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债务重组定义的不同新会计准则中债务重组的定义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旧准则定义为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企业因竞争激烈常出现财务困难而无力偿债。基于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债权方企业改"对债务人采取立即的求偿措施"为"实施债务重组",使双方损失最小化,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并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目标。但现行债务重组准则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可以通过"规范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分期确认债务人的债务重组收益、改进债权人债务重组损失的处理方法"等变革措施以进一步完善债务重组准则。  相似文献   

3.
2001年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做了一系列修订。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在定义、范围、债务重组方式、债权代债务人的会计处理方法等方面,都与原准则有很多不同之处,对于债务人的债务重组差额,新准则不再允许确认债务重组收益,而是直接计入资本公积,从而避免了非经营性收益对企业利润的歪曲。  相似文献   

4.
债务重组让步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步是债务重组日,债权人在原债权重组后的可实现价值大于原债权的变现价值的情况下,由于债权人选择债务重组方式实现债权所造成的可实现价值低于原债权应收价值的差额.科学界定让步内涵,有利于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债权人寻求债务重组的动机,正确选择债务重组方式,真实反映债权人与债务人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5.
债务重整是指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以致无法按原约定条件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基于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考虑,同意给予债务人在正常情况下所不愿给予的让步。其目标是尽可能收回全部债权,而不是债务人破产清算。如果债权人一味促使其债权尽早收回,而采取强制措施导致债务人...  相似文献   

6.
债务重整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让步。既帮助其渡过困难,同时也可减少自身损失。债务重整会给企业财务造成重大影响,必须做出恰当的会计处理。债务重整的事项有两大类:一类是债务人用非现金资产或发行权益性证券给债权人,全部或部分清偿某项或某几项债务;另一类是更改负债条件。在两类债务重整事项下,债务人、债权人、必须根据重整后债务金额与帐面金额的不同做出相应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7.
债务重组准则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阐述债务重组准则的制订,即企业资金紧缺,难以按期偿还债务时,债务人和债权人达成协议进行债务重组,并根据往来双方的实际状况而采取的一种具体财务管理措施,它会使持续经营务件下的债务重组对债务人和债权人的财务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浅谈债务重组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务重组对债务人影响主要表现在负债减少、收益增加、减轻未来债务人的财务负担、导致所有权益结构发生变化、盘活闲置资产;对债权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导致债权人资产减少、减轻债权人的经济负担、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加速资金周转、避免坏帐消除潜在因素、改变资产性质。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与原债务重组准则的区别及认识,认为新修订的债务准则对于各种债务免除事项或交易的会计处理具有一致性;强调不能因债务减免而确认效益。但如果是特殊情况,债务人可以确认为收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在基本含义、债务重组方式、及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会计处理等方面的变化分析,探讨了新准则下的债务重组的有利影响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两方面角度,分析了债务重组形成的正财务效应和负财务效应,为企业合理利用债务重组手段,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财务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两重性,一方面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出现财务困难。债权、债务双方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达成和解协议,进行债务重组。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可行性的一般标准:继续经营价值大于破产清算价值;是否可行的关键是看债权人能否同意。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可行性判断的一般标准:债权重组价值大于债权清偿价值。两个利益对立统一的双方,就债务重组的先决条件、可行性、重组方式的选择进行剖析与策划,求同存异,诚实信用,研究重组成功策略。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正式公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的会计准则第12号对债务重组准则再次进行了修改。财政部1998年制定了债务重组的会计准则,在2001年对其做了修订,将计量基础由公允价值修改为账面价值,将债务人从债务重组中获得的收益由计入当期损益改为计入资本公积,不影响当期损益。然而,2006年出台的新会计准则又对债务重组进行了修改,计量基础又从账面价值修改为公允价值,新准则规定债务重组利得,应计入当期损益,与1998年的债务重组准则相比,新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次“回归”。作者主要就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简称旧准则)同2006企业会计准则(简称新准则)中关于债务重组准则进行比较,并对债务重组准则的实施过程中对企业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债务重组分为持续经营务件下的债务重组和非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所谈的债务重组是指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自2001年1月1日财政部颁布并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后,在推行过程中在债务重组的定义、重组方式、债权人、债务人的账务处理等方面存在一些模糊的问题,就此笔者谈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新债务重组准则的突破与不足之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第12号——债务重组",对比其2002年版的内容,崭新的突破之处在于:以各种方式进行的债务重组,债务人和债权人都能按公允价值计量和确认其重组损益。新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债权人不计算重组损失的旧规定,避免了将债权重组损失隐藏到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资本的入账价值中所出现的漏洞,为可能的经济犯罪封堵了方便之门。新准则也有不足之处,如广义性的"债务重组"用词不准确,应当正名为"债的重组"。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经营中,企业可能出现许多暂时性或严重的财务困难,致使资金周转不灵,难以按期偿还债务,债务重组可以通过减免债务、以非货币性资产清偿债务或者债务转为股本等多种方式使债务人减轻负担,渡过难关.本文通过对三种债务重组方式的深入了解,具体分析了其给债权债务双方带来的财务上的利弊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出台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相对于旧会计准则、实务或规定,有非常大的差异,尤其是新准则的实施可能极大的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在当今股市一致看好的情况下,股民大批进入,本文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会计项目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希望能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1“债务重组”准则规定1.1债务人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债务重组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例如,应付债务金额为100万元,豁免20万元,用现金归还80万元,则债务人将取得债务重组利得20万元,增加当期利润20万元。1.2与此规定相类似,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当债务转为资本时,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  相似文献   

18.
一、债务重组的原因及含义 企业经营的好坏,一方面受市场、银行、利率、经济、政治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自身经营管理方式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应能够随外部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身经营方式,善于管理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由于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可能会出现一些暂时性的困难。致使资金周转不灵,难以按期偿还债务。在此情况下,作为债务人,一方面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要求企业破产以清偿债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协商使债权人做某些让步,使债务人减轻负担,度过难关。债务重组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从而产生了。  相似文献   

19.
2.诉讼时效届满后的法律后果是: 债务人可以不履行债务。在诉讼时效的有效期限内,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债权人上诉法院后,法院将依法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但在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人就可以不履行债务,也不必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债务人因不必履行债务而获得的利益,法院  相似文献   

20.
债务重组在当前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对于改善我国企业不合理的资金结构,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了规范企业的债务重组会计核算,财政部曾于1998年6月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后又于2001年1月对其作了较大的修订(以下称为旧准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化,考虑到各方面利益及诸多因素后,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来代替旧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