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俊玲 《山东教育》2004,(23):40-41
想像是人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幼儿的想像是任轻松、愉快、丰富的环境中发展的。要积极鼓励幼儿的想像活动,激发其想像的动机,为其想像活动提供机会和条件。另外,要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其多观察多欣赏,帮助其积累想像的素材.以丰富其头脑中的表象。  相似文献   

2.
于泳 《家长》2000,(10)
在迪尼斯乐园里有这样一句话:"想像比知识更重要。"是的,想像是人们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人们通过观察产生疑问,要想创造性地解决疑问,还要借助想像。所以,想像力是创造力的翅膀。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就要让孩子的思维在想像的天空中遨游。  相似文献   

3.
洪平 《家长》2000,(10)
在迪尼斯乐园里有这样一句话:"想像比知识更重要。"是的,想像是人们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人们通过观察产生疑问,要想创造性地解决疑问,还要借助想像。所以,想像力是创造力的翅膀。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就要让孩子的思维在想像的天空中遨游。  相似文献   

4.
帽子的启示     
张鉴 《家长》2000,(10)
在迪尼斯乐园里有这样一句话:“想像比知识更重要。“是的,想像是人们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人们通过观察产生疑问,要想创造性地解决疑问,还要借助想像。所以,想像力是创造力的翅膀。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就要让孩子的思维在想像的天空中遨游。  相似文献   

5.
在迪尼斯乐园里有这样一句话:"想像比知识更重要。"是的,想像是人们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人们通过观察产生疑问,要想创造性地解决疑问,还要借助想像。所以,想像力是创造力的翅膀。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就要让孩子的思维在想像的天空中遨游。  相似文献   

6.
在迪尼斯乐园里有这样一句话:"想像比知识更重要。"是的,想像是人们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人们通过观察产生疑问,要想创造性地解决疑问,还要借助想像。所以,想像力是创造力的翅膀。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就要让孩子的思维在想像的天空中遨游。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密切联系日常生活,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一、要丰富感知,多让学生"看"要在头脑中建立空间表象,教学中必须给学生  相似文献   

8.
一、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多种生活经验,丰富幼儿头脑中“内在图式”的积累所谓内在图式,是指以信息形式储存在头脑中的种种表象、概念,它是幼儿从事美术活动的原材料。如果幼儿要表现植树节活动,他的头脑中必须有人们进行栽树活动的有关表象的存在,否则就很难表现。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扩大其知识面。教师要经常带领幼儿接触田野、山水、公园、动物园、商店、街道、展览馆等幼儿可理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平时应为幼儿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不同风格的图书和影视节目,给他们讲解,引导他们观看;教师还须多与幼儿谈论他们的生活状况、家庭、小伙伴,让他们回忆生活中有趣的事,以丰富创作的题  相似文献   

9.
想像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组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幼儿期是想像日益丰富的时期,幼儿的想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习活动中有想像,游戏中有想像,艺术欣赏中有想像,积极的心理暗示也可引发幼儿的想像……当前幼儿想像力的发展有何特点?如何培养幼儿的想像力?为此,我们作了一次幼儿想像力的测试。  相似文献   

10.
刘宁立 《湖南教育》2004,(12):34-34
创新思维离不开想像,那种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想像为创新思维的开启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绘画作为一门艺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同样离不开洒脱自如、纵横驰骋的想像。儿童认识世界也正是凭着想像来进行的。教师在绘画教学中应意识到这一点,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儿童的想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1. 实地观察,丰富想像。由于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在绘画活动之前仔细的观察,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画面内容更丰富多彩。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善于观察。如命题画“大马路”之前,组织幼儿观看有关 录像或…  相似文献   

11.
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映象,人对这些映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就是想象。可见,想象是以丰富的表象为基础的。表象越丰富,其想象越开阔、深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头脑中就必须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多观察事物,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培养想象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王丽丽 《山东教育》2003,(27):60-60
想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基础。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抓住每一个机会,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并引导幼儿大胆想像,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1郾随机鼓励幼儿想像在日常活动中,家长可不失时机地利用进餐、散步、郊游等机会,随机地鼓励幼儿想像。如孩子吃一个圆圆的火烧时,可以问孩子:“这个火烧像什么?”还可以鼓励幼儿想像“咬一口、两口、三口后又像什么?”不但培养了孩子的想像力,而且还会增加进餐的趣味性,孩子不知不觉就会把饭吃完,省去了家长喂饭的麻烦。带孩子散步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天上的月亮像什么?云彩像什么?星星像什么?路灯下的…  相似文献   

13.
幼儿的想像较少地受到理性的束缚,大胆、自由、无拘无束,但是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有意认知和生活体验的积累较为贫乏,因而难以展开丰富、生动的想像。我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去观察和积累各种表象,并注意促进幼儿想像的丰富性、生动性。各种各样的圆在开展“各种各样的圆”这一系列活动时,我首先引导幼儿积累关于“圆”的多种表象。幼儿的生活环境中处处存在着“圆”:圆圆的硬币、圆圆的饼干……可在你没有有意识地引导时,孩子们不会特别关注,于是我组织了一个活动———“圆圆的世界”。我让孩子围坐成一个圆圈,听我讲述大千…  相似文献   

14.
阅读心理学告诉我们:阅读是生理视线与心理视线两条视线同时移动的过程,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要通过感知、判断、联想、想像来理解文本的内涵,从而一步步接近作者的旨趣。《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些都昭示着我们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一、想像的条件与类型想像,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要顺利地进行想像,首先,必须储备丰富的知识和表象。…  相似文献   

15.
想像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没有想像就没有艺术 ,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和发明。试想 ,历史上的哪一项创造发明离开过科学家、发明家丰富的想像?因此 ,我们认为美术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绘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应重视学生想像力的培养。一、丰富表象 ,鼓励学生多想想像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由此可见 ,表象是想像的基础。因此 ,美术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获得感性材料 ,积累丰富的表象。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因为培养学生观察力是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 ,所以 ,生活中教师应随时给学…  相似文献   

16.
创编故事往往采取的是理解体验——迁移经验——创造想像的学习方式,存在一些弊端:孩子的想像不丰富,思维不活跃,讲述很容易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中往往只是几个孩子举手发言,其他的孩子要么不愿意举手,要么学着别人发言等等。于是,如何在创编故事中激发每个孩子积极思维,丰富他们的想像,又如何通过这种富有挑战性的语言活动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成了我一直以来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在语言领域中要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教师经常要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幼儿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这一阶段,所以,幼儿的想象需要具有丰富的经验表象。幼儿在阅读图书时,首先要观察,然后依靠想象、逻辑思维进行加工,才能理解画面的意义。因此,平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生活,丰富其直接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阅读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却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条件。是幼儿求知的动力,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美术兴趣呢?下面是我在探讨中的点滴体会,愿与大家共享。 1.引导幼儿从美术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观察是进行美术活动的源泉,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在人的头脑中形成表象,为美术活动积累素材。小班初期的孩子,他们喜爱的是绘画的过程,对于画什么并不感兴趣,所以我并不急于教他们画什么,而是利用幼儿园内的自然条件经常带他们参观,引导他们观察花草树木的形状、色彩等,引发他们对周围事物观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来文集粹     
有利于创造想像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要发展幼儿的想像力,教师首先要做到给幼儿创设一个心理安全自由的环境。当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就不会害怕表现其丰富的想像力,进而进行创造。其次,还要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对于幼儿的想像要善于接纳,多给予鼓励、支持。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幼儿已经具有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创造性。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就要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努力形成一种自由的心理氛围,使幼儿能自由地思索、想像、选择和作出反应。”幼儿期是想像较为丰富的时期,孩子们的创造性无所不在。因此,教师应以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为契机,注意培养幼儿的想像力,使他们思维活跃、想像丰富、富有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