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文学批评学的对象、性质和范畴、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学批评学,必须明确其研究对象、性质和基本范畴、理论体系。学批评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是“批评活动系统”;艺学中的“应用科学”是其学科性质;作为独立学科的学批评学,应当是以本质论、标准论、方法论、写作论、发展论为基本范畴,以批评对象与批评观念、批评方法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核心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即关于学批评的一般原理、原则及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2.
文学批评形态研究,是运用形态学的观念与方法,对文学批评的系统结构及历史形态进行描述与分析。它的难点在于确立研究的理论基点及系统坐标。从韦勒克、艾布拉姆斯等关于文学批评坐标和系统结构的分析中,可以概括出四个基本的批评学理论范畴,即本体论、文本论、文体论、价值论,它们互相联系并以作品存在为轴心,构成文学批评形态学的元系统坐标。在进行具体的文学批评形态研究时,需要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转换,以“四论”中的某一个为基点和轴心,从而构建适用于研究对象的文学批评形态学研究坐标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学对象、体系与范式的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的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中,就研究对象而言有“现象论”、“关系论”、“问题论”、“规律论”;就学科体系而言有“逻辑起点论”、“问题系统论”、“范畴水平论”;就研究范式而言有“问题研究范式”、“基本研究范式”、“工作过程研究范式”和“技术学研究范式”。这些理论各有优长,也存在各自的局限。基于对上述观点的理性批判,可以认为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职业教育存在”,应建立基于“范畴”的学科体系,构建“要素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4.
“文学批评的知识化”主要指批评主体以概念、范畴和相关理论体系为主要工具,以文学认知为最高目的的批评趋向及其特征。“文学批评的艺术化”则强调以文艺创作的形式呈现人的生命体验与内在激情。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诗性传统经由现代学术的改造,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而理想的现代诗性批评范式,为作为美育的文学批评实践提供了具体可能性。重建文学批评的表达方式、批评指向及其有效性问题,在于通过反思文学批评的知识化维度,在新的操作平台上重建文学批评的艺术化之维,在此基础上发挥其作为美育的制度化保障及其“以美化人”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既成的艺学是以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的。艺术学则以一切艺术活动为研究对象。广义艺术学,包括艺术理论、艺术的发展史、艺术批评学。狭义艺术学特指艺术原理、它是从哲学层面对艺术是什么等元问题做根本性探讨,或说它是研究各门类艺术规律的基础性规律。元范畴是艺术原理学科体系的承重点,应产生于具体作品时空限定与艺术规律超时空限定的统一;历时态艺术演变和传承与共时态本质界定的统一;由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方法可以成为艺术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拒绝依傍、盲从,提倡独立、原创,理清艺术学与母学科、子学科的关系,才能建立科学、自立的艺术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文学批评在我国一直呈现着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占主导地位的格局。2004年,聂珍钊教授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提出有力地扭转了这一局面,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文学伦理学批评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但仍存在理论体系不够完善、研究对象单一等问题。文学伦理学批评在未来应该进一步完善其理论体系,不断拓展批评研究对象,勇于创新,开展文学伦理学批评和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论的范畴与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论范畴是教学论独特的思维形式,是教学论的理论要核与基石;建立起由学科的概念范畴构成的理论体系,不仅是学科发展之必须,也是学科成熟的主要标志;在分析教学论范畴和理论体系关系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论的基本范畴进行归类和梳理,提出并阐述了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范畴及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史书体是两汉文学批评重要的言说方式,其体制又可细分为史传体、史赞体和史志体三类。史传体批评主要是以“叙”为外在的语言呈现,寓“论”于“叙”中;史赞体批评则以“论”统摄.兼具抒情、叙事:史志类批评以目录方式结撰文学批评。开后世文集类批评文体之先河。  相似文献   

9.
略论文学批评中的想象模型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批评活动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因而能够成为思维科学的研究对象。专以文学批评思维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文学批评思维学,是一门正在建构中的新兴学科。它是文学批评方法学与思维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兼具文学学与思维科学的属性,而其研究对象为文学(批评),则最终决定它的本质是一门文艺新学科。文学批评思维学是研究文学批评活动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思维类型、思维过程和思维规律的科学。本文研究文学批评的两种思维方法—概念思维与模型思维,重点放在模型思维上。  相似文献   

10.
文学批评活动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因而能够成为思维科学的研究对象。专以文学批评思维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文学批评思维学,是一门正在建构中的新兴学科。它是文学批评方法学与思维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兼具文学与思维科学的属性,而其研究对象为文学(批评),则最终决定它的本质是一门文艺新学科。文学批评思维学是研究文学批评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思维类型、思维过程和思维规律的科学。在此,我们想以批评对象为圆心,研究文学批评的辐射思维与辐集思维。一思维科学从思维活动的特点上把辐射思维与辐集思维视为两种思维类型,我们从文学批  相似文献   

11.
“科技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成立,是以“科技本身存在伦理问题”为前提条件的,而“科技本身存在伦理问题”本身又是有问题的。它抹杀了伦理的阶级性质;过高估计了科学技术及其主体对人类历史同时也是实践史的作用和影响,从而间接否认了唯物主义的“历史合力论”。因此,我们只能说:“科学伦理学”,它是一门难以成“学”的“科学”!  相似文献   

12.
王世忠 《培训与研究》2006,23(9):113-117,120
当前,在我国学校管理学理论界关于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角度和特点”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中,存在着较大的认识上的偏误。究其原因,是研究者们缺乏对学校管理学“基本问题”的思考所致。学校管理学“基本问题”的特殊性,决定着学校管理学作为一门具体科学在对学校管理进行研究时的“研究角度”、“研究特点”、“研究对象”、“逻辑起点”以及它对学校管理的特定的“研究范式”。并且,学校管理学的“基本问题”还是确立学校管理学的范畴体系和建构其理论体系的“总根源”。  相似文献   

13.
逻辑起点论、问题论和范畴论这三种方法是当前学者构建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从其他学科中取得的经验以及理论阐述中表明,充分进行问题研究,创立以问题研究为基础的中层理论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前提条件。但目前的职业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建构尚未具备这两个条件。因此,我们应该暂时搁置职业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从问题研究和中层理论构建进行基础的搭建。  相似文献   

14.
对“学批评学”的学科定位问题进行探讨;关于学批评学学科定位的几种观点;辨析学理论、学批评、学批评学三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明确学批评学的学科定位;为“学批评学”进行“学科正名”。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学论学科发展:研究规范与生长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教学论研究规范包括五个基本构件,它们分别是教学论的学科定义和研究对象、教学论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结构框架,教学论学科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现代教学论的学科创始人、代表作、基本研究方向和基本问题以及教学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其研究规范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倡导、限制和排斥三者的辩证统一。现代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生长点包括元教学论研究、教学研究方法论的变革和教学实验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学术界一般只是以论诗的方式论词,词学研究没有自身独立的批评方式、理论范畴和理论体系。因此,今后词学研究的趋势和重点势必是;一、树立新的评词标准。应在批判扬弃历代词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关于词的更为科学的新定义、概念、艺术理想,构建有别于诗学理论的独立的词学理论体系。二、划分词的逻辑层次。即是把芜杂的词学遗产的感性形态升化为抽象的理论形态,揭示词体概念自身的自在自为的发展脉络。上述两点相反相成,交互为用。  相似文献   

17.
钟嵘提出“滋味”说,上承前人乐味论,下启司空图辨味论,对我国古代诗学批评中以味论诗的辨味批评的出现作角重大。钟嵘不仅对“滋味”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而且把其作为自己诗歌批评的标尺,在批评实践中予以贯彻。“滋味”是钟嵘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范畴,在现代批评的语境下,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声情”是汉语诗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的理论范畴,在汉语古典诗学的理论体系中,“声情”堪与另一重要基本范畴“意象”相提并论。“声情”论的理论价值具有现代性,它是我们分析汉语白话新诗及其理论不足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声情”论的理论价值具有国际性,它是我们分析、综融、整合西方现代诗学形式理论与意义理论的重要基点。“声情”论是汉语古代诗论研究新的增长点,是汉语诗学思想现代生成的又一重要原点。  相似文献   

19.
远程教育研究的学科评价与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学科指标体系对远程教育研究进行学科评价:梳理、分析其研究对象、方法、范畴、分支领域、发展模式、理论体系、增长点、发展空间以及形成过程中的进展和问题;描述了以下问题:对象、方法的独特性、本土化和学科新锐的不足、经验化倾向(混淆工作对象和研究对象、混淆经验范畴和理论范畴),整体发展不整齐、学科性质把握偏差、一般研究方法失误,基础研究不足,拓荒不够以及其他准学科现象。  相似文献   

20.
邯郸学就是关于邯郸研究的一门学问,是研究邯郸的一切表象、揭示邯郸内在发展规律、预测邯郸发展的一门科学。邯郸学的研究对象是邯郸,作为新学科,它需要建立概念、术语、范畴、体系,描述历史发展,论证学科体系,揭示学科规律,阐明学科的功能和应用等,最终建立邯郸学的理论体系,包括邯郸学体系的架构、研究的方法、基本理论、邯郸学与邯郸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提升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