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敏感、信任、焦虑等方面问题的短期与长期效果。方法:在设置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为期6周的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作用。同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焦虑和人际敏感因子、ITS人际信任量表、IAS交往焦虑量表分别在实验前、实验后与实验结束三个月后对研究被试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评估。结果:(1)实验组被试验后在交往焦虑、人际敏感、人际焦虑和人际信任四方面显著优于实验前。(2)实验组在实验结束三个月后在以上四方面与结束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应对人际交往中的敏感、信任、焦虑等能力,且具有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信阳农林学院选取32名被试,分成实验组(16人)和对照组(16人),对实验组被试开展为期8周的积极团体心理辅导,采用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进行前后测,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1)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2)实验组在人际交往能力的多个维度上都得到了显著性提高,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3)存在非常显著的组别主效应和辅导主效应,组别和辅导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善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性。方法:运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设计了提高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团体活动的方式方法和实施程序,并进行了具体的实践。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16名高职学生进行了训练,并对其在辅导前后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测量。结果:高职学生在适宜的团体中,形成新的人际交往状态,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总分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结论: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对于高职学生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本研究招募30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组进行6次团体心理辅导,控制组不进行任何有关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采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对其进行前测、后测。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成绩在四维度上均呈现显著性差异,而控制组仅在交际与交友困扰维度出现差异,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460名小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1.校园集体舞是团体辅导的一种形式,2.校园集体舞能改善同学间的人际交往,3.校园集体舞有助于小学生友谊的建立。因此,校园集体舞不仅是一新的校园活动内容,而且对小学生在身心方面以及建立同学间良好的、正常的交往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丽萍 《文教资料》2014,(7):171-172
基于团体辅导形式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课程,运用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方法,选取十个相关主题,通过游戏、活动训练、经验分享、总结点评的方式,借助团体内的人际互动,帮助大学生学习新的更有效的交往模式,提高交往能力。学生的主观感受及客观的反馈结果表明,学生通过选修人际交往团体辅导课程,在人际交往态度及技巧方面均有一定收获。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如何提高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选取广东省佛山市2所乡镇公办中学的160名学生,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干预。通过实验组前后测的对比研究及与没有参加团体辅导的班级对照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在经过8次团体辅导后,交谈、交友、异性交往和待人接物这四个因子得分均比辅导前有所降低,均呈现出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学生则没有显著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社交苦恼、社交回避两个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短期的团体辅导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但对降低学生社交回避行为和缓解苦恼情绪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8.
团体辅导对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干预有着积极的效果。本研究选择24名有一定人际交往困惑的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并在团体辅导前后用两种量表对团体成员测量。结果发现,被试者后测各项因子得分均低于前测,其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5个因子有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团体辅导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减少交往困扰。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方法,以人际交往小组活动的形式对7名实验组学生进行为期6周的团体辅导,实验前后分别测查16PF,并通过主观评价量表判断辅导效果.结果:经6周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在16PF以及自评测量一些项目上表现为明显改善:乐群性(9.43±4.66/14.86±3.40,t=2.31,P<0.05)、紧张性(16.14±3.60/11.00±4.41,t=2.21,P<0.05)等;对照组16PF各因素得分则无显著变化.结论:团体辅导对改善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有短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选取8名技能大赛参赛选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7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团体辅导对实验组进行干预,辅导前后采用中国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前后,实验组心理弹性和交往焦虑得分差异显著,而对照组心理弹性和交往焦虑得分差异不显著。团体辅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学校园由于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造成的诸多问题甚至校园安全稳定事故,寝室人际关系日益受到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在学生中以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的寝室为对象,运用团体辅导的相关理论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寝室的形式,运用SCL-90量表、交往焦虑量表对团体辅导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得知,团体心理辅导对疏导寝室人际交往障碍,改善成员亲密度,促进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产生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作者运用自编生活目标团体辅导方案对40名大学生进行辅导,发现辅导前后大学生的生活目标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辅导后生活目标总分显著高于辅导前,辅导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显著低于辅导前。整理学生心得体会发现,有34名学生反映参加辅导后在明确发展方向、自信心、人际交往等方面有较大改善。由此表明,自编生活目标团体辅导方案是有效的,实施生活目标团体辅导能切实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生活目标团体辅导,提出一些建议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短期的团体心理辅导不是对人际交往任何方面改善都有效,团体心理辅导有其适宜的内容;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理论构建是前提,活动内容要注意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活动设计要充分利用游戏机制。就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而言,主动发展意识强、理性探讨多、心理分析要求高是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性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医学院大学生32名,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自然实验,进行了为期五周的两性交往团体辅导活动,活动前后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进行测试。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被试训练前后心理自评的各个项目得分差异。结果:各量表的各项得分前测与后测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部分成员在两性交往方面有了明显改进,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5.
<正>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进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员能够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一般说来,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基本上处在同一水平上,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及情感活动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大体呈现出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该文主要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与作用.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梧州学院教师教育系一个女生宿舍的6名学生进行了5次为期一个半月的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后,通过测试数据的分析与定性分析,得知团体心理辅导对疏导宿舍人际交往障碍,改善成员亲密度,促进良好的人际交往等有短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本校大学生交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探索,观察和比较,并结合其他教学法的使用,发现团体辅导技术的使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意识、交往方法、原则和技巧的掌握、交际能力的提高方面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情感体验和发展、自我素质修养等方面也有积极促进作用.课程教学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具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为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改善大学生的社交恐惧症状,本人对漯河医专36名大学生进行了8次系列团体辅导,在辅导前后利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和自尊量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前测和后测,并对两组的得分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研究发现,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控制组成员在社会支持评定得分、社会回避与痛苦、抑郁自评和自尊得分等方面显著性高于控制组,实验组在实验前后在社会回避及苦恼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1);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调查者在上述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意味着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社交恐惧状况,有利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运用测验及访谈方法,挑选出社交焦虑水平较高的30名大学生,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进行干预.采用社交焦虑量表、交流恐惧自陈量表、团体活动反馈表和行为观察记录表进行效果评估.团辅活动后,实验组的社交焦虑得分和交流恐惧得分明显降低并显著低于对照组,团体成员反馈干预效果明显,人际交往得到改善.表明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大学生社交焦虑,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团体辅导对职业院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职院校10名新生进行9次五阶段的团体辅导,以人际交往训练班的形式,结合针对性活动,实验前后进行卡特尔人格问卷测查,一年后再测,结果表明:16PF多项人格因素均有显著性改善,表明团体辅导对改善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明显的效果和持续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