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李何林先生仙逝两周年前夕,在李先生执教二十四年的南开大学,于8月16日至18日召开了李何林先生学术思想讨论会。李先生的生前友好、来自四面八方李先生教诲过的莘莘学子共近二百人出席了会议,李先生的夫人年近八十的王振华教授也由北京专程到会。这次会议对李先生正直坦荡、光明磊落的学者品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先生是福建人,现代著名学者,著作等身,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林先生认为"生活的目的是真正的享受生活",他从不把写作当作生活的全部,  相似文献   

3.
一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被评论界誉为中国现当代最著名的四大传记之一。林先生与苏东坡可谓神交已久,对他景仰不已。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言中说:“民国二十五年我全家赴美时,身边除若干精选的排印细密的中文基本参考书之外,  相似文献   

4.
著名文艺评论家李何林先生离开我们五年多了。1994年1月31日,在北京举行了李何林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会。李何林先生是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八一”南昌起义的革命老前辈,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文艺批评家。  相似文献   

5.
“根深叶茂不老松”、“良材嘉卉慰先师”,这是著名国画家关山月、廖冰兄分别为林砺儒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而挥笔的贺画。这个讨论会分别在华南师范大学和林先生的家乡广东信宜县举行,第一天在华南师大举行学术报告会,第二、三天在信宜举行学术讨论会,并在信宜中学举行林砺儒先生塑像揭幕剪彩典礼。省  相似文献   

6.
<正>职工问:入职未签劳动合同一定不能认定劳动关系?林先生入职A公司从事财务兼统计工作,2005年10月至2013年7月9日,被派往B公司工作。期间,A公司为林先生补缴了其工作期间的社会保险。但工作期间,双方一直未签订劳动合同。其中,林先生的工资始终由A公司发放,林先生也始终遵守A公司的公司制度。前不久,林先生因故被辞退后,向A公司进行索赔。A公司认为:其与林先生不存在劳动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先生是福建人。现代著名学者,著作等身,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林先生认为“生活的目的是真正的享受生活”.他从不把写作当作生活的全部.家庭生活因为他的机智和幽默而显得异常温馨。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他同样是一个智者。  相似文献   

8.
笔拜读了林先生的《怎样认识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论》一^[1],深受启发。本试就林先生提出的一些问题略陈浅见以就教于林先生。  相似文献   

9.
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有一次去羊肉店吃饭,老板走过来对他说:“林先生,您还记得我吗?”林清玄仔细端详了老板半天,然后笑着摇了摇头。这时,羊肉店老板拿出一份20年前的报纸,递到林清玄面前,  相似文献   

10.
林祟德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多年来,我社荣幸出版了林先生自著及主编的《教育与发展》、《学习与发展》、《心理发展与促进》等多部学术专著系列丛书,他的著作在教育界具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和读者号召力,多部著作连续再版,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学术简讯     
学术简讯1996年1月24日上午,台湾中原大学林治平教授一行,应邀来我校作了。全人教育。专题学术报告.林先生在报告中,以“我是谁?人是什么?”提出问题,并就目前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引出“全人教育”的理论观点.对此,林先生从人与神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  相似文献   

12.
羞言藏书     
前不久,我随大陆儿童阅读参访团去台湾考察。我们一行九人自感都是书虫,每当聚在一起,常常少不了炫耀一番各自的藏书,但这回在林文宝先生家,真感到是“河伯”见到了海神”。林先生是台东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被誉为“台湾儿童文学的领跑者”。我跟林先生在大陆曾经有过两面之缘,因为听过我一节的儿童诗课,所以我常常羞愧地被林先生向他的研究生们介绍为“也是研究儿童诗的”。我甚至还曾经非常意外地收到一小纸箱他从海峡彼岸邮寄过来的台湾书籍,自然全都是关于诗歌的,有作品选,也有理论书;有他本人的著作,也有其他作者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拜读林增平教授的《近代湖湘文化试探》(《历史研究》1988年第4期),获益非浅.林先生所论湖湘文化在近代的勃兴,湘籍人士在中国的崭露,湖南在中国成为举足轻重的省份,皆为有理有力之论.特别是移民对湖南的作用一章,考据充分,论证完美,读之令人信服.从区域文化的角度出发,具体地研究该区域的政治乃至全国的政治,林先生的论文的意义也是重大而又深远的.但是,笔者对林先生的湖湘文化的实体、湖湘文化在维新至革命即戊戌至辛亥时期的作用诸论点,尚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不揣浅陋,在此提出,以就教于林先生及其他各位师友.  相似文献   

14.
正01我爸最爱和我讲的一个故事是关于他的同事林先生的,二十多年来,我听了不下上百次。四十多年前,林先生被分配到爸爸所在的企业成为一名工人。那是一家大型国企,稳定,待遇尚好。工人们和我父亲一样,上班时出苦力干活,休息或下班时聚在一起打扑克牌、下象棋,其乐融融。可以说,能分配到这里工作,大家都很知足。林先生却显得格格不入,大家都在打牌、下棋时林先生总是在休息室的角落看高数书、背英语单词。他这样的举动难免遭人嘲笑,可他依旧我行我素。  相似文献   

15.
林砺儒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课程思想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课程制定和教材编写,课程改革。就这两方面,林先生明确了制定课程和编写教材的工作性质,探究了如何进行课程编制和教材编写,以及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原因,提出了如何进行课程改革的思路等。探讨林砺儒先生的课程思想将对我们当今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如果用常见的对学术著作评价的来评价林先生的《红楼梦符号解读》(以下简称《解读》),说这部论著是“红学”研究的扛鼎之作,或曰这部论著站到了“红学”研究的前沿等显然是笼统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林先生的这部论著除了前边所述具有的学术价值外,更为重要的是:这是第一部用文学符号学研究《红楼梦》的学术新著.这就是说,“红学”这一领域虽然被人研究了二百来年了,但至今仍有未被开垦的“处土地”,林先生是一个拓荒者,他的《解读》是当之无愧的新开发.林先生以其深厚广博的中国文化功底从文学符号学这一视角,全方位地论析了《红楼梦》,通过对作品中那些蕴含丰富的文化符号及其编码的解读、阐释,为我们辟出一个到处是奇境胜景,满眼是灵山秀水的“红学”新境界.正如周汝昌先生所评:林先生把文学符号学首次运用到《红楼梦》的研究中,不仅成就卓越,同时创立了“一种中华文化学的新型态”——“红楼”符号学”.  相似文献   

17.
林砺儒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2009年是先生诞辰120周年。我们在一起座谈来纪念这个日子,是缅怀他的教育思想和他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贡献。林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攻读师范教育,回国以后就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北师大附中任教。他积极推动师范教育建设和中小学的学制改革,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先驱。他率先在附中试行中小学六三三学制,促进了我国1922年的新学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林甘泉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古代经济史学家和秦汉史学家。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历史组成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等。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7月17日下午笔者在本刊学术顾问宫长为先生的陪同下,就当前的国学热、马克思主义与国学以及治学方法等问题采访了林先生。林先生认为:"国学"这个概念的内涵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今天被炒得很热的"国学",其实也可以说就是传统文化。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是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是要搞民族主义;21世纪儒家文明引领世界文明潮流的说法不正确;研究和宣传传统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历史研究需要勤奋,要处理好专和博的关系,要学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林先生今年29岁,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8℃~39.2℃。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先后给予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但林先生仍有反复发热,还出现了心悸、乏力等症状。于是,转上级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发热、贫血、脾大原因,待查。  相似文献   

20.
林甘泉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古代经济史学家和秦汉史学家.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历史组成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等.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7月17日下午笔者在本刊学术顾问宫长为先生的陪同下,就当前的国学热、马克思主义与国学以及治学方法等问题采访了林先生.林先生认为:"国学"这个概念的内涵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今天被炒得很热的"国学",其实也可以说就是传统文化.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是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是要搞民族主义;21世纪儒家文明引领世界文明潮流的说法不正确;研究和宣传传统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历史研究需要勤奋,要处理好专和博的关系,要学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