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示语的英译是城市营造良好国际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重要方面,也是城市精神面貌和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笔者对江苏省徐州市的公示语进行初步调研,发现很多公示语存在错译、滥译等问题。本研究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从准确性、目的性和跨文化交际三方面出发,分析徐州市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重译这些公示语的策略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公示语是树立城市形象的首要“窗口”,也是城市可视化、情感化、国际化最直观的表达。目前,双语公示语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采用生态翻译策略并进行三维适应性转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当前公示语翻译的一些典型错误入手,分析了公示语在汉译英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比如拼写混乱、语法错误、中式英语、语意模糊;文化误解等问题,结合相关翻译理论,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改善与提高公示语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4.
刘利音 《职业圈》2007,(8X):195-196
文章从当前公示语翻译的一些典型错误入手,分析了公示语在汉译英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比如拼写混乱、语法错误、中式英语、语意模糊;文化误解等问题,结合相关翻译理论,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改善与提高公示语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5.
公共交通中的双语服务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通过对吉林省公共交通公示语汉英翻译发展现状分析发现,公示语翻译缺少完整统一的翻译标准,且存在翻译相关的诸多问题。为提升国际化形象,吉林省公共交通公示语汉英翻译还需高度重视其翻译效果、提高译者待遇及翻译者水平和素养、提升翻译质量、加强翻译标准的多渠道传播和多层级传播,以及建立健全翻译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控的一系列规范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苏地区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吴文化相关公示语在改善江苏当地公示语总体质量、语言价值赋能地方经济发展以及为其他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提供公示语改善经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江苏地区公示语在学术界尚存在吴文化专有名词直接音译或单一罗马化、文化负载词源语语义表达不明或阐释不足、深度挖掘和传播工作有待加强等公示语标准化问题,利用现代技术采集调研公示语翻译改进措施,政府有关部门协调改进工作,并做好吴文化公示语外译改进、成果转化和经验分享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交流的频繁,我国公共场所的中英双语公示语越来越多,公示语的翻译也更加重要,但公示语英译中有很多问题。以交际翻译理论为依据,根据公示语所属的呼唤类文本类型,分析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错误,探讨采用交际翻译来进行公示语的英译。指出在公示语英译时,译者应掌握公示语的独有特点,了解英汉文化差异,针对具体语境,优先选用或借鉴对应表达,运用交际翻译,符合语用规律,尽量使得译文让目的语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效果,使目的语读者完全理解公示语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白薇  卜长青 《文化学刊》2015,(2):97-100
作为公示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景区公示语在提供必要旅游信息、激发游客兴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阐述公示语的含义、分类及语言特点,分析辽宁省部分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的错误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将目的论引入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融合发展的今天,通过外宣翻译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树立大国形象、构筑中国政治话语权至关重要。该文基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运用案例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探究译者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过程中,如何采用不同翻译策略灵活处理中英句式结构差异、中国特色词汇表达和中文四字格结构等翻译难点,从而整合出最贴近目标语读者思维方式的高质量译文,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层面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实现源语环境和译语环境的动态平衡,达到译文最佳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英文公示语在为外国游客及来华工作人员提供指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能方便他们的在华生活。然而,不恰当的公示语英译可能会造成诸多不便。本研究以功能翻译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对陕西省几个著名旅游景点(兵马俑、大雁塔、法门寺、大唐芙蓉园等)公示语的英译研究,指出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以进一步提升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英译质量,推动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笔者针对"励请性"公示语英译的现状,对其在语用错误、文化错误、语言错误及文本类型错误四方面进行失误分析,并提出"励请性"公示语英译的常用结构,如Please+动词,名词+please,Please与Thank You组合等,旨在解决问题,提升城市公示语的英译质量,以规范的语言、融入的文化体现城市外宣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2.
韩丹 《文化学刊》2015,(4):202-203
近些年来,公示语翻译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也取得了累累硕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研究质量有待提高,重复研究现象较为严重。本文拟对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从文献的角度对公示语翻译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公示语的规范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翻译理论是在文学翻译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传统翻译理论框架下形成的翻译策略往往只注重词汇层面的翻译技巧,忽略了翻译背后的文化本质。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文化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本文从翻译的文化本质入手,以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依据,从功能对等的概念出发,提出翻译的对等实质,即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运用多种翻译策略,找出最为对应的功能对等模式,达到译文与原文的最佳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4.
纵观翻译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翻译不仅是语际间的语符转换,更重要的在于它通过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的相互阐释,成为丰富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正如中国汉晋乃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不仅传来了一种宗教思想,更重要的是从哲学思想、文学思潮、创作题材以及语言文体等方面给中华民族文化以  相似文献   

15.
否定类公示语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类表达否定意义的公示语。根据否定的内容,可分为信息告知型和行为禁止型。行为禁止型又可根据交际目进一步分为公德维护型、安全保障型和混合型。在翻译时,译者要顺应交际场合和译文阅读者的认知语境,才能让译文更加准确、贴切,易于受众接受。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文化现象。随着各国交往的日益密切,翻译时对委婉语中包含的文化因素的处理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本文以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中的委婉语及其英译本为例,探讨在翻译中如何使用直译、释义或加注、代换,以及意译等方法将原语文化传递给读者,以实现文化等值。  相似文献   

17.
两种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在交流过程中产生影响。只有系统地认识到在交流时存在的语用差异,才能使交际互动变得更为顺畅。本文即通过对比汉维"招呼语",就内容差异及词汇差异两方面论述维汉招呼语的文化差异,同时提出比较合适的翻译策略,旨在对双语教学研究工作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人类思维方式和认知世界的过程离不开隐喻翻译,修辞是隐喻翻译的取向。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隐喻理论出发分析隐喻蕴涵的文化信息,并以此确定相应的翻译策略,进而向目的语读者准确完整地传达原语文本信息。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四个自信",具体到翻译领域,"文化自信"则涉及到"译出法"或"译入法"的选择问题。"译出法"是以源语言为出发点,体现译出语的文化特色,不拘泥于译文所使用的语言系统而作的翻译;"译入法"则更多地呈现译入语的主体性,并以满足目标语受众的文化思维定势与审美习惯为导向。作为长期从事翻译专业工作并痴迷于翻译技术研究的工作人员,笔者曾纠结于外文表达与中国思想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诗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十分显著,它的优美吸引了国内外许多文学爱好者,但它的晦涩也同样让许多学者望而却步,尤其是非中文国家的学者。古诗所蕴含的文化和时代背景知识是诗歌学习中最大的障碍,若能将原诗背景信息介入诗歌翻译活动,通过译者向目的语读者介绍原诗的背景文化知识,让受众融入诗人创作的时间和空间,便可达到更加深入地了解原诗的目的。详细的背景文化介绍可以让目的语读者不再单纯地停留字面理解的层次,而是对整个诗歌进行较为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