.06%和95.24 %,在茎中主要成分是β-石竹烯(5.65%),α-佛手柑油烯(6.13%),1-十五碳烯(15.59%),β-芹子烯(7.23%)和β-甜没药烯(5.04%).在叶中的主要是β-石竹烯(4.40%),α-佛手柑油烯(4.80%),反式-β-金合欢烯(4.61%),1-十五碳烯(29.29%)和β-甜没药烯(6.19%).而在花中主要是2-甲基-5-(1-甲基乙基)苯酚(10.89%),百里香酚(13.28%),反式-β-金合欢烯(5.50%),1-十五碳烯(13.09%)和β-甜没药烯(4.35%),各部位且相对含量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吸附采集铺地百里香叶的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并用GC/MS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从铺地百里香叶总离子流图中分离出25个峰,鉴定出其中的20种化学成分,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9.14%.主要包括萜类(13种)、醇类(4种)、酚类(2种)和酮类(1)种共4大类物质.以萜类为主,含量最小的是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从东京野茉莉的花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共鉴定出42种化学成分,占芳香油色谱总峰面积的77.96%;其成分的主要特征是:①酮类化合物含量较丰富,共有8种,为20.3%;②烯类化合物9种,占16.09%;③醛类、醇类和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其中醛类5种,占10.26%;醇类化合物10种,为8.63%;酚类化合物3种,占7.13%.④饱和键丰富的烷类化合物4种,达10.37%;⑤稀见的化合物有:醚类化合物2种(占4.25%);另外还分析到含有马鞭草烯酮、D-柠檬烯、壬醛、左旋香芹酮、4-烯丙基苯甲醚、茴香烯等稀见化合物.⑥酯类化合物常常是挥发"香气"类型的化合物,东京野茉莉的花中仅1种,占比0.93%.本文研究为东京野茉莉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建立同时测定菊花中5种化学成分的一测多评的定量检测方法。以菊花中的木犀草苷为指标,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该成分与绿原酸、槲皮素、金合欢素、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法用于测定菊花中的化学成分的含量。同时将不同产地四大药菊5种化学成分的计算结果与外标法实测值进行比较验证,评价一测多评法在测定菊花中化学成分中应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果表明,一测多评法与外标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一测多评法用于菊花中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2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HS-SPME)技术提取干、鲜杏花的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比较分析干、鲜杏花的香气成分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鲜杏花中鉴定出2种挥发组分,占总挥发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的95.09%,苯甲醛占总挥发组分的93.55%;干杏花中鉴定出20种挥发组分,占总挥发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的92.17%,其中苯甲醛占总挥发组分的25.07%.可见干、鲜杏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均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