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植物生理学》的特点,提出"科学研究渗入《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观点,并在教学中进行了探讨.在理论教学中进行课程论文的写作、讨论,以培养学生查阅文献、了解学科前沿、论文写作、学术交流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将每个实验转化为学生研究课题,以培养实验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高度的责任心;野外实地考察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强烈的好奇心.进而结合教学内容申报并实施学生科研课题,使学生受到科研的全程训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增强学生的进取心.  相似文献   

2.
无机化学实验是非化学专业开设的第一门化学类基础实验课程,其作为一门基础实验课,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在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严谨科学观、主动学习能力、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3.
独立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食品物性学实验是食品科学相关专业研究生获得专业技能、培养科研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目前,此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缺乏创新性、综合性的实验内容等问题,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路和创新精神.本文作者通过调整教学思路,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实践表明,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药物色谱分析技术实验是药物分析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本文从科研思维渗透、实验内容更新、实验报告改进、考核方式优化等方面探讨了在药物色谱分析技术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是我校化学和材料化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它不仅仅是高分子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进一步掌握课堂学习的知识,而且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科研素质的培养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陈述了高分子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设想通过增加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改革试验考核办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和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6.
高职高专医学专业不仅为社会培养实用性的技能人才,也担负着为医学专业领域输送精英人才的任务。文章分析了培养高职高专医学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指明了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突破方向,并提出了具体的创新培养方法,即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获取科研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创新实验课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效规划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路径,以期为创新高职高专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操作积极性不高、实践与应用脱节等问题,基于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进行课程改革研究.通过科研融合的新模式使学生通过自主设计科研实验方案,在有限的学时内,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生物科学、生物工程、药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开展是必需的。此外,学生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培养自身科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提升学生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热情、培养学习兴趣,本教研室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制度三个方面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进行改革,以期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为后续开展科学研究和毕业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内容已定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是老师孜孜以求的课题。在生命科学导论实验课中通过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已取得良好效果。方法包括:挖据实验的生活意义以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引入"问题"教学法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操作器具、仪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动员全班学生进行一次科学研究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通过实验成果的展示扩大课程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及本科生基本科研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学科类通修课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科研素质培养。我们根据这个理念将生物化学实验课内容设计成三个模块:基本生物化学实验技术训练模块,综合实验训练模块,以及自主设计实验模块,并在课程开展中注重学生基本科研素质的培养,达到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微电子器件实验"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核心专业课,对提高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至关重要.以"微电子器件实验"课程为例,通过探索实验实践环节中培养开放创新能力的方法,提出了3个方面的课程建设方案:在实验教学中采用通用实验仪表和设备,掌握通用测量方法,为后续科研实验或产品研发奠定基础;学生自主设计测试电路并选择元器件,随后自行搭建电路并进行测试分析,培养学生开放创新能力;学生自主编写程序并控制实验仪表进行自动化测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于省属高校经管类本科生而言,加强科研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科研训练可以开阔学生学科视野、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与动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严谨务实的态度.分析了省属高校经管类本科生科研训练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省属高校经管类本科生科研训练课程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3.
提高师范生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对于推进理科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演示实验是理科课程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演示实验教具自制培养理科师范生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可通过增设相关课程、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将课程资源开发活动融入师范生技能实训等途径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光电类课程实验性、工程应用性较强,科研项目融入课程与实验教学是针对这类课程的特点,对教学改革所提倡的项目化教学的一种积极尝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本文在分析高校科研服务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教师科研项目融入光电类课程与实验教学改革为例,提出了将科研项目转化融入理论课教学、课程实验、大学生创新项目及毕业设计课题等方面的改革路径.实践结果表明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开设实验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针对国内医学本科课程体系中缺乏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现状,根据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建设跨学科的实验研究型课程,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验课程有其特殊的教学目标、实施方案、教学特色,参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的一些教学方法,将综合实验课程定位为带有科研性质的系列实验,通过将相关课程内容有机地融合,拓展学生所学的知识,锻炼其查阅资料、思维创新、团队合作的能力,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综合实验课程的顺利实施需要政策、管理、教学科研队伍、实验室建设、学生的先期培养及良好的教学评价模式作为其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高校的主要教学目的之一,开设创新性实验课程则是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本文以在高校开设的创新性实验课程"冰冻切片技术在病理组织学诊断中的应用"的切身体会,探讨了创新性实验课程的选课对象、项目管理、实验内容及时间安排等几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强调学生在创新性实验课程中的主导地位、如何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及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科研素质是生物工程专业创新人才专业能力素质基本要求的核心.在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科研素质培养方面,经过6年的深入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五会—四知—三懂—两能—一有"的生物工程专业创新人才专业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建立了一个适应培养专业创新人才需要,提高学生科研素质的"311"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及"5+1"实验课程教学新模式;构建了一个融课程学习、参与教师科研、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论文与设计四位一体的学生科研素质培养体系,实现了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并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有措施地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形成了"抓关键、构载体、搭平台、重核心、强管理、立创新、求特色"的学生科研素质培养模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9.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现有课程实验普遍存在学时少、验证性实验为主、内容陈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实现个性化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探索基于电磁仿真和加工测试结合的可重构天线新实验设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实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用科研方法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研究结...  相似文献   

20.
高师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唤,是形成教师终身学习品质的需要.可以通过营造学校教育科研氛围、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撰写学科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参加教育实践、建立激励机制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