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微博写作:迈向人性与正义——对"微博打拐"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春节期间,"微博打拐"成为了一起全民关注的公共事件.事件起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于建嵘教授所发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经社会名人和热心网友不断转发,形成强大的舆论传播力量,并吸引了各方媒体的跟进与关注.不仅有大量民众参与街拍,还有多个慈善基金会参与进来,以求建立数据库和培训志愿者,各地警方也接连出警调查核实,公安部以及许多地方公安机关都明确表态支持这样的民间行动,部分全国政协委员还表示准备在今年两会上就此提案.各种社会力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可小视的力量,微博促成政府与民间行为的合力,共同推进"打拐"行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雯琪 《新闻窗》2011,(3):64-65
2011年春节期间,一场声势浩大的"微博打拐"行动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广大博友中迅速传开。事件起于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教授所发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该微博经热心网友不断转发,形成强大的舆论传播力量,并吸引了传统媒体的跟进与关注。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教授所建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搅动着网络社会,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微博打拐行动。网友、明星、公安部门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种社会力量结合在一起,不遗余力地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网络空间存在越来越多的受众,他们自发成为消息源,发现并推动社着会热点问题,形成网络舆情影响着现实社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致力于呼吁网友关注周围的乞讨儿童,通过拍照记录现实,并通过微博进行广泛传播,以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使乞讨儿童得到妥善安置。该微博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并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文将通过"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讨论微博引发的公众参与存在的机遇与问题。  相似文献   

5.
网易发来很有创意的2011十大儿童权利事件备选资料,我的遴选结果是: 1.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为解救被拐儿童建微博:“如果您走在路边,看到有乞讨的儿童,请您拿出手机拍张照片上传到微博,让更多的人看到,或许他们就是被拐儿童,或许他们的父母正在天涯海角急切地寻找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陈镜荣 《大观周刊》2012,(45):155-155
基于2011年初“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活动,因为初步建立起的“微博打拐”微博平台已在逐渐失去其吸引力,本片文章主要分析其继续存在的必要性的原因和意义,并提出6条改善现状的措施,从而力争将此项公益事业推向第二个高潮。  相似文献   

7.
《新闻天地》2011,(8):11-12
当联合国开始在新浪微博含蓄地向中国催款,当美国驻华新大使来华前先对中国的微博产生兴趣,我们有必要在2011年刚刚过半的时候,回头看看这些日子微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好人好事微博打拐这恐怕是微博在2011年的第一声呐喊,也是迄今最有力的微博行动之一。从春节前开始.著名学者于建嵘开设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倡议网友拍城市街头的年轻乞讨者.解救其中的被拐儿童。  相似文献   

8.
在当下的中国互联网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一场保护乞讨儿童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2011年初,于建嵘教授在新浪微博发起该活动,而这场活动的参与者,则是上亿微博的拥趸.这其中,有一个叫邓飞的记者特别突出.  相似文献   

9.
罗露 《今传媒》2011,(4):44-45
新浪微博推出仅一年多的时间,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博获得信息,微博成为新闻传播的新方式。"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已成为一次社会性的新闻事件,微博的角色正在转变。  相似文献   

10.
李静 《新闻世界》2011,(4):176-177
岁末年初出现的解救流浪乞讨儿童风潮,在社会群体中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有关情况。除了传统媒体的广泛报道外,网络媒体特别是新技术下产生的微博在流浪乞讨儿童的救助互动中发挥了强大的媒介效应。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中流浪乞讨儿童这一群体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傅洋 《传媒》2011,(7):64-65
"唐骏学历门事件"、"宜黄强拆事件"、"网络打拐解救儿童"……不数不知道,近一年内很多热门新闻事件最先是由微博爆出的。面对微博这种新的传播方式的兴起,有人表示,传统媒体已经大限将至。其实,早在互联网、博客风头正劲之时,也有人提出这种论断,而事实却证明不同传播媒介其实并不相悖,只是运用不同传播方式吸引不同的受众。同样,微博对于纸媒来说并不是"狼"来了。应用微博寻找发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这一公共事件的微博传播为例,对公共事务及公益营销的微博传播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其特征、优势以及弊端,并对我国公共事务的微博传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今年2月,由微博打拐引发的红河县垤玛乡"行乞事件",把云南省红河县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对此,红河县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不仅赢得了媒体的理解和支持,而且有效引导了舆论.  相似文献   

14.
刘荔 《新闻世界》2011,(8):120-121
作为网络传播最新和最具发展前景的形式,微博通过发现与分享这两个基本的传播态势,以其自身开放的交流平台、多元化的思想观点和推动公民社会建立的潜质,对公共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甚至推动了公共事件的发展。本文以"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这一事件为例,探讨网络舆论对公共事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于建嵘,中国社科院教授,被誉为最贴近高层的国家智囊,最接近底层的国策专家。在最近轰动全国的"钱云会死亡案""微博救助乞讨儿童事件"中,又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人  相似文献   

16.
朱妍 《今传媒》2011,(4):101-102
2011年春节,微博"打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关键词之一,在微博客上再次激起滔滔民意。这是全民上下的一次通力合作,是网民主体意识的觉醒,也是微博客独有特性与强大影响力的再次展现。本文拟通过分析微博"打拐"事件,从中得出微博客的社会影响力,由"小微博"窥探"大社会"。  相似文献   

17.
集体行动指"社会中的许多个体为了共同的集体目标而参加的行动",①是"有许多个体参加、具有很大自发性的体制外政治运动",②它被视为一种理性抉择的后果.信息时代,传统的集体行动逐步与互联网结合,形成了以网络为媒介的集体行动."微博打拐"行动即可归为此类.  相似文献   

18.
吴玥 《青年记者》2012,(20):83-84
微博群体性事件作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和"免费午餐"等公益活动进入公众的视野.2011年秋冬之交,以北京为代表的我国华北地区出现了持续多日的雾霾天气.10月30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了首个大雾黄色预警信号.截至11月2日,新浪微博上发起的"求雾散求阳光"话题,吸引了96.8万条微博参与.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在新浪上开设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旨在以微博为平台借助网友的力量,帮助很多丢失孩子的父母找回被拐的儿童。据于教授介绍,事情源于1月17日,一位福建泉州的母亲写信向他求助,希望他能够帮助其寻找被拐走的儿子杨伟鑫。  相似文献   

20.
当前,微博平台越来越呈现出影响舆论甚至制造舆论焦点的力量。在2011年初的微博打拐事件中,微博在引发事件、信息传播扩散、聚集多方力量、整合政府与民间行为等方面释放出惊人能量。驱动微博打拐事件的能量是什么?如何对微博能量因势利导?本文将以微博打拐为例来解构公共事件中的微博能量聚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