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李艳 《阅读》2012,(5):2
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努力探索"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创新幸福教育,成就师生幸福"为发展目标。学校大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少年军校、江苏省科技教育基地、江苏省科技教育五星级先进集体、南京市德育先进学  相似文献   

2.
李艳 《阅读》2012,(5X):2-2
<正>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努力探索"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创新幸福教育,成就师生幸福"为发展目标。学校大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少年军校、江苏省科技教育基地、江苏省科技教育五星级先进集体、南京市德育先进学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盐城市大冈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办学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蓬勃发展。该校现有44个班级,2500多名学生。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强化"为学生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办学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先后获得盐城市模范学校、盐城市首批小学特色学校、盐城市首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示范校、省首批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传统教育中"非生命化"教育进行深入反思,通过对学校德育本真的探讨以及师生德育交流模式的深究,提出学校德育中导入情景体验模式教育法的构想,并将此种德育模式延伸至个体在学校的所有活动。使教育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中体验生命、与生命共存共融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报告从师专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其表现和原因、学校已采取的措施、学生对生命教育的期待等三个方面总结调查结果,探讨了师专生对生命教育的解程度、师专生违背"生命意义"行为的表现及原因、高师专科学校生命教育的现状、师专生对生命教育的要求等一系列问题,并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6.
教育科研是引领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抓好课题研究是凸显学校特色的有效方式。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第二实验小学以生命化教育理论为支撑,深刻领悟生命化教育理论的内涵,旨在通过课题研究,关注师生生命成长和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创建润泽生命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育智学校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22平方米,有康复室、家政室、洗衣房、资源教室等功能室27间,学校现有教学班9个,教师20人。学校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残疾儿童的生存与发展”为办学宗旨,针对智障学生,学校确立了“以培养在社会中有尊严的活着的人”为教育目标。根据学生思维特点,创设场景,以活动和游戏教学为主,培养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关心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快乐成为我校办学特色。我们从三个方面实施我校特色:愉悦的环境、快乐的学习、个性的发展。一、愉悦的环境走进我们的校园…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将是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的世纪。适应新世纪的教育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学校?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区内外几所先进学校进行了考察。这些先进学校的办学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与思索。一、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决定着办学方向、办学目标,更决定着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等。区内外先进学校办学经验最重要的一条是他们都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广州市第十六中努力把学校办成“队伍强、质量高、校风好、环境美、有特色的现代化的新型学校”。提出以“全面打好基础,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创造人才,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9.
池州学院2010年提出的"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新校训,是池州学院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和文化精神的集中表述,是学校勉励师生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格言。"以孔子为师"表现了学校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子儒家教育思想中汲取智慧,做到古为今用,孔子的教育纲领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池州学院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也强调以"道"(人生理想)为目标,以"德"(德性教化)为根据,以"仁"(关爱奉献)为依靠,以"艺"(文化专业学习)为内容。"以行知为友"就是积极从陶行知先生求真、求实、求新、求活的教育思想中,寻求学校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的教育启示,推进学校改革创新。"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校训也基本契合了池州学院的办学实际,学校在近四十年的办学实践中,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以生为本,在科学研究上注重博学重行,在社会服务上注重以用为先,在文化传承创新上注重传承创新。池州学院"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新校训,充分体现了学校追求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与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体育运动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河南省体育运动学校奥林匹克教育实施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奥林匹克教育抱有极高热情,但目前学校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存在内容不丰富、组织形式以"说教"为主、师资力量薄弱、学校重视不够、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实施效果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所学校人文管理的张力。吉林省辽源市实验中学秉持"润德启智、文化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实践人文教育,将人文教育思想渗透于学校办学的各项活动之中,畅行人文管理,打造诗意栖居的幸福校园。  相似文献   

12.
范伯子以古文有声名,晚年从事教育工作,成就颇丰。他主张"奖赏结合",倡导"兴学育才",提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范伯子通过其诗文与办学实践创造出了一套带有范氏风格的教育思想体系,对今天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皆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婕妤  汪婷 《阅读》2014,(24):49-49
<正>镇江市孔家巷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积极推动课改深入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学校每年举办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为孩子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书香雅韵润少年,博学笃行正人生"的雅正教育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品牌,旨在培养学生文雅的言行、美好的心灵以及高尚的情操。同时学校积极建设健康的少年  相似文献   

14.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马克思主义人学存在论作为理论依据,探讨学校体育与人之存在的哲学向度,建立面向生存境况的体育观念,并使学生获得永恒的体育关怀。学校体育追求学生的健康体魄、运动技能和健全人格,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发展。学校体育以人性关怀为出发点,是指向人类生命健康、活跃和勇敢的教育活动,它所营造地是生命的狂欢,而不是身体的束缚。人类主体的探索求知,身体技能的动感体验,生命活力的极限挑战,是学校体育的教育责任和本质诉求。在身体实践的技艺中,探讨学校体育的存在根基,学生在体育中感受生命的教育关怀;在生命培育的教学中,审视学校体育的人学归宿,学生在体育中获得生命的意义追求;在体育存在的占有中,考察学校体育的生命境况,学生在体育中走向生命的完整自由。学校体育是人生命知识的教育形态,是人主体生成----的时空场域,是生存境界中自我实现的自由之路。人学存在论是学校体育的理论路向。  相似文献   

15.
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应基于合作办学定位和高职学生心理特点,从学校顶层设计上凸显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构建融通中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以积极教育为抓手,以教师发展为着力点,形成以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和期待为方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毗邻美丽的金鸡湖。办学十二年来,学校以"适合的教育"为办学理念,追寻"人人成功,人人成星"的教育理想,彰  相似文献   

17.
从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现状出发,论述了学校体育对生命存在、生命安全、生命维护、生命发展的"源本性、应急性、生活化、健康性"诉求;提出了学校体育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教育思想理念、组织管理机制、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等方面有机契合的措施,阐明学生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危机考验下,学校生命安全与生存发展必须作为学生首要素质的基本体育活动能力发展,构建置身生存全部,面向生活细节,体验健康人生的生活化、情境化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在校内传播宗教或举行宗教性质的活动时有发生。为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我们以H大学为例开展调研,分析了以"老乡会"、"学生社团"等为代表的信教学生的宗教传播渗透新形式及其产生原因,从入学宗教政策教育、家庭与学校沟通交流、对弱势学生群体关注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在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中,如何构建高职特点的生命教育内容,寻找生命教育切入点,这是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难题。本文结合生命教育实践和高职生心理、学制等特点,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议开展"四生——生命、生存、生活、生育"(以下简称"四生")教育为内容的生命教育,并提出成立"生命指导中心",以"爱心教育"、"生活指导"为教育切入点,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增强生命意识,提高生存能力,体验幸福生活,提升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深刻认识新时期学校运动会的人文价值及实现途径,促进学校体育改革与校园体育文化发展。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学校运动会的人文教育价值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以"育人"为本质的学校运动会,其人文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人文关怀;比赛形式的竞技性,过程的不公平性,内容的单一性,参与的局限性是其逐渐偏离其本质的主要原因;它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或明、或暗孕育于各项具体活动之中,培养的形式或是被直接告知的,或是潜移默化的,即通过活动实体、氛围感染或亲身体验等,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理念、行为与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