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理科教育》2010,(2):F0002-F0002
元培学院(以下简称“元培”)是北京大学于2001年推出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计划——“元培计划”的一个部分。元培计划试验班历经六年后,北京大学于2007年9月正式成立元培学院。  相似文献   

2.
文科试验班类、理科试验班类 北京大学:可以说,试(实)验班为北京大学首创。北京大学于2001年开办了元培计划实验班,2007年9月成立元培学院。考生填报志愿时只填写“文科试验班类”或“理科试验班类”,也就是说,学生进校时只按文、理分类,不分专业。低年级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在他们对北大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有了解后.  相似文献   

3.
当前,社会对跨学科、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2001年,北京大学为贯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培养宽基础、适应性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建立适合我国实际需要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更好地实现北京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办了元培计划实验班。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优秀学生的要求有一个"十六字方针",即:热爱北大,心系天下,人格健全,成绩优秀。这就明确要求真正的优秀学生,不仅要德才兼备,  相似文献   

5.
高起点不间断地推进人文社会科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大学至今已经走过了105周年的光辉历程。人文社会科学一直是北京大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大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改革从来没有间断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在建没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在北大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相似文献   

6.
元培学院是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重点之一。本文从学生教育满意度角度对元培学院培养成效进行测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元培模式学生满意度低于传统专业院系培养模式,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元培理念和制度设计层面,更多与学生较高的期望值、学校双轨制和元培学院成熟度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发展的三个阶段,介绍了元培博雅计划的人才培养理念及基本路径,以资我国高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借鉴。  相似文献   

8.
元培学院以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命名,是本科教育改革的试验基地,借鉴世界优秀大学的成功经验,贯彻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方针,建立中国特色的博雅教育计划和北大风格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设置面向未来的交叉学科专业,建立前瞻性课程体系,创建全方位的高水平导师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的住宿制书院,搭建宽广的国际交流平台,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引领未来的人。  相似文献   

9.
从北大元培计划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是国际高等教育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对这一关系的探讨和实践尚不成熟。本文将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作为案例,对这一关系进行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元培计划为实施通识教育而采取的制度性安排及其实施效果;然后考察了元培计划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一些提法和做法;最后,针对有关改进建议,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各种困境,指出在我国实施通识教育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江苏省教育厅为实施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从2003年起实施了“教师海外培训计划”,其下属  相似文献   

11.
深化改革促使本科教学再上新台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98年 ,北京大学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 ,并围绕此目标启动了“985工程”。通过“211”和“985”两项工程的建设 ,北大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优化教学环境、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全面而坚实的基础。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 ,是研究型大学持续发展的关键。北京大学根据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进一步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 ,提出了新的措施与办法 ,把教育改革引向深入 ,以促进本科教学再…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始通识教育改革实践的两所大学。北京大学以元培学院作为通识教育试验点进行小步探索,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再做推进,是改革代价较小、比较稳妥的一种选择。复旦大学全面推进的方式为通识教育开展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和氛围,让处于其中的师生更容易理解通识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进而重视通识教育。复旦学院的建立为通识教育提供了组织基础,利于开展多方合作,更易得到专业院系的支持。北大和复旦的两种模式各有千秋,笔者从通识课程设置、教师资源、学生管理、住宿制度四个方面比较了两所学校通识教育培养的特点。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通识教育面临的共性问题,如通识课程挑战度、学生投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等,以期能为通识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学招生办负责人就北大2009年的自主招生政策进行了解读说明,他特别指出,2009年北大自主招生将不招收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学生。今年北大新增了对中学推荐优秀学生的要求,即"十六字方针":热爱北大,心系天下,人格健全,成绩优秀。据称一开始北大提的是:热爱北大,孝敬父母,人格健全,成绩优秀。该负责人说:"第二句话‘孝敬父母',出发  相似文献   

14.
蒋梦麟先生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在北京大学主持校政17年。他将蔡元培的办学思想发扬光大,提出了更加切合中国高等教育实际的“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十六字方针,并将他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实践于北大。“校长治校“是蒋梦麟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北京大学"教育技术前沿"暑期学校是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之一,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承办。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是最早在综合性大学开办教育技术硕士培养计划的机构之一,自成立以来,依托北京大学教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6):39-39
<正>2010北京大学"教育技术前沿"暑期学校是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之一,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承办。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是最早在综合性大学开办教育技术硕士培养计划的机构之一,自成立以来,依托北京大学教  相似文献   

17.
创造北大新的辉煌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经历了不凡的世纪之旅,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北京大学迎来了她的第100个生日,这使正在为北大的改革发展而拼搏的北大人倍感振奋和喜悦。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在她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中...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阐明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新时期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和要求 ,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 ,认真研究新情况 ,努力探索新思路 ,不断解决新问题 ,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是当前教育系统的第一要务。根据吕梁地区教育工作的实际 ,加快建设一批名校 ,大力实施名校带动战略 ,从而全面推进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是当前全区教育战线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的重要切入点 ,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迫切愿望。一 1.…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先后成立了教育科研机构,它们在发展、普及教育理论,开展教育实验,总结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指导教育实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对我国教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使教育科研机构面临着新的挑战。地方教育科研机构的职能如何与新形势相适应,这是关系到地方教育科研机构今后生存和发展,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地方教育科研机构必须要以教育科研为根本;担当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智囊;为学校提供指导、咨询服务;组织、领导教育科研。下面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不少高校根据本科新生培养的特殊性,相继推出了本科生导师制度。并通过多元化、学科交叉、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导师组强化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全方位引导。这是一种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教育模式改革。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和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内教育改革的先声,深入探究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和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通识教育本科导师制特点,将有助于在基本理念、平台运行、制度保障、工作思路四个维度上着力加强导师平台的建设,并以此为基础推进通识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