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厦门市60-69岁老年人进行超声骨密度测量与分析,了解厦门老年人骨密度现状,为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厦门市60~69岁老年人骨密度水平一般,骨质疏松发生率为19%。2.老年女性的骨密度水平要低于男性,尤其是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男性高。3.随着年龄的增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要相应增加,65~69岁年龄组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60~64岁组。4.城市男性骨密度水平高于乡村男性,城市女性骨密度水平低于乡村女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体育锻炼等级与健康体适能状况之间的相关性,对365位参与锻炼的7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体育锻炼问卷调查及健康体适能测试,建立了体育锻炼等级与健康体适能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完成测试的70岁以上老年人中具有规律性体育锻炼习惯的比例较高,其健康体适能总体达到良好水平,回归方程显示体育锻炼等级与健康体适能呈正相关,运动时间与强度能有效预测7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适能状况。提示制定70岁以上老年人运动处方时应以规律性锻炼为基础,可适度提高运动时间与强度,为提高或保持健康体适能水平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社区3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通过从本中心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内调取2013年的门诊处方,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整理、分析,从年龄、性别、用药情况及使用频率进行分析.结果:从患者的年龄分布来看,55岁~74岁为主要人群,从药物使用种类来看降糖药使用量磺酰脲类最多,从药物联合使用组合来看磺脲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联合用药次数最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慢性病预防是健康中国战略视域下的重要命题,健康普查社区无外周动脉疾病(PAD)症状老年人踝臂指数(ABI),探究其与老年人身体功能表现和精神状态等因素的相关性,实现以预防和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移。方法:招募60岁以上324名社区无PAD临床躯体症状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ABI正常组248名(男性64人,女性184人),ABI临界组49名(男性13人,女性36人),ABI异常组27名(男性11人,女性16人)。各组连续型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分类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似然比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运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ABI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无PAD临床躯体症状老年人ABI异常的发生率为8.3%,临界异常的发生率15.1%;三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体重、BMI、腰臀比、体脂百分比、睡眠指数和双侧上肢柔韧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BI临界异常与BMI(P <0.01)(OR=1.193,95%CI[1.085,1.311])和睡眠指数(P <0.05)(OR=1.088,95%CI[1.013,1...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国高龄老年人健康体适能的特征及增龄变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筛选352名7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78.8±5.9)岁,按年龄分为70~74岁组、75~79岁组、80~84岁组和85岁以上组,采用Rikli制定的功能性体适能测试指标和我国国民体质测试老年组部分测试指标进行健康体适能测试。结果:女性BMI均值高于男性,柔韧适能好于男性,男性肌力适能、心肺适能、平衡能力好于女性;不同年龄组高龄老人BMI值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且没有随年龄增长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其余指标均随年龄增长出现下降趋势,其中,75~79岁组与80~84岁组比较,柔韧适能、肌力适能、心肺适能变化率最大,80~84岁组和85岁以上组比较,平衡能力变化率最大,除70~74岁与75~79岁组外,其余各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70岁以上高龄老人健康体适能水平随年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80~84岁组的高龄老人下降速度最快,采用美国功能性体适能常模标准进行评价,我国同龄老人健康体适能水平低于常模推荐量。  相似文献   

6.
运动能力对老年人医疗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随着"少子高龄"现象的产生,老年人医疗费利用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体育锻炼是改善生理功能水平、提高运动能力、降低跌倒骨折意外发生率、减少医疗消耗、延缓衰老进程最有效手段.但运动能力水平对老年人医疗费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还很少.本研究以日本仙台鹤谷地区70岁以上的国民健康保险加入者904名为对象,针对老年人的运动能力进行了现场监测.并通过日本宫城县国民健康保险科的协助,对平均每人每月所消耗的医疗费,进行了37个月的前瞻性队列调查.结果显示,男性下肢肌肉力量和十米最大步行速度的优秀组老年人平均每人每月消耗的医疗费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而女性下肢肌肉力量、十米最大步行速度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优秀组的老年人平均每人每月消耗的医疗费也明显低于其他各组;此外,无论男女,综合运动能力优秀组的老年人平均每人每月所使用的医疗费均显示出低消耗的倾向.提示,体育锻炼作为改善老年人生理机能水平,提高运动能力,降低跌倒骨折的发生率,抑制医疗费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简讯     
1.为推动国家体委老年网球活动,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活跃老年人精神生活,国家体委老干部局和国家体委老年协会于10月下旬在北京体育馆网球馆举办了元老网球赛。比赛项目为男女双打。参加者女子年龄在55岁以上,男子60岁以上。何振梁、郑凤  相似文献   

8.
华东地区城市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老年人的体育需要出发 ,对我国华东地区七个城市的 5 85名 6 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面谈或问卷调查 ,旨在探索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结构及内部特征 ,为控制与预测老年人体育行业 ,推进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福建省老年人体育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寿命也随之延长。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目前全世界 6 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有近 10亿。另据联合国对世界人口的预测 ,到 2 1世纪中叶 ,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 12亿左右。许多经济发达国家 ,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也于 1999年步入老年型社会。现在我国 6 0岁以上老年人已有 12 ,70 0万。据统计 ,1998年福建常住人口为 3 2 99万 ,0~ 14岁人口为 2 6 .8% ,15~ 6 4岁人口为 6 5 .4% ,6 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 7.8%。目前全省 6 0岁以上老年人有 379万。现状表明 ,福建省已经步入老年型社会。面对…  相似文献   

10.
化东地区城市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郦树龙 《浙江体育科学》2002,24(2):44-46,52
从老年人的体育需要出发,对我国华东地区七个城市的585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面谈或问卷调查,旨在探索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结构及内部特征,为控制与预测老年人体育行业,推进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动态观察长期太极拳运动过程中弱体质老年人的下肢肌耐力,平衡能力,柔韧能力,特别探讨了长期有规律的太极拳运动对弱体质老年人移动能力的影响.采用3个月的实验对比方法对80名70岁以上弱体质老年人在太极拳练习组与普通运动组实验的前、后及组间的身体能力各指标的比较后得出:八式太极拳运动可使弱体质老年人行动的敏捷性、协调性等能力得到增强,特别是移动能力呈显著性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离知觉线索的注意捕获和反应抑制,进一步探讨注意捕获在体育锻炼影响老年人反应抑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横断设计,使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三轴加速度计(ActiGraph GT3X+)对老年人的体育锻炼量进行测量,根据结果将被试分为运动组及对照组。2组被试完成经典停止信号任务、注意捕获任务和复杂任务3个行为实验,记录反应时和准确率,同时采集结构磁共振检测灰质体积。结果:1)运动组老年人的停止信号反应时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停止信号反应时与左侧辅助运动区灰质体积显著相关。2)运动组老年人的注意捕获反应时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注意捕获反应时与准确率均与右侧额下回灰质体积显著相关。3)运动组老年人的复杂任务反应时及准确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反应时与左侧辅助运动区、右侧额下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和右侧直回的灰质体积显著相关,准确率与右侧额下回的灰质体积显著相关。结论:1)运动组老年人的反应抑制优势源于更好地调节注意资源分配,加快了对冲突信号的注意捕获。2)运动组老年人在左侧中央前回、左侧辅助运动区、双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右侧直回和右侧前/中扣带回表现出更大的灰质体积。3)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3.
马振国 《健身科学》2010,(10):18-18
年龄段 45-69岁为中年人,70岁以上为老年人 运动对象 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运动在改善老年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勉 《体育科学》2002,22(5):111-113
太极拳运动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很好的普及与发展。本文着妻对12名参加太极拳运动5周时间的50岁以上老年人(T组)和12名未参加任何训练的同龄老年人(C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和比较,研究此项运动对老年人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和其在延缓衰老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太极拳运动可以有效的提高T、B淋巴细胞的功能,增进老年人机体免疫能力,并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老年健身操(迪斯科)对中老年人血脂及脂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人们从不同学科领域来探讨老年人保健防病和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本文通过对中老年人经6个月老年健身操锻炼前后血脂及脂蛋白等变化的观察,试图探讨老年人健身操对提高中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实际作用。一、研究对象与方法25名离退休中老年人中,75%以上的受试者为初次参加体育锻炼,其中一部分受试者曾患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等慢性病,平均年龄61岁(50~80岁)。参加老年健身操锻炼时间为6个月,每天由领操教师组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规定60岁及60岁以上者称为老年人。据统计,到1995年底,全球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9亿,而我国就占1.2亿,占我国人口总数的9.76%。据联合国人口司预测,到2000年世界的老年人将增到6亿,到2025年11.2亿。国际上规定 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7%时,标志着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中国老年学学会  相似文献   

17.
人口老龄化与太极拳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日益增长的趋势。按照联合国的规定,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为老年人(世界卫生组织则以65岁为老年人的年龄界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占该国家或该地区的人口总数的10%以上,称之为“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地区”。 我国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事业的改善,群众性体育的开展,许多危害群众生命和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控制和消灭,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逐年提高。我国也将跻身老年型国家行列,成为世界上人口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延吉市社区老年人的用药情况,分析老年人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针对性的安全用药指导提高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延吉市某社区200例老年人进行用药行为调查,了解老年人不安全用药行为情况.结果:延吉市社区老年人用药种类较多,缺乏正确用药的知识,用药依从性差,依旧存在不服药、服错药、漏服药、自行停药或增减服药剂量等不安全用药行为.结论:老年人存在不安全用药行为,服药依从性差,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安全用药意识,同时加强社区、家庭等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达到帮助老年人安全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探讨健身运动对老年人RCD和E-CH的影响,为老年人运动健身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提供参考。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60岁以上老年男性,分三组:(1)长跑运动组10人,运动形式主要为长跑及快走。运动年限均为10年以上,运动频率5次/周以上,每次运动约60min。(2)太极组10人,长期练太极拳、剑,运动年限均为6a以上,无特殊情况每天早晨均坚持锻炼,每次平均约60min。(3)对照组10人,不从事任何形式有规律的健身锻炼。所有受试者身体基本健康,经调查和体检均无影响待测指标的疾病。2.研究方法(1)最大摄氧量的测定;(2)血液指标的测定;(3)数据处…  相似文献   

20.
对老年人参加并坚持长跑锻炼的生理效益与相应对照组作一初步研究。芜湖市80名老年人(60岁以上)志愿参加了调查,结果揭示了长跑对增强老年人的生理效益,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