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幼儿园随机选取4~6岁儿童260名,采用个别测查法考察其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结果发现:(1)4~6岁儿童的“交友”“言语沟通”“让步或脱离,中突”策略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且以“言语沟通”为首选策略;(2)策略的有效性在4~6岁儿童中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策略的适当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发起交往情境中,策略的有效性显著低于冲突解决情境。其适当性则显著高于冲突解决情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学生接纳他人水平与被人接纳水平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同伴等级评定法对小学二、四、六年级共762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二者间的相关系数为0.321;儿童的年级和性别对该相关程度存在显著影响(F(2,756)=21.524,,P=0.000;F(1,756)=14.521,P=0.000),二者交互作用也达到显著(F(2,756)=6.40,p〈0.01)。结论:小学儿童接纳同伴水平与被同伴接纳水平间存在弱相关,且该相关受到性别和年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以4~6年级357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考察他们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结果表明:(1)4~6年级小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整体水平及计划、监控、调节三个维度的年级差异显著,从四年级到五年级呈现快速下降趋势,而五年级与六年级间变化不显著;(2)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整体水平和计划、监控、调节三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在大连市三所小学选取574名小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共同养育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性维度对小学生人格情绪稳定性维度有负向预测作用;(2)父母共同养育对立冲突维度在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性维度与小学儿童人格情绪稳定性维度之间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贾红卫 《教师》2020,(10):10-11
同伴交往是小学生人际交往活动的重要内容,对其健康人格的培养、健康心理的发展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不当的同伴交往容易引发小学生之间的同伴交往冲突,阻碍同伴交往的顺利进行。研究小学生同伴交往冲突的有效解决方法已经成为当下小学德育与管理过程中的重大课题。文章从消除认知偏见、发展交往技巧、开展朋辈交往教育、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着手,研究解决小学生同伴交往冲突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以太原市桃南小学和北寒小学4~6年级的24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威廉姆斯创造性人格量表,分析小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女生优于男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但发展速度较缓慢;城市小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水平高于农村小学生;语文成绩与创造性人格及好奇心、想象力相关显著,数学成绩与创造性人格及好奇心、挑战性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沿海与内地的4—8年级学生进行研究,探讨两地儿童自尊发展与年级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沿海与内地儿童的自尊发展水平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随着年级的增长变化,沿海儿童的总体自尊及其部分维度的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且总体态势平稳,不存在波动现象;(3)随着年级的增长变化,内地儿童的总体自尊及其各维度的发展水平均显著提高,而且其自尊发展在七年级阶段有所波动,形成低谷期;(4)沿海地区儿童的总体自尊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内地儿童;(5)沿海地区儿童的能力自我意识显著低于内地儿童。  相似文献   

8.
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作为一种认知能力,对儿童的社会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冲突解决策略被看成个体社会化、自主活动和社会性整合水平的指标。个体在冲突过程中使用的策略实际上反映了其社会化水平及社会技能的高低。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和两种角度中的冲突解决策略的关系,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有效解决冲突的策略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研究得到以下结果:各个年级学生使用较多的冲突解决策略为问题解决、顺从和强制策略。社会观点采择的不同类型影响学生对问题解决的选择。总体上,情感观点采择和问题解决策略呈显著正相关。情感观点采择对问题解决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问卷法和同伴提名法对876名小学生的亲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接纳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亲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接纳与小学生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各变量的不同水平之间儿童孤独感存在显著差异;亲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接纳对儿童的孤独感有较大的预测作用,但在不同性别、年级水平上又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
同伴冲突解决策略是儿童重要的社会技能之一,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儿童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发展特点、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日益重视对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干预与训练。在对以往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发展特点研究的三个新特点、影响因素综合化趋势及其干预课程形成趋势进行了述评,并对儿童同伴冲突解决策略这一研究领域所呈现出的一些不足和有待深入之处进行了探讨。提出未来对儿童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教育问题应更多地考虑儿童自身的特点,并结合教育等后天因素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威廉斯创造倾向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安徽35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小学生的4种创造性人格的平均等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好奇心存在显著正相关;母亲拒绝否认好惩罚严厉都与想象力存在显著正相关;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与小学生的创造陛人格各维度及总分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结论: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小学生创造性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929名3-5年级的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小学中高年级社交退缩亚类型儿童的同伴关系特征.结果表明:(1)退缩儿童的同伴关系存在性别差异,退缩女孩的同伴关系发展状况优于退缩男孩;(2)安静退缩儿童的同伴关系发展状况在各种退缩类型儿童中发展最好,而活跃退缩儿童和混合退缩儿童同伴关系较差;(3)退缩儿童的友伴存在更多的退缩行为,更容易遭到同伴拒绝,但退缩儿童的友伴比退缩儿童受到同伴更多欢迎.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法研究了1791名不同年级、性别、学校类型中学生师生关系与友谊质量的特点,结合同伴特征和问题行为分析了学校氛围对中学生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探讨了中学生学校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1)中学生的师生关系总体上重点校好于非重点校,初一、高一好于高二,在亲密性和支持性维度上,年级与学校类型、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2)中学生的友谊质量总体上重点校好于非重点校,高一、初一略好于初二,女生好于男生,学校类型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3)重点校拥有不良同伴的学生和问题行为较多的学生比例均显著少于非重点校;(4)师生关系与友谊质量各维度可以预测中学生社会适应过程中的自我肯定、自我烦扰和社会疏离感。  相似文献   

14.
以重庆市440名流动儿童与192名城市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伴评定量表、师生关系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个体歧视知觉"流动儿童版问卷,考察了流动儿童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及歧视知觉的特点并考察了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与歧视知觉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同伴关系无论是在性别、学段还是两类不同儿童群体上的差异比较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师生关系上,女生好于男生,在正向师生关系上高于男生,负向师生关系上低于男生得分;歧视知觉方面,男生感受到的歧视高于女生。(2)同伴关系与歧视知觉呈负相关,师生冲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3)同伴关系、主观支持可以负向预测歧视知觉,师生冲突可正向预测歧视知觉。(4)社会支持在流动儿童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与歧视知觉间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的知觉问卷、行为问题及同伴侵害问卷为工具,以252名4~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完成对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的知觉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的知觉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2)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的知觉的维度与儿童行为问题、身体侵害相关,校标效度较好.(2)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的知觉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5 ~0.75之间.  相似文献   

16.
选取254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测验,考察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上的差异,结果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得分差异不显著;在创造性思维总分及流畅性、独创性维度上,被试类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对创造性思维总分而言,还存在着性别与年级的显著交互作用;在创造性人格的好奇性维度上,六年级儿童显著高于五年级儿童;留守儿童创造性人格对于其创造性思维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的挑战性、想象性、冒险性与创造性思维的相关较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对70名16、17岁高中生心理理论与其同伴接纳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高中生心理理论达到一定水平且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2)高中生心理理论与其同伴接纳类型之间存在显著相关;(3)不同同伴接纳类型的心理理论任务成绩不同。(4)性别和同伴接纳类型可以预测高中生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和《家庭环境量表》对某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随机发放,探索家庭环境与小学生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通过调研,结果发现:家庭环境一般特点分析中,小学生的家庭环境在不同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环境量表中独立性和控制性在年级上存在差异;人格特质一般特点分析中,内-外倾维度上,女生比男生分数高,五年级的学生有较高的掩饰性和社会成熟性;相关分析中,家庭环境中的文化性、组织性和矛盾性对小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小学生学习策略问卷》对山西省Y市两所小学的396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小学生学习策略水平随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且学习策略及其维度中的认知策略和动机策略均表现出显著的年级差异;(2)二年级到六年级女生学习策略水平均优于男生,但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3)小学生学习策略及各维度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即小学生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有较大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使用中学生社会关系网络问卷对548名初中生的调查发现,亲子关系(包括母子关系、父子关系)质量不同的被试,其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各维度(肯定与支持、亲密感、满意度、冲突与惩罚)平均分差异显著,表明被试亲子关系与其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在质量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相关系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显示,被试亲子关系各维度(肯定与支持、亲密感、满意度、冲突与惩罚)与师生关系相应维度的相关系数显著高于其与同伴关系相应维度的相关系数,表明亲子关系与师生关系联系的紧密程度显著高于其与同伴关系联系的紧密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