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张纸     
一张纸,升则为天,落则为地。 一张纸撕碎了,在天为云,在地为菊。  相似文献   

2.
一题一议     
[题目1] 一架飞机自东向西飞,则飞机上的"一天"比地面上"一天"24小时长或短?  相似文献   

3.
遗忘规律表明:当学生第一次接受新的知识并完成当天作业后,对这一新知识的记忆可持续三至五天。如果在这一阶段中不给学生复习,则一部分学生的记忆开始模糊,若十天仍不进行复习,则大部分学生开始遗忘。反之,教师若能在第三天到第五天之间给学生进行一次巩固训练,则学生的记忆加强,且记忆的时间可运转七至十天。若在第七天到第九天之间教师能给学生一次练习,则记忆的时间就会更长。况且,学生对数学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需要有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重点知识只有不断、反复地学习,才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教材在安排上对某些知识的应用有一个“间隙…  相似文献   

4.
薛瑄“性天通”的思想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理学家、河东学派的领袖薛瑄临终留待,有两句名言:“七十六年无一事,此心始觉性天通”。这表达了他所达到的精神境界。“性天通”的思想渊源于孟子。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孟子以为性在于心而原于天,故尽心则知性,知性则知天。性即人性,天即天道,两者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5.
则天在哭泣,无数的泪滴汇成了一座千言万语也说不尽的丰碑——无字碑。有如水的灵动,则天还是聪明的,千秋功过留予世人评说; 有如山的沉稳,则天还是清醒的,时间会抚平一切。这是一篇让阅卷老师“眼睛一亮”的佳作。本来,写某个人物有水的灵动又有山的沉稳,是常见之作,写武则天似乎也难脱其窠臼。然而不,本文  相似文献   

6.
应用题中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依据。这种联系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有的明显、有的隐蔽。如果解题时将间接的、隐蔽的条件挖掘出来,则可使解题思路拓宽,使难题易解。例加工一批零件,4个师傅和3个徒弟正好一天完成。如果3个师傅和4个徒弟合作一天则完成全部任务的1718。问一个师傅或一个徒弟单独加工,各要几天完成?解法一假如把“4个师傅和3个徒弟一天完成”与“3个师傅和4个徒弟一天完成全部任务的1718”这两个条件合并在一起的话,则是7个师傅与7个徒弟一天完成总任务的1+1718=11…  相似文献   

7.
短则几天,长则几十天,吃遍各国美食,也是一种幸福生活啊!这次到加州,见到以为老朋友,她家养着一条大狗,有80磅重,宝贝得不行,平时自己带,两口子都要出差或是度假时,  相似文献   

8.
所谓"家常课"就是每一位普通教师周而复始天天面对的真实的原生态常规课,一学科少则一天一、两节,多则一天三、五节的课.  相似文献   

9.
技巧一:"今天"和"昨天"范围的判读 判读技巧:180°经线地方时为几时,则全球新的一天就占几小时.180°时间如果为T,那么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围为T/24,旧的一天范围为(24-T)/24.  相似文献   

10.
破窗户     
实验人员将两辆外型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门窗紧闭。打开的那辆车在三天之内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这时候,实验人员把这辆完好的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工夫,车  相似文献   

11.
陈之华 《上海教育》2012,(35):48-49
芬兰学生上课,通常没有固定的时间,今天早上八点的课,明天可能就是九点或十点才上课。不仅上课时间不一,连下课时间也不会每天相同。这样的系统,始于七岁,也就是小学一年级。大女儿六年级时,有一学期是每周两天八点、两天九点、一天十点的课;而下课时间则分别是一点、两点、三点。当时小学四年级的小女儿,则是四天八点的课,一天九点的;下课时间分别为十二点、一点和两点。她们每学期的上课时间多少会作些变动,  相似文献   

12.
武国芬 《辅导员》2010,(11):22-22
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一年有365天或者是366天,一年有12个月。可是每个月的天数都不一样,有的是大月31天,有的是小月30天,而2月更是特殊,有的时候是28天,有的时候则是29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3.
了解太阳和季节的关系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是哪一天在北半球,太阳最高、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是夏至,查一下这一天几点日出、几点日落。让孩子理解一天中太阳最高的是正午,阳光直射,此时影子最短;反这太阳低的时候,阳光斜射,影子则长。向孩子解释夏至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的,但不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  相似文献   

14.
评孙奇逢“天理中未尝无人欲”思想的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奇逢的天理人欲的道德论是辩证的 ,对立统一的。如果说由于诸多原因 ,主观反映客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别的话 ,那么作为主观一方的人欲因受诸多条件限制 ,也就不可能都绝对正确 ,但也不至于达到一定要消灭的程度。如果那样 ,也就没有什么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也就没有人定自可以能胜天。这区别于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绝对论。这样一来 ,他便给人们提出了一个究竟是应当循理为前提还是从欲为前提的重要问题。若或从欲 ,人则人矣 ;循理 ,人则天矣。人则天 ,是人之一于天矣 ,人之一于天 ,则是自觉以人而合天 ;人则人 ,是人之别于天矣 ,人之别于天 ,则是盲目以人而逆天。逆于天者 ,必然受到规律惩罚 ,一于天者 ,一定能战而胜之。这在理论上则给人们立世行大道于天下 ,提供了一个根本性的方法或原则 ,它可以使人一往直前而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题有一片牧场,草每天都在匀速地生长(即草每天增长量相等).如果放牧24头牛,则6天吃完牧草;如果放牧21头牛,则8天吃完牧草.设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是相等的.问: (1)如果放牧16头牛,几天可以吃完牧草? (2)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至多放牧几头牛?  相似文献   

16.
长期作文教学实践,逐渐使许多老师认同这样一个想法:大作文训练固然必要,但进行小作文或片段作文训练,似乎更具实效性。写一篇大作文得花费60分钟左右的时间,评改快则一两天,慢则三四天,等到讲评,学生对作文印象已淡,  相似文献   

17.
孔子创立了儒家之道,但是真正使儒家思想得到独尊的则是汉代大儒董仲舒。董仲舒怀着儒者所特有的强烈的忧患意识竭尽毕生所学重新诠释儒家思想,建立了一套天的哲学。在他的理论系统中“天”有3层涵义:自然之天、神灵之天和义理之天,而“天人感应”的思想则最终使儒学获得了统治者的支持,对西汉以及之后的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牛顿问题。 有一个牧场,如果养27头牛,6天能把草场的草吃尽;如果养23头牛,则9天能把草场的草吃尽。如果养21头牛,多少天能把草场的草吃尽?  相似文献   

19.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彊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署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相似文献   

20.
四川一位中学生的父亲,近日不断打电话来,向我述说儿子沉迷网吧的情景。那位15岁的初三男孩,终日在网吧打电脑游戏、和网友聊天,短则四五天,长则八九天不回家。父母找到儿子,拉都拉不回来;就算回到家里,儿子也是神情恍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