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研究女子赛艇运动员赛前强化训练中某些激素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双、多人艇不同桨位运动员的训练强度。结果显示,大负荷训练使运动员的T、C和GH逐步发生变化,但变化的时间和方向不同。提示,T、C及GH是赛艇运动员机能评定的有效指标。双、多人艇不同桨位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强度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随训练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长时间的双、多人艇训练会对领桨手的耐力及跟桨手的速度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第32届夏季奥运会男子赛艇公开级双人双桨奖牌获得者张亮/刘治宇组合(以下简称“张/刘组合”)拉桨动作的关键技术特征,为我国男子赛艇项目技术再突破提出建议。方法:采用Powerline赛艇实船生物力学测试系统对张/刘组合备战第32届夏季奥运会周期中的10次模拟测试赛的拉桨动作进行跟踪采集及数据分析。结果:1)张/刘组合整体的左、右桨拉桨功率无显著差异,左、右桨拉桨时间、拉桨节奏、入水打滑、出水打滑、入水角和桨幅存在显著差异;2)领桨手张亮的桨幅、有效桨幅、出水角、拉桨时间及拉桨节奏显著大于跟桨手刘治宇,入水角显著小于跟桨手刘治宇;3)桨幅、有效桨幅、入水角、拉桨时间、拉桨节奏及回桨时间与拉桨功率呈高度相关性,其中拉桨时间与入水角呈显著负相关。结论:1)张/刘组合整体的左桨拉桨动作幅度和速度大于右桨,左、右桨拉桨动作幅度和速度存在不一致现象,与国外优秀多人艇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张/刘组合拉桨入水打滑幅度超出合理范围(<6°),影响有效拉桨幅度并降低拉桨功率;3)领桨手张亮拉桨幅度较大,跟桨手刘治宇拉桨节奏较快,跟桨手应适当加大有效桨幅;4)拉桨时间和入水角是影响拉桨功率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国家队和赛艇优势省队运动员为测试对象,总结分析我国精英女子赛艇运动员的划桨技术特点。方法:27名运动员参与本研究,利用"BioRow Tel"系统测试五种桨频(20、24、28、32、36桨/分)下的划桨技术,测试参数包括划桨节奏、桨叶轨迹、桨力特征等。结果:拉桨时间百分比随桨频的提高显著提高;入水角、出水角和划幅在中低桨频下非常稳定,但在接近比赛桨频时显著下降;抓水打滑和出水打滑均随桨频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与桨力相关的参数对桨频的变化相对不敏感。结论:我国运动员较为注重桨叶入水和拉桨前段,表现出的技术较好,而在拉桨后段特别是桨叶出水阶段暴露出的问题比较大;临近比赛桨频时的技术同中低桨频时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下降。训练中要解决好拉桨后段和桨叶出水的问题,并注重提高运动员在比赛桨频时的划桨技术。  相似文献   

4.
国际大赛中男女皮艇运动员划桨节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现场摄影法,比较世界杯赛中男女皮艇运动员的桨频和划桨节奏。结果显示:男桨手左右两侧的桨频比较和女桨手左右两侧的桨频比较均无差异;大赛中实际应用时两侧计算桨频无差异。动作节奏上.男桨手左右两侧和女桨手右侧无差异;只有女桨手左侧与前三者有差异,可能是女子两侧专项素质发展及技术完善的同步性不如男子。男桨手提高桨频可能靠减少回桨时间而女桨手靠减少拉桨时间获得;高桨频时男桨手容易保持水中效果而女桨手容易丢失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体感”是运动员长期训练与比赛形成的专项心理能力,是保障运动员发挥最佳竞技状态的基础。赛艇运动要求运动员在划行过程中对 人、艇、桨、水具有良好的协调和控制能力。在赛艇日常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多使用“人艇合一”的感觉来描述对自身状态、动作技术和艇、桨的良 好控制与清晰的认知,并对其自身竞技水平的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赛艇运动员“人—艇—桨一体感”的结构特点,运用扎根理论,对 来自湖北和广东省赛艇运动队的24名赛艇运动员与6名教练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对访谈结果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得出 赛艇运动员“人—艇—桨一体感”的结构包括:感知控制艇身能力(艇速感、艇平衡感、艇噪音感、艇滑座感、艇吃水感)、感知控制桨能力(桨出入水 感、桨力感、桨频节奏感、桨叶位置感)、感知掌控对手能力(对手位置感、对手体力感、对手节奏感、对手战术感)和感知掌控队友能力(队友节奏感、 队友协同感、队友战术感、队友体力感)4个大范畴和17个小范畴,并且它们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反映赛艇运动员对自身技术动作控制 状态的感知能力,为赛艇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提供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二维摄像解析法、相关性分析,探索了世界优秀赛艇双人单桨运动员划桨技术的特征.研究结论有:1)揭示了世界优秀M2-、W2-运动员一桨中艇速、时间、位移分配及其性别差异情况.2)一桨艇速较高的M2-运动员倾向于艇速变化幅度小,拉桨后段至推桨前段艇速增长率较高;推桨前段时间比重较大,推桨后段时间比重较小;拉桨后段位移比重较大.3)一桨艇速较高的W2-运动员倾向于在拉桨后段至推桨前段艇速增长率较高;拉桨后段时间比重较大,拉桨前段时间比重较小;拉桨后段位移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7.
以艇速作为标准,采用系统分类与判别分析方法将赛艇各单项进行分层,对各层次中世界优秀运动员桨频与划距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并且探索了其对艇速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各层次单项群内优秀运动员桨频与划距均存在高度负相关;桨频每分钟增加1桨,划距(按艇速层次从下到上)分别减少0.160 m、0.217 m、0.189 m、0.154 m和0.265 m;反之亦然.在各层次单项群中艇速随着桨频变化成倒"U"形变化,在自变量范围内各层次单项群间艇速的变化存在差异.研究认为,各层次单项群的优秀运动员中桨频与划距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这两个变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能够提高艇速,并且存在最佳值,使艇速达到最大.建议应用不同层次单项群桨频与划距、桨频与艇速的回归方程诊断优秀赛艇运动员划桨技术,利用理想的桨频与划距搭配改进划桨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8.
运用测试、数理统计等方法,完成了对我国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13名)3种不同桨频(20桨/min,26桨/min和34桨/min)下的技术动作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并与国外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1)国内外赛艇运动员不同桨频下的划距和相对划距曲线变化特征相似,在同一桨频下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数值上优于国内运动员;2)国内外运动员的力值变化并不一致,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最大下肢力量并不一定随着桨频的增加而增加,而国内运动员呈递增特征,且在不同的桨频下,两者的最大桨柄拉力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国内外运动员之间的划船轨迹重复性相对稳定(RP值范围0.038~0.057),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存在,但国内运动员随着桨频的增加重复性系数有增大趋势,且表现出一定的技术不稳定性。结论:建议我国运动员在划距与桨频的搭配中,应注重划距的获得,同时,加强不同桨频下的技术稳定性和改进躯干的后仰角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二维摄像解析优秀男子划艇运动员500m划过程中桨频、单桨桨力以及桨幅等动力学指标,研究运动员全程划技术特点和体能特点,研究结果表明:500m划过程中,桨频、单桨桨力以及艇速的变化基本一致,表现出起航时高桨频,中途由高桨幅代替桨频维持艇速,而在冲刺阶段是以高桨频和高桨幅维持冲刺效果的特征。但是运动员在途中划阶段,由于耐酸能力的下降,导致抓水不牢、晃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赖寒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1):65-67,71
利用奥地利WEBA Spon公司的Rower Expert Light赛艇实船测试系统对4名女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进行单人双桨实船划桨测试.分析发现:随着桨频的增加,拉桨与推桨更加迅速,但推桨速度增加得更快.桨频的增加会使得拉桨速度加快但并没有伴随着拉力的显著增加,而拉力的大小对于艇速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在相同桨频下,较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定点定焦和跟踪拍摄,对参加2007"好运北京"测试赛的中外优秀运动员进行拍摄.运用SIMI软件进行分析,对我国运动员的在体力分配,桨频、划距上与国外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桨出水瞬时速度存在一定差异,我国运动员在桨出水瞬间速度达到最小值,并且比冠亚军低很多,回桨阶段时间比例过大,导致艇速速度差比较大.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In rowing, power is inevitably lost as kinetic energy is imparted to the water during push-off with the blades. Power loss is estimated from reconstructed blade kinetics and kinematics. Traditionally, it is assumed that the oar is completely rigid and that force acts strictly perpendicular to the blad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how reconstructed blade kinematics, kinetics, and average power loss are affected by these assumptions. A calibration experiment with instrumented oars and oarlocks was performed to establish relations between measured signals and oar deformation and blade force. Next, an on-water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with a single female world-class rower rowing at constant racing pace in an instrumented scull. Blade kinematics, kinetics, and power loss under different assumptions (rigid versus deformable oars; absence or presence of a blade force component parallel to the oar) were reconstructed. Estimated power losses at the blades are 18% higher when parallel blade force is incorporated. Incorporating oar deformation affects reconstructed blade kinematics and instantaneous power loss, but has no effect on estimation of power losses at the blades. Assumptions on oar deformation and blade force direction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reconstructed blade kinetics and kinematics. Neglecting parallel blade forces leads to a substantial underestimation of power losses at the blades.  相似文献   

13.
阐述低桨频训练的理论依据,列举广东赛艇队通过低桨频训练产生良好效果的实例,提出低桨频训练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湖北省女子赛艇队8名运动员进行了测功仪2km测试,分析了她们在体能水平、技术动作、耐力水平、桨频控制能力等方面的现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下一步训练方向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find a more optimal blade design for rowing performance than the Big Blade, which has been shown to be less than optimal for propulsion. As well as the Big Blade, a flat Big Blade, a flat rectangular blade, and a rectangular blade with the same curvature and projected area as the Big Blade were tested in a water flume to determine their flui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t the full range of angles at which the oar blade might present itself to the water. Similariti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flat Big Blade and rectangular blades. However, the curved rectangular blade generated significantly more lift in the angle range 0 – 90° than the curved Big Blade, although it was similar between 90 and 180°. This difference was attributed to the shap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edges of the blade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fluid flow around the blade. Although the influence of oar blade design on boat speed was not investigated here, the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fluid force coefficients for the curved rectangular blade suggest that this new oar blade design could elicit a practical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rowing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6.
单人皮划艇500 m竞速结构与竞赛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测试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桨频曲线转折点的皮划艇500 m比赛竞速结构划分方法;根据全程桨频和船速的变化特点,对每个阶段重新命名,更准确地反映了皮划艇500 m竞速规律;冲刺阶段桨频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船速的提高,船速是否增长取决于平均桨力,它才是船速的最终决定因素;对世界大赛中分段成绩的进行对比分析;以我国划艇运动员杨文军参加世界大赛成绩为例,说明了竞赛策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赛艇回桨技术的分析与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赛艇回桨过程的力学分析和大量的测试,分析研究我国女子双桨运动员普遍存在的一些错误的技术动作,提出了改进这些错误技术动作的训练方法。经过对回桨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对提高我国赛艇运动员的成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队9名国际健将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最大摄氧量、心率、乳酸、卧推与卧拉的最大力量(1RM)及力量耐力(40% 1RM,120 s)、静水300 m直线速度、静水8 km长划等指标进行测试,采用SPSS25.0对测试结果进行描述统计,并与世界优秀选手相关体能指标进行比较,诊断我国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体能问题,并提出相应训练对策。结果表明,我国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有氧能力、专项力量、基础速度与专项速度不同程度落后于国际优秀选手。为提升我国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体能水平,建议采用水上与陆上相结合的有氧训练方法发展运动员有氧能力,提高全年有氧训练比例,科学安排有氧训练的负荷量与强度;采用陆上基础力量训练发展运动员上肢爆发力、力量耐力与躯干稳定性力量,采用水上专项力量训练发展运动员划桨的峰值桨力与功率;既要重视运动员静水划船的基础速度,也要强化其高强度、高速度的激流专项竞速能力。  相似文献   

19.
阐述中美两国赛艇训练体教结合的现状,比较两种不同机制下运动员的选拔、训练、生活及文化课安排,指出我国赛艇运动员学习体制上的不足,提出进一步改革我国赛艇运动员学训管理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