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述了湖南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地区分异的特征及其发生原因,初步分析分异条件下湖南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基于分异现状 的人居环境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空间"负"效应已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乡村人居环境的恶化.维护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居住条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发展水平五个方面,构建湖南省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从上述五个方面对湖南省1991~2007年间乡村人居环境进行动态评估.结果表明湖南省乡村人居环境虽在逐渐改善,但因生态环境恶化和公共服务滞后,其发展水平仍处于一般水平.最后,从乡村居民和政府两方面对湖南省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探讨,认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乡村居民,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低碳化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述相关核心概念和阐述当前乡村人居环境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人地和谐的田园化生态环境、便民宜居的中心化社区环境和节能环保的生态化宅居环境等立体结构的低碳化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化模式,并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建构了一套由三个子系统和10个亚子系统、32个评价指标构成的低碳化乡村人居环境量化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双江村农户环境需求现状的分析,结合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与农村环境教育的关系,构建了农村环境教育"三目标、三载体、三结合"的三三模式。该模式以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主体、内容和过程为载体,通过多种途径对农户进行环境知识、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教育,实现农村环境教育内容的具体化、环境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和环境教育过程的同步化。通过参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接受环境教育,实现三大转变:即用系统的理念,实现单一的解决农村环境教育问题向全面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转变;创新环境教育模式,实现由说教式向多元化的参与式转变;提高农户社区意识,实现传统意义的农民向现代意义的农民转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广安市L镇G村案例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人居环境的具体现状,阐述现阶段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和现实挑战,并从政策角度提炼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期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美化,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偏远农村地区振兴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风水学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五个大的方面:寻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以四川省内江市长坝山为研究对象,运用古代风水学原理和现代科学理论,从乡村人居环境的选址和建筑两个主要方面出发,研究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条件,揭示风水学的科学性,为现代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一种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中国乡村人居环境的气候舒适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高低,与所在地域气候舒适度密切相关。气候舒适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及居住。人体的气候舒适度与所处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光照等条件有关。中国乡村人居环境的气候舒适指数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优化已经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领域。文章深入探讨了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优化的三大核心路径: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完善和特色产业建设。其中生态环境是乡村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确保了乡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础设施作为外部连接的桥梁,显著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而特色产业建设作为乡村的经济支柱,不仅为村庄提供了经济支撑,还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和推进当前与未来的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人地关系作为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命题,相关研究成果已丰硕无比。尽管如此,审视已有研究成果会发现,多数成果偏重于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关人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农户的空间行为与人居环境的互动成果偏少。所谓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居民生产生活、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包括乡村居民所处的自然、人文和人工环境,表现为物质和非物质两大形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乡村经历了深刻的社会与经济  相似文献   

10.
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和重大战略任务。当前,项目制由于促进了弥散性的主体、资源、行为的整合,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获得广泛运用,并为塑造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之“形”产生了积极正向的成效。但是项目制具有的一次性、有限任务特征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要求的整体性、持续性之间形成矛盾,“项目展示”的浅表性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所要实现的乡村“文明扎根”之间存在张力,以价值共识为前提、以责任共担为依托、以利益共享为目的的治理共同体成为破解项目制运行限度、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升级的必然趋势。治理共同体需要在主体结构上向“社会-生活共同体”转换,在运行机制中培育参与主体的新动能,并以长效管护机制和乡村文化再生产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构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国内省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的进行时空差异分析。研究发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在省域上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中间高两边低的特点;省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中南部省市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相对上升,中北部和东北地区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相对下降;高等教育强省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且较为稳定;经济强省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且较为稳定。影响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的因素包括经济、历史、政策、地理、制度五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盛唐边塞诗歌所具有的美学品格。从四个层面分析了崇高特征:在人生理想实现中的投笔从戎的慷慨、激越美;在边塞生活中雪原大漠的奇特、萧瑟美;在建功事业中的穿越异域的从容、悲壮美;在现实悲怆中思乡恋土的人性、豪迈美。  相似文献   

13.
钦州湾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及pH值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9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调查资料,分析钦州湾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及pH值的季节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钦州湾海水平均温度春季20.4℃,夏季30.1℃,秋季16.0℃,冬季14.6℃,变化特征与气温的季节变化相同,空间分布为夏秋季河口区的水温都略高于湾口区,而春冬季则相反。海水平均盐度春季20.067,夏季17.975,秋季23.864,冬季23.660,表现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各季节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河口区低,湾口区高的趋势。海水pH平均值春季7.82,夏季8.11,秋季8.01,冬季8.10,全年空间分布高值区均出现在大风江口外海域。钦州湾海水比较适宜大蚝、对虾、文蛤等广温广盐性品种的海水养殖。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utility of a feminist pedagogical framework in establishing and organising the Caribbean Institute in Gender and Development (CIGAD), which is a biennial intensive gender and development training programme that has taken place in Barbados since 1993. To highlight the major impact that CIGAD has had in educating and empowering Caribbean men and women, the authors will first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feminist pedagogies in teaching, learning and activism in this programme by locating them within an intersectional postcolonial/transnational framework. Secondly, the authors consider the ways in which feminist pedagogy and praxis have been central in training women and men in the Caribbean region in gender analysis, helping them recognise the important role gender plays in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policy as well as how it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ir work to improve their communities. Finally, through a feminist dialogic, participatory and experiential approach, the authors assess the impact that the CIGAD has had on participants,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training will b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 exercise completed in 2014.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的梳理中归纳出我国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对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查摆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以解决学生管理工作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日益减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教学辅助功能,探索学生管理工作在单纯的秩序维持之外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外学习及就业等多方面的指导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公平和效率是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一般认为公平和效率在理论上和宏观上是可以统一的,并能够得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然而,从微观和实践层面上分析却往往会发现存在一种矛盾现象,似乎是一个不可调和的两难问题。我国省(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就是当前急需关注的一个典型的、具体的问题。通过对反映我国1999年和2000年各省(市)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多指标进行聚类、相关等统计分析,考察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区域公平和效率的发展变化特征,并通过对二者量化关系的揭示,对我国省(市)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估,并对我国未来省(市)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明代安徽地区的文人结社共有32家,位居全国第三,社事呈现出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分布不均、规模有限等特点。全国文人结社的大背景和周边地区的结社活动使得安徽的文人结社较为发达,地理环境的特征和文化发展的大势使得安徽的文人结社区域分布不均,各地经济、教育、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安徽的文人结社过多集中于徽州地区.而明代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高校教职工、学生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整体的办学效益和教学水平,对于高校各项工作的联系运转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中专跨越式大发展,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从内容、职能到地位、作用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此前提和北景下,只有改革目前科层制度的管理方式,充分塑造核心价值观,才能不断为高校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改革动力和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阴阳是《周易》里面最重要的一对核心命题,是理解《周易》思想的一把钥匙;并且它还是世事万物得以生的根本要素和动力。《周易》里面对生的理解和论述的形上意味比较浓而深刻,整个宇宙的天地人都在一个生机勃勃的大体系中,贯穿在永恒的易理的主题思想里。本文从《周易》最核心的阴阳观念入手,来探讨《周易》里面关于生的易理,分析《周易》关于万物为什么生、如何生以及生的状态和目标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揭示出《周易》的贵生思想的人本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哲学大师,亦是语言大师。《论语》的巨大影响,在于其思想之精深,亦在于其语言之魅力。孔子的语言观具有几个特点:一是言行一致,二是名实一致,三是文质一致,四是时中的方法,五是老实的态度。孔子的语言具有多方面的美学特征:一是匀称美,二是气势美,三是弹性美,四是睿智美,五是自然美,六是崇高美,七是刚力美,八是人格美,九是无言美。孔子的语言观极具原创性,进而影响其思想;孔子的语言美颇有吸引力,进而传播其思想。其语言的深邃和美相得益彰,凸显孔子思想的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