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交流是人类社会形成与进步的基础,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改进着交流的方式,电话、网络、虚拟实境使得我们与外部的联系无时不在,但人与人之间"无限遥远的距离"(爱默生语)犹如一条鸿沟封闭着心灵。心心相印的完美交流令人神往,然而真正完美的交流只存在于理想中。洞察灵性用心触碰,体验心连心不妨从手拉手开始。  相似文献   

2.
虚拟现实与沉浸式传播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作为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和交流工具.本文在简要介绍虚拟现实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虚拟现实中人与机器在感知系统和行为系统界面的元素构成及其在传播交流中所具有的沉浸性特征.并由此判断论证,虚拟现实以其全新的传播交流技术和独特的界面设计,正在产生一种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传播交流方式--沉浸式传播.而随着沉浸式传播的出现并逐渐被大众接受,又将使虚拟现实成为一个超越电影、电视、网络等流行传播媒介的、可实现跨时空在场交流的超级传播媒介,并进一步颠覆人类长期积淀的生存经验和目前固有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3.
信息传播的飞快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网络的迅速普及,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道德"的日渐下降,也是当今社会主要问题之一。网络中的资源共享,言论自由给网民提供了一个释放自己情绪的平台,网民通过各种方式在网络上宣泄不满,发表言论,其中也不乏一些人使用过激的语句和行为。自"人肉搜索"出现至今,引发了很多"网络暴力"行为。本文通过"人肉搜索"的利弊分析,网民心理分析等方法,提出一系列控制"网络暴力"的方法和措施。从网站和社会对"人肉搜索"的引导和利用,到网民自身素质的提升,给"网络暴力"问题带来新的出路。使"人肉搜索"在一个健康的态势下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程涓 《新闻爱好者》2008,(11):63-64
人类社会是人的主体性不断增强的过程,正如麦克卢汉所说“任何技术都将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仅形成了人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而且推动了社会交往手段的升级和交往方式的改变,从而影响着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数字化时代的交往正在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行为方式,而大学生群体是目前网络媒体的一个很大的受众群体。  相似文献   

5.
情感表达在网络传输中的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的兴起和迅猛发展对人类的心理指向和行为模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也产生了"网民"这个庞大的群体。那么,网民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呢?本文试图说明这部分人在互联世界中的人际互动和网络交流的特点,即网络传输对人们情感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今年春节期间,爆发于虚拟网络世界中的"抢红包"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建立在Web2.0技术上的社交媒体,依靠人与人之间快捷的交流、便捷的沟通等方式,"抢红包"的游戏迅速地传播开来,甚至成了一场全民"社交"的公众现象。为什么"抢红包"遇到了"社交媒体"之后会变成一种"现象级"的公众行为?笔者从社交媒体的社交性、娱乐性和互动性、传播性等角度来分析,"抢红包"究竟诠释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交媒体思维?  相似文献   

7.
高文苗 《中国出版》2012,(20):65-67
网络出版行为作为现实的人在网络空间中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演进的产物,具有特定的社会性。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出版行为,是人类实现自由的一种行为方式,但仍无法脱离人的社会关系,是一定自由限度下的自由行为。它作为与网络言论行为有密切关联的传播行为,依然存在着诸多亟待研究的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阈,有必要对网络出版行为的内涵与性质、主体与客体、自由限度等问题予以探究。  相似文献   

8.
数字媒介与社交网络为人类创造了时间可以压缩、空间可以放大的虚拟传播环境。所谓虚拟传播是指人类利用数字媒介技术创造的"现实"沟通的经验世界。它戏剧性地改变着人际乃至组织传播的互动行为,体现了媒介发展对传播偏向和人类社会行为方式的重要影响。当传播媒介技术的远程控制与跨界的组织工作方式成为虚拟和超自然的现实的时候,虚拟组织这一全新组织形式应运而生,并以它独特的传播沟通方式得到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9.
蔡小华 《新闻窗》2011,(6):112-113
互联网的出现在很多方面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交往方式:语言的出现,让人与人面对面进行交流;文字的出现帮助人们异地传播;电子传媒则使人类异地实时传递信息;网络媒体让人类异地实时能享受到面对面交流的效果。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微博借助方便快捷的手机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容易,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是指通信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通信化是指社会活动中,广泛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交流;计算机化是社会组织之间信息的产生、存贮、处理、传递、消除、广泛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行为合理化是指人类活动按公认的合理准则与规章进行,在信息化社会中,在网络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  相似文献   

11.
正网络视频美剧的观看与消费已经成为中国都市人群的一种日常文化行为。本文试图从"追美剧"的概念与行为方式描述入手,追寻在美剧的文化流动与视觉愉悦的呈现中中国年轻人日常观看行为的变迁及其独特的文化沉浸特点。本文所论及的美剧,特指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局域网进行传播,在电脑、平板以及手机的浏览器、视频服务APP、视频播放器上观看的网络视频美剧。在中国大陆地区,视频下载和播放已经逐渐形成较为固定的服务空间,也延伸出一些相对固定的网络论  相似文献   

12.
传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之一.服饰,作为一种生动的信息传达媒介,既负载着人类的文化和历史属性,又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服饰传播的行为是一种信息上的直接交流,可以说,服饰传播是人类借助服饰语言和媒介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传播媒介如何作用于服饰流行,服饰流行又如何影响传播媒介,是本文所要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交流与沟通在基层单位档案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珂  廖燕 《四川档案》2008,(2):42-43
交流与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或交换情报的过程,是人类活动和管理行为中最重要的职责之一。作为人类特有的能力,交流与沟通显示了人与人交流的人性化特质。交流与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它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在现代信息社会里.沟通技能显得尤其重要。在基层档案工作中,  相似文献   

14.
陈月 《东南传播》2013,(7):12-14
网络游戏与一般日常游戏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实体的面对面互动与交流。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作为时下最流行的网络游戏类型之一,它带给了游戏主体不同程度的身心沉浸,游戏主体之间通过大量信息符码交换进行人际互动,并以此"建立关系"。期间产生的人际传播活动表现出与一般网络人际传播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一、网络语言运用中的"网络文体" 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仅实现了无纸办公和换笔革命等工具性的变化,由电脑催生出来的:写作实践,更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思维习惯以及语用规范.在人类语言发展史上,尚没有哪种语言的社会变体像网络语言这样引起社会各界如此高度的重视.网络文体作为网络语言的一种运用方式,在网络媒体的交流与传播实践中同样被赋予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会说话的动物",人几乎每天都要从事交流活动。在大众传播媒介充斥耳目的现代社会,交流除了作为一种行为,更主要的是成了一种观念,这种观念关涉到个人经验的沟通、社会关系的建立、民主的推行和社会的发展等等方面。我们用交流能力来给人类定义,对交流的经验信赖有加,而很难接受"交流是不可能的"这一令人懊丧的论断。美国学者彼得斯写的《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一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发展之迅速,举世瞩目。从基本的衣食住行到高层次的个人、国家,乃至世界发展,离开其佐助,就会渐入举步维艰之境。当然这也有另一层次的思考,网络随着人类对之依赖性的加大,逐渐悄无声息的锁定了人类的咽喉。是的,人类创造了网络且受益良多;是的,我们也在某种程度上日渐丧失人类的独立行为。互联网的确是人类伟大的创造,若干年前,它的存亡发展取决于人类,若干年后,这种状况的反向发展早已初见端倪。随着互联网深领域和广领域的发展,人类正由现实社会日渐走向网络社会,网络群体也越来越多,个人的信息也随之越多的留在网络空间。于是,我们不仅是网络人,还是一定程度上的透明人、"裸体人"。这时,网民信息安全问题再也不得不被重视了。本人并非网络消极论者,始终坚信随着对互联网认识的加深,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网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国际间诚意合作的深入,互联网的发展必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益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互联网日常使用行为的问卷调查报告为基础,了解和分析大学生上网行为的特点与问题。除获取咨询外,大学生使用电脑互联网倾向于"娱乐消遣",使用手机移动互联网倾向于"交流沟通";聊天与交流、看网络视频、搜索资讯、购物、玩游戏是大学生日常上网的主要行为;网络成瘾现象广泛存在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中,男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的现象尤其严重;上课时间用手机上网进行休闲娱乐现象普遍,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威胁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首要行为;美剧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备受欢迎;大学生的新闻接触行为呈现出政治冷漠状态。在呈现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态的基础上,本文为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可资借鉴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9.
人的存在是现实性与虚拟性的统一。高科技网络技术的出现,越发将"人的存在"置于"虚拟"的现实之下,致使人从现实走进虚拟空间。在虚拟世界中,人的存在具有虚拟性、多元化、多样性等特点,以及存在行为的片段化、表层化和多向化的趋势。虚拟生存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然而,我们应该辩证地去对待在越来越虚拟的当下的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庹祖海 《网络传播》2009,(10):20-22
互联网是人类社会划时代的发明和革命,它不仪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表达方式相交际方式,并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