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娄丽雯 《海外英语》2014,(15):232-234
Memetics is originally a theory for interpreting cultural evolution. Memes, coined to disclose a strong analogy with genes, are ideas that spread through human cultures and across the generation. As cultural replicators, memes are propagated and transmitted through imitation; language, as part of culture, produc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em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that between language and memes. In additi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linguistic memes and the survival law residing in the memes are also expounded. The next research will focus on the impact of linguistic memes on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teaching.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模仿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本能仿造行为,而是一个有意识的学习与创新的认知过程。模仿与创新属于同一个认知过程的两个方面,反映了人类语言模因的生成与进化的过程。文章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语言模因的模仿认知运行机制,提出模仿是人脑在语言思维的“再思”作用下,通过突显象似性与投射同构性信息,生成遗传型或者变异型模因认知图式的过程。本研究旨在揭示语言模因中模仿或创新的认知理据,对于进一步完善模因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Dawk ins提出的“幂姆论”(m em etics)认为,文化传播是通过“文化基因”幂姆的自我复制得以实现的。本文以《圣经》为语料,从考察《圣经》是如何被复制入手,进一步对幂姆进行剖析,探讨幂姆起作用的机理。我们的初步研究表明,幂姆所涉及的模仿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活动:一方面,人们总是从相似和相邻的事物入手,对所感知的事物进行模仿;另一方面,不同的人对模仿对象的选择又有“认知偏好”。  相似文献   

4.
模因与交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是模因,模因概念的核心是模仿。模因主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传播和发展。模因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任何想法、说法或做法都有可能成为模因。模因以框架的形式储存在大脑里,它们随时都有可能被激活。语言本身就是模因,它也寓于模因之中。语言模因可以有活模因和死模因之分,语言选择和使用的过程就是各种模因相互竞争的过程。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者有可能随时随地构建语言模因并传递语言模因所蕴涵的意义,而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的大脑具有模仿性。本文最后指出,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能否获得成功,不仅要看听话人是否准确解读了说话人隐藏在逻辑形式背后的语用意图,更要看听话人的反应或行动是否符合说话人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5.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论的核心是模仿,模仿是习得语言的有效途径和基本方式。调查研究郧阳师专英教专业09级和10级的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模仿能力,结果表明:学生非常欠缺模仿意识。因此本文讨论了如何在模因论指导下进行有效能动的综合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谜米视角下的外语教学,其实就是传播谜米的过程,谜米的传播基于模仿和新旧谜米的变异与结合。针对知识的这些传播特点,外语教学应加强模仿、背诵、知识的融会贯通与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7.
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英语教学可利用语言模因的特点,采用背诵教学法、语境教学法和模仿教学法,使英语学习者更好地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英语语言模因。同时,教师本身也是模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  相似文献   

8.
语言模因论是近几年应用语言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提出语言的习得主要来自于模仿,语言模因通过复制和传播丰富了人们的语言和思维,也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高。阅读作为模因形成的主要因素在英语写作中意义重大,为了使阅读充分发挥其在写作中的作用,本文探讨了阅读材料的选择以及阅读后的写作训练方案,旨在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Memetics also shed new light for linguists who begin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from a brand new perspective:the combi-nation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memes. The current essay attempts to apply the memetics to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and to helping students con-struct knowledge and develop skills of writing by recitation and imitation of language memes.  相似文献   

10.
语言模因现象的认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作为通过模仿进行复制和传播的信息,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模因是模因的语言表达形式。语言模因现象可以在注意观、经验观、基本范畴理论和整合观中找到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1.
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它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通过模仿而得到传递。汉语公示语的翻译可以将汉语公示语、汉语公示语英译和模因相结合,以模因论为指导进行研究。在模因论与汉语公示语英译教学中,应重视模因理论的传授,透彻理解模因传播周期;遵循翻译技能的发展规律,培养翻译能力;强化翻译策略传授,提高汉语公示语英译质量。  相似文献   

12.
语言模因与PK的流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模因是模因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人类语言和思想传播的基本模式,在语言的发展和传播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PK是在2005年迅速流行起来的一个词汇。文章从PK出现的时代背景入手,运用语言模因论的观点,分析了人们对该词的心理认知,同时指出该词出现的必然性以及对该词进行规范使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熟语,作为一个单位使用的,意义不能从其独立的组成部分得出的一种表达法,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及谚语。模因是文化信息单位,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语言传播的过程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着重分析模因的本质、类型及其特点,解剖了熟语在语言模因视角下的复制、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14.
语言模因论是基于文化基因,利用语言这一载体,通过模仿与传播使人类的语言得以丰富拓展的一种理论。翻译是跨语言模因的传递过程,涉及译者对源语模因的解码和目标语模因的编码。源语模因和目标语模因存在于词、句及篇章层面,它们互相作用推动译化模因的传播和发展。从模因的角度分析法律英语在词汇、句法层面的译化模因及其复制、传播方式,运用模因理论解析法律文本在词、句不同层级的构建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译者掌握法律英语译化模因,有效改善法律英语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5.
流行语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其经过构式化,以构式流行语形式进入到语言体系中。流行语构式化的主要机制是模因,模因指文化基因,它因模仿传播而生存。人类社会的主流文化、时代思潮、特殊表达等信息构成潜势模因,是流行语形成的首要因素。这些潜势模因在语言信息加工过程中通过模因触发机制形成强势模因,进入语言网络体系,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系呈自然的类型层级关系,其语言信息的复制和传播呈梯度演化。流行语在复制传播过程中由句群组成类构式,即体现构式化的概括本质,也体现出构式化的图式性、能产性和词汇组构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华德福教育以身体的名义赋予儿童的“好动”以合理地位,认为过度的智力开发将伤害儿童的身体发育,身体是遗传和生命经历的共同产物,身体活动会通过心理体验作用于心理发展。其儿童身体教育思想体系包括强调机会、体验和胜任的身体教育原则;艺术化的身体教育理念;注重文化传递、人与自然和谐的身体教育内容;推崇游戏化的身体教育方式;强调模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模因是文化信息单位,它像基因一样得到继承,像病毒那样得以传播。文章分析了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中的模因现象,在对模因论的认识的基础上讨论了比喻模因的仿制。  相似文献   

18.
“二次约定”是描述文字体系创建模式的一种崭新的语言符号观,并且这种对上一级符号的模仿和重建已成为文字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主要构建机制。“二次约定”事实上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模仿’’和“复制”.不仅在文字体系内部,而且在文字体系之间也存在对已有符号的仿制和传播,这与模因论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用模因论的属性分析文字体系的“二次约定”,有利于我们重视模因在文字符号及其构成体系中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其中,产生于网络环境中的特殊表达方式被频繁地模仿和使用.这种复制与传播和模因论的文化复制机理相似.在汉语的网络语言中,有一部分是通过模仿与复制英语而来,即英语模因.从模因的类型来说,英语模因类型丰富,主要有同义同形、同义异形基因型模因,多为强势、简单模因;也有同构异义表现型模因,能与新的语境结合形成模因复合体.同时,由于英语模因的经济性、隐晦性、时髦性,英语模因得以反复被复制与模仿到汉语网络语言中来.  相似文献   

20.
任何富有创造性的新范式的出现都是建立在对原有的多个范式母体模因的模仿和变异基础上的。成功的新范式构建者需要触类旁通地在原有母体模因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观念与行为元素重组、变异与创新。项目融入式应用翻译人才培养新范式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对应用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边界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