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湘西苗族武术的继承与发展进行探讨,为发展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确保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借用湘西苗族鼓舞的保护与开发策略并从中得到启迪:湘西苗族武术,作为一种少数民族传统武术,通过将它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和开发,挖掘苗族武术的历史名迹,提升文化品位,走旅游开发的“双赢”道路;联袂当地教育机构,纳入学校教育内容,以竞技表演形式展现湘西苗族武术的生存价值和社会功能,为更好的继承与发展湘西苗族武术提供舞台。  相似文献   

2.
通过从湘西苗族武术的主要活动形式与特征、湘西苗族武术文化保护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在“互联网+”环境下传承影响因素,探寻其在“互联网+”环境下融入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可行性,探索构建以“互联网+”平台为主体媒介的传承人体系和苗族武术跨产业融合策略,为湘西苗族武术文化的传播提速、扩容,扩展保护与发展的渠道,是现代信息社会下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有效出路与举措。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以及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博弈理论来指导文化遗产主管部门把重点放在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中,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担当起超过经济目标范围的社会义务和责任。研究结果认为:目前湘西苗族武术的利益结构和利益构成出现了调整与重组,利益相关者之间逐渐形成一种错综复杂的网络式横向利益格局。文章重点研究湘西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行为,并对各利益相关主体利益构成、实现途径及其利益协调机制探讨,以期促进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湘西地区苗族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以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发展与继承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认为:苗族武术在传承过程中存在劳动力转移造成人力资源断裂、武术价值的转换、传承人的报酬收益偏低及项目保护资金未落实到位等问题,运用博弈论对问题进行剖析,找出政府部门、传承人及社会力量之间的最优策略,使各博弈主体之间达到多赢格局,为了湘西州苗族武术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湘西苗族“赶秋节”的文化,功能及价值进行研究,认为:“赶秋节”丰富了苗族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促进苗族同胞、苗族与外族间的情感交流,活跃了当地经济,推动了全民健身计划在少数苗族地区的实施.传承和保护“赶秋节”活动,是促进湘西苗族地区经济、体育、文化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韩灿 《新体育》2022,(2):86-89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的方法旨在探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苗鼓”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湘西地区的人们对苗族鼓舞的了解不够深入,多数苗族中年和青少年对“湘西苗鼓”以及该项目文化的认知度极低,不利于“湘西苗鼓”的传承和发展。由于鼓文化发展单一的形式,而苗鼓作为湘西地区苗家文化的特色,开创苗鼓新时代鼓文化应推动苗族鼓舞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喜好相结合;开闯符合新时代的苗鼓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来苗寨游客的参与度;加大宣传力度和发展青年传承人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访谈法,走访湘西州体育局、湘西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等相关工作人员,对苗族鼓舞的主要传承人等进行调查研究,目的是激发人们对湘西苗族鼓舞更多关注和认同,让它的社会功能得充分发展,同时能够让湘西苗族鼓舞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迅猛的发展,让民众所知晓并在各地推广。  相似文献   

8.
湘西墟场体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对湘西墟场体育文化进行研究。结论:墟场体育是湘西苗族、土家族祖先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它与土家族和苗族的社会特征、经济生活、宗教仪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息息相关,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并具有自然性、表演性、节庆性、自发性与兼容性等特征。建议:构建墟场体育服务体系;就地原生性保护;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利用传统节庆日,打造墟场体育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9.
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历史过程比较和民族文献整理等方法,对湘西苗族鼓舞文化生态的环境、结构、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苗族传统鼓舞与现代鼓舞之间的文化生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苗族鼓舞的文化变迁过程,本质上是苗族鼓舞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影响苗族鼓舞文化生态变迁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力因素,其次是社会政治制度因素,最后是地理环境因素.民俗体育保护要完善现代体育价值理念,注重文化生态的活态保护,深化政府社会公共政策,保护和教育相结合,增强内源动力.  相似文献   

10.
熊静梅  张亮 《体育世界》2010,(10):67-6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苗族鼓舞历史发展、价值进行分析。对进入吉首大学公体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与探讨,认为代表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湘西苗族鼓舞应以一种成熟的姿态进入吉首大学公体课,让大学生们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峨眉地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进行了分析。峨眉地域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内涵,为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与视野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峨眉武术技术传承的特殊性与身体技术的文化传承方式,彰显了非物质文化要素的特点。峨眉地域武术的发展更多是一种文化层面的保护与发展,因此,在文化语境中去推动峨眉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到利益与实效有机结合,是今后峨眉地域武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与实施为传统武术的法律保护开辟了新路径,文章深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条文,结合传统武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现状,从传统武术的普查、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传播制度方面作了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对传统武术的发展难得的好机遇,要在现有保护的基础之上加大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合法合理高效地推进中华传统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武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传统武术文化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也随之消失。文章结合当前我国传统武术赛事的开展现状,分析传统武术赛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机结合的意义,并对如何通过传统武术赛事的开展,推动我国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以强化对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4.
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念.介绍传统武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缺少总体性、前瞻性、长远定位与规划;传统武术的传承主体缺位;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遴选不够严谨;传统武术动态传承方式不足;传统武术保护传承效果缺少评估、反馈机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传统武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武术文化发展存在的困境分析入手,认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的获得和中国武术博物馆的建立为当今武术文化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并提出武术遗产博物馆化保护的路径,探讨了中国武术博物馆在武术文化遗产保护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传统武术作为中国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巨大挑战。文章旨在通过对传统武术"扬弃"的探讨,来实现传统武术在当今社会更好的发展,提升传统武术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创造力与核心价值,更好地对传统武术进行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对传统武术保护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综合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对其传统武术的抢救和保护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形态特点决定传统武术保护的中心在其"传承","文化空间"特点决定了传统武术保护的基本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样性决定了立法保护传统武术的实施基础。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对策研究——以传统武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一些传统武术的文化特征正在逐渐消失,关注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保护意义重大.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认识出发,分析传统武术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传统武术应满足国民健身需求,拓展国外市发展,加强科研工作及继承传统武术技术、功法等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武当武术起源于部落间的军事战争,成长于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之中,特别是道家"清静无为"思想对武当武术的产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今,伴随着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我们却见证了一直引以为豪的传统文化瑰宝——中华传统武术群体正渐次走向边缘。本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梳理武当武术文化的保护思路,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质性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制约武当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提出:对武当武术的保护应建立在"存在是前提、传承是根本、发展是硬道理"的条件之上,建议:第一,武当武术的保护应该是基于传承概念下的保护;第二,武当武术的发展应该是基于保护、传承前提下的发展,要与时俱进,力求在保护中求传承、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得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同时也应注意到借助“申遗”东风得到切实发展的多集中在民众基础较好、有一定传承规模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上,而原本岌岌可危的弱势民族传统体育并没有摆脱濒危的生存困境。文章以河南省弱势武术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弱势武术文化的当代境遇,对弱势武术文化边缘化的原因进行研究得出:保护弱势武术文化的价值定位错误;弱势武术文化的生长环境El益恶化;弱势武术“文化空间”日趋萎缩;弱势武术文化群众基础薄弱,缺少传承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