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屋品茗     
“茗”者,茶也。朋友来访,聊到读书,兴致上口,茶思绵绵,于是不得不提品茶的事。古人爱茶,今人亦爱茶,东晋张载的一句“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道出了古往今来多少读书人的心里话。于是,有了茶事、茶艺、茶联、茶戏、茶歌、茶诗、茶笺、茶馆,种种种种,成就了茶道,构筑了茶文化。冠上“文化”名气,书  相似文献   

2.
与茶有缘的文人很多,其中大多数是受惠于茶,茶滋润了他的人生,是人应该感谢茶。而有的人,他的智慧和才华照亮了茶、提升了茶,对茶可以说是有知遇之恩、升华之功,这就是茶该感谢人了。苏东坡就是后者,而且是后者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儒、释、道茶礼俗文化是武夷山茶文化的核心内容。儒家以茶修德,提倡中庸、和谐,目的是要修身、齐家、治国,茶礼俗也融合了儒家思想的精华。禅宗重视"坐禅修行",佛家茶礼以茶修性,清静寂灭,通过"明心见性",达到佛的觉悟。道家茶礼以茶修心,追求宁静淡泊,通过静观自然美景来陶醉自我,升仙成道。通过列举和阐述三教茶礼俗文化表现,反映了武夷山儒、释、道三教同处一山,武夷山茶与儒、释、道有不解之缘,茶中蕴和,茶中寓静,和、静是三教所追求的境界,同样三教思想也丰富了武夷山茶礼俗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韩晓英 《文教资料》2011,(17):68-70
杭嘉湖地区种植茶叶的历史悠久,人们的生活也与茶紧密相关。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累沉淀下,该地区形成了独特的茶俗文化,同时杭嘉湖地区广泛流传着茶诗、茶词和茶歌谣。本文通过对茶诗词、歌谣的解读来研究杭嘉湖地区的茶俗文化,从四时八节、婚丧嫁娶、亲友聚会和乡土特色四个方面对茶俗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茶习俗包括了制茶习俗、饮茶习俗等内容。通过详细说明蒙古地区制茶.饮茶的饮食生活习惯,对各地区茶习俗进行具体分析,探究其共同点和普遍规律,并进行了理论阐释.不仅对茶用具、茶习俗等表面形式进行研究,还对蒙古人民族意识、心理特点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了茶文化的内在文化特性,认为茶与茶习俗不单是饮食对象与生理需要,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需求与享受。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沈松勤《两宋饮茶风俗与茶词》中认汤词为茶词、“现存茶词始于张先”、宋代茶词统计(茶词作者八十余家茶词514首)诸观点进行了商榷,认为汤词不宜混同茶词、现存茶词不始于张先、茶词作家应为30人茶词应为49首。  相似文献   

7.
读词四记     
我国是茶的祖国,茶的故乡.距今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所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我国历代大都专门设置了管理茶事的专门机构.一些朝代还有茶法、茶税.至於有关茶的著作,从唐代陆羽的《茶经》算起,丁谓的《茶图》、蔡襄的《茶录》,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赵汝砺的《北苑别录》、许次经的《茶疏》等不下一百余种.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吟茶的诗与词.在宋代,李之仪、舒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思茅市是普洱茶的故乡,素有“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之称。思茅第二小学“小茶通”中队的队员们以了解、宣传普洱茶为主要内容,开展了生动活泼的“寻访普洱茶文化”系列活动。寻普洱茶:队员们通过读书、上网等方式,查找了关于普洱茶的历史、传说、茶源、茶马古道、茶树、种植、采  相似文献   

9.
中韩两国同属儒家文化圈,儒、道、佛教在茶文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是茶的发源地,很早便传入邻国--朝鲜半岛。韩国茶道虽历史悠久,然而流存至今的茶书却十分稀少。历史上第一部有关茶的巨著是《东茶颂》,作者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茶禅师草衣意恂。《东茶颂》集中记述了茶在朝鲜半岛的种植,借茶诗的形式论述了茶的哲学理念,体现了草衣关于茶的哲学观和世界观。《东茶颂》奠定了研究韩国茶风、茶文化之基础。  相似文献   

10.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兴盛的关键时期,饮茶已逐渐成为一件雅俗共赏的事。随着文人饮茶风尚的发展,茶逐渐形成具有独立品格与内涵的文人文化模式,茶与诗的关系也更加紧密而深广。文人不仅懂茶、爱茶,还以茶入诗,把茶的特性和文人的心态融入诗中。茶成为了寺庙和隐逸生活的重要内容,与竹、琴、鹤、蝉等意象有了密切关联。尤其是中唐以降,茶更成为了文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很好地满足了文人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道形成于盛唐。茶道的核心是和,和的内涵很丰富,主要包括中和、和谐、宽和、和光、和衷、和平等;茶道的义理有茶艺、茶德、茶礼、茶情、茶理、茶学说、茶导引七者。七义者、莫不体现天人合一之和,并蓄了儒、道、禅三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茶学专业学子,今年是我和茶打交道的第六年。从本科读到硕士,茶学专业课学了不少,主要可分为三类:茶的种植、茶的生产和茶文化。这三类中,每一类都包括很多内容,茶的种植包括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等,茶的生产包括制茶、茶叶深加工、审评与检验等,茶文化包括茶的历史、茶艺等。  相似文献   

13.
茶的禅意     
六七年前,我很迷茶、迷沉香.那个时候,先是狠狠地学茶知识,什么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然后又把各种茶分成上中下的等次.内心的喜乐,是追逐好茶的结果——遇上了好茶,就喜,遇不上好茶,就不喜!分别心很大.后来,慢慢地明白,茶其实本无好坏,有些茶在农家的田头,用大茶壶烧煮,用大碗盛了;有些茶在知识分子的案头,用小炉炭烧,用一口杯端着;有些茶在达官贵人家的客厅,由服务人员端着……茶,真的有高低贵贱之分吗?那些年,我到处追逐好茶,然后把好茶藏在家里.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三道茶     
今年暑假,我去了云南大理,见识了白族的一种饮茶风俗——“三道茶”。所谓“三道茶”,就是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要依次饮三杯茶。这三道茶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喝了这“三道茶”,我深切地感到,人生不正像这“三道茶”吗?  相似文献   

15.
头苦、二甜、三回味,茶的味道充满人生哲(zhé)理。让我们一起来——3月5日星期三晴爸爸去云南旅游,带回几包云南"三道茶"。我很好奇,拿出一包仔细瞧了瞧。看了说明之后,我明白了云南"三道茶"是白族人喝的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和回味茶。我打开一袋茶,发现里面有四个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转基因食物的开发意义、现状和发展前景,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茶功能性成分的开发现状和茶功能成分基因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茶功能性成分开发的优越性、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开辟茶深加工食品和茶功能性成分利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到云南,可算过足了一回"茶瘾"。先是在大理洱海的游船上,品尝了白族的"三道茶"。接下来又在纳西族的山寨里,品尝了纳西人的"六道茶"。那韵味、那回甘、那醇香,令人难以忘怀。纳西人的"六道茶"分别是雪茶、薄荷茶、三仁茶、烤盐茶、油茶、酥油茶。这雪茶,纳西话的意思为"岩石上的茶",实际上是一种地衣类植物,味道微苦,有润肺清热的功效。因色呈白色,叶片像茶叶,所以叫雪茶。雪茶长在雪山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岩石上,与雪为邻,吸纳雪的清气,确实是一种容易使人产生梦幻感觉的天赐之物。  相似文献   

18.
云南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云南是我国也是世界茶化发源地,最古老的产茶胜地,这里保留了古老清新的制茶用茶方式、自然质朴的茶礼、丰富多彩的茶风俗等独特的茶化。旅游界应更观念,为云南茶化旅游开发创造条件,同时不断丰富茶化旅游项目,加强茶化旅游商品开发,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使云南茶化旅游创造出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江苏茶博园的发展历程,创建4A景区的主要景点和创建4A景区的建设目标:植茶乐、晓茶事、知茶效、通茶礼、悟茶道、展茶技,并介绍了江苏茶博园建设以来所取得的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的饮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从中国传入俄罗斯。从1638年俄罗斯人第一次接触茶,到19世纪初饮茶之风在俄国各阶层盛行,茶仪、茶礼、茶会、茶俗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屡屡出现。时至今日,饮茶文化在俄罗斯不断发展、升华,并被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