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信是成功的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论做什么事情,人们总是希望成功,大概没有人甘愿失败的。那么请记住成功的第一秘诀是自信,只有自信才能成功。一、自信是成功之本自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情绪、意志、能力、气质、个性等特点的肯定态度。具有高度自信的人意味着一个人信任和尊重自己,缺乏自信心则意...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要说:“自信是成功之母”。 自信,就是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办好事情,取得成功。自信,是一颗火热的太阳,使人享受到它的温暖;自信,是心底的一颗珠宝,什么时候用它,什么时候就会发光,自信,是征途的导航灯,指引人们跨过一道道艰难险滩。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保证。因为人是有意识的,人的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被他人所塑造和改造的,从而有可能自觉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去,与老师主动配合,自己教育自己,以促进自己身心发展。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呢?应从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人手: 首先,要培养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认识能力强的人,具有很强的自信,有了自信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班主任要诱导学生在自己的行为与行为后果中看出自己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成长意林     
【成功】自信是一种动力,可以推动你去做别人认为不可能成功的事情。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的话。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的话。这是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留下的一句很激励人心的话。自信的人生是永远不会被社会击败的,除非他自己选择放弃。可以说世界上大部分有成就的人是依靠自信、智慧和能力取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王争艳 《父母必读》2011,(7):113-113
教孩子照顾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仅仅是教会了他自理的能力更让他获得了自信,学习了他人生中重要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 自信是和有抱负、有主见、有韧劲、不盲从、不动摇等联系在一起的。自信是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对自己的综合素质的信任。缺乏自信往往是缺少能力的表现,不自信的人往往也就是显得怯懦、畏缩、没有勇气。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无论干什么事隋,对自己缺乏自信,必然一事无成。相反,一个人对自己充满自信,对工作信心十足,那么他无论干什么事也会百折不挠。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31):118-119
<正>何谓自卑?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低的评价,是自己瞧不起自己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充分肯定自己的力量,即相信自己能将事情做好,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初中学生中,心理存在自卑现象相当普遍。其实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自卑心理,也就是说自卑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自卑心重的学生,意志薄弱,总以为处处矮人一截,缺  相似文献   

8.
刘蓉 《广东教育》2006,(11):33-34
自信是一种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营养素”。培养孩子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质,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一个人如果缺乏自信,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总是不如别人,成就愿望较低,就会消极被动,实际能完成的事情也会半途而废;而那些做事充满自信的人,才是将来最有可能在工作中有所创造有所贡献的人才。正是因为自信,才能使他们的个性、才能、智慧,最大潜力发挥出来。在现实中,有时人们对自信心的理解会产生偏差。有的人可能会说,现在的孩子有绝对的自信,不管遇到什么事总认为:“我表现最好,我该得第…  相似文献   

9.
只要你相信自己的力量,就能拿出最好的状态,去把事情做到最好。在这个世界上,你不能依赖别人,包括父母。让自信写满你的脸。坚信路就在自己的脚下,通过不懈的努力,你肯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自信能够生发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令羞涩、软弱、内向等不利于你成长的因素望而却步,自信始终让你坚定地认为“自己能行”。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艰难险阻,你就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为自己插上腾飞的翅膀。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便缺乏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动积极性,而主动积极性对刺激人的各项感官与功能及其综合能力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国…  相似文献   

10.
赵刚  李煌英 《辅导员》2009,(18):32-33
自信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自信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是学习、事业成功的有利的心理条件。自信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指出生于20年代80年代之后,年龄在16岁至30岁之间(包含16岁和30岁)以非城镇户口在城市就业的群体。自信指的是对自己的信任,是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力的心理状态,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设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文章结合自信的理论和自编问卷研究,从新生代农民工、自信、新生代农民工的自信三个方面展开述评。最后,指出新生代农民工自信研究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推崇自强不息的精神,强调“自立者强,自尊者胜”。陶行知先生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他一直提倡人们应该自立、自信、自强。自立,多指一种能力。人不该总是依赖别人,否则就难以生存于世。事实上,当你想依赖别人而活的时侯,你就把自己交给了别人。让别人来控制你,你自己是没有自尊可言的。没有自尊的人又如何让他人尊重你?自立,不是任何事都要个人自理,而是在自主、自立的前提下,融入集体之中,团结互助,与团队形成合力。要自立,首先要自信。自信,多指一种态度,就是相信…  相似文献   

13.
自信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太阳,虽会不幸被磨难所侵蚀,被恐惧所削弱,但它完全可以重放光芒。自信源于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它是对自己形象、能力和个性等所持的一种准确而肯定的态度。自信和自卑是对立的,走出自卑,需要自信。学生的自信心需要老师的培养,学生才能养成高度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一、尊重,锻炼幼儿能力,使之在自信中建立独立自主性。孩子每学会一件事情,无论是学会了使用小剪刀,还是第一次鼓足勇气跟别人讲话,成功的喜悦会使他感到自己是“行”的,是能干的,因而教师一定要以极好的耐心让幼儿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动,切不可包办代替。如孩子系鞋带,显出笨拙样,老师如替他系,孩子会觉得自己无能,逐渐丧失自信。反之,老师在旁耐心指导,孩子获得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强了自信。所以,只要教师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得他这个年龄阶段能够掌握的各种能力:认知能力、动手能力、运动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使孩子有能力和自信,其独  相似文献   

15.
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的人格、能力和价值等的确信,是对现实自我的悦纳与良好预期。自信对引导人过美好生活具有积极作用。如果一个人不自信,就会缺少内在的支撑与激励,给人的生活和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因此,人们都在致力于获得某种自信。然而,自信形成以后,也容易出现把握不好而过分自信的情况,同样会造成种种危害。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理解自信和恰当提升自信,并自觉主动地防范不自信与过分自信,从而使自己充满自信乐观地走向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6.
自信,即自己相信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毛泽东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无不是自信的体现.只有自信的人,才会奋斗不息,努力不止.那么,小学阶段正是"播种"自信"种子"的佳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理呢?现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六一"儿童节又到了,这次想送给同学们一份特殊的心灵礼物——说说自己做得好受到表扬的事情;或者是,虽然没人表扬,甚至没人知道,但自己内心充满自豪的事情。把内心的美好展现给爸爸妈妈,展现给所有的人,也是同学们收获善良、自信、乐观的节日贺礼。  相似文献   

18.
主持:“六一”儿童节又到了,这次想送给同学们一份特殊的心灵礼物——说说自己做得好受到表扬的事情;或者是,虽然没人表扬,甚至没人知道,但自己内心充满自豪的事情。把内心的美好展现给爸爸妈妈,展现给所有的人,也是同学们收获善良、自信、乐观的节日贺礼。  相似文献   

19.
潘蕴 《黑河教育》2012,(3):10-10
幼儿时期养成的自理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可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逐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经常做。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家对自信的定义有很多,得到公认的表述是:“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所谓积极,是指个体的一种态度,一种自己对自己认可、肯定、接受和支持的态度;所谓感受,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感受、认识、能力的评价。可见,自信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