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在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文中旨在探讨"一带一路"建设中,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创建国际人文交流中心的途径和模式。文章首先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背景和现状,然后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中西安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思路,最后论述了西安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方面的具体路径和模式。"一带一路"视域下西安国际人文交流和合作战略的实施应该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高端顶层设计,探究国际人文交流载体和路径,创建国际人文交流平台和机制,创设国际化人文交流环境和氛围,搭建国际人文交流信息网络化平台,创新国际人文交流和合作的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2.
陈开富 《内江科技》2013,(6):115-116
"加快发展文旅经济、建设国内外一流文旅目的地"是乐山人文旅游发展的目标。"体验人文、人文体验"是实现乐山人文旅游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乐山十二五人文旅游规划"和体验经济视角下乐山人文旅游面临的营销瓶颈,论述了英语学科介入乐山人文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玉栓 《科教文汇》2011,(11):73-74
近年来,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语文蕴涵着大量的人文信息,授课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底蕴,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新编大学语文》将人文性确立为选编教材的首要原则,体现在人文情感、人文素质和人文理想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洪兴文  陈璇 《科教文汇》2010,(8):174-175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重专业知识传授、轻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人文素质教育被人们淡化,从而导致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低下,功利主义严重。通过对其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和人文内涵等实施人文科学教育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等医学专业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同时也要具备很高的医学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新时代兼具深厚的人文素养与高超医术的医学人才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并从人文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育方式和评价方法、校园文化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有益于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与人文知识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晓晖  高营 《科教文汇》2010,(34):30-31
第一届中国文化论坛以"人文教育与文化自觉"为主题,表示人文知识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已走到了当代科学的前沿。人文知识与教育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初步探索了知识观与教育的关系,何谓人文学科知识观,以及人文知识观的本质和使命等方面的内容。在号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对人文知识的理解尤为重要。人文知识观和人文教育关系到人的素质结构的完善,倘若在人的发展中缺失了人文素质,则人的全面发展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7.
丁梅 《科教文汇》2013,(26):142-142,144
针对当前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不足,给出了中职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通过对构建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精神、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教师人文素质提升等四个方面来探讨有效提升中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突出人文素质培养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以期帮助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牛健 《科技创业月刊》2014,27(5):124-125
科学家卓越之处在于人文情怀和科技创新的融合,目前缺少对科学家人文情怀深入体系的探究.科学家人文情怀的基础是科学自我意识,人文情怀的彰显是人文自觉能动性,人文情怀核心是人文自身价值.通过对科学家的人文自身价值是人文与科学的结合点的认识,呈现出二者在追逐真善美的人生理念最高层次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柳小芳 《科技风》2011,(15):237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然而,传统的高职教育往往重专业、轻人文,造成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缺乏学习和工作所必须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高职院校应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改革教育结构,增加人文课程的比例,将人文知识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并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行业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结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现状,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并对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展开论述,进而对行业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进行思考,以期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陆凤珍 《科教文汇》2014,(23):117-118
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动物词汇更是存在于人类的日常会话中。因此,对动物词汇的研究历来是认知语言学的重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国语言学家Palmer说过:“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人对动物的情感都载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本论文是关于动物词汇在汉英语言文化中的比较研究,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文化差异,动物词汇在汉英语言中有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张薇 《科教文汇》2014,(26):48-49
幼师学生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践行者,现在的幼师语文教学中常常出现没有发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语文教师本身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和教学方法枯燥单调等问题。笔者提出了在幼师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几点策略,包括:依据教材,积极发掘传统文化元素;语文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语文活动。  相似文献   

13.
张妮 《科教文汇》2014,(11):101-102
谚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自身的生活经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紧密联系。英汉谚语鲜明地体现出各自的民族背景、语言特色和地域色彩。本文在文化差异的框架下,从地缘因素角度出发,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谚语的对比,分析其在地缘因素中的体现,探究其存在的差异,进而为英汉语言文化的交互提供一定的认知依据。  相似文献   

14.
马书红 《科教文汇》2020,(1):176-177
语言具有镜像功能,通过言说者的话语,我们可以窥见其内在世界和精神现实。此外,语言还有传递能量的功能,借助于语言的媒介作用,人的能量可以对个体和社会施加某种影响,从而参与人的内在现实与外部世界的创造与改造。人的语言的效能的大小取决于言说者的精神属性(爱、谦卑、尊重、温和等)的强弱。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采用非暴力的、非评价性的言语与他人对话,可以营造和谐的交流氛围,解决实际的问题,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李杨 《科教文汇》2014,(11):145-146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语文情境活动。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有利于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开展中注意真正发挥综合实践课的优势,从而弥补传统语文课堂的不足,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使语文的人文内涵得以充分的彰显,真正实现语文课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6.
孔正花 《科教文汇》2014,(5):171-172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实践活动是生活与习作间的桥梁。设计好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使学生不断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不断地累积、运用语言,使学生若有所思,若有所获,欲一吐为快,为学生习作开掘一潭“活水源”。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reports results from a study exploring the multimedia search functionality of Chinese language search engines. Web searching in Chinese (Mandarin) is a growing research area and a technical challenge for popular commercial Web search engines.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Chinese language search engines. We investigate two research questions: which Chinese language search engines provide multimedia searching, and what multimedia search functionalities are available in Chinese language Web search engines. Specifically, we examine each Web search engine’s (1) features permitting Chinese language multimedia searches, (2) extent of search personalization and user control of multimedia search variables, and (3)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eb search engines and their feature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Key findings show that Chinese language Web search engines offer limited multimedia search functionality, and general search engines provide a wider range of features than specialized multimedia search engines. Study resul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Chinese Web users, Website designers and Web search engine developers.  相似文献   

18.
陈莎莎 《科教文汇》2014,(14):167-168
语感问题自夏丏尊先生于1924年提出以来,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能令所有人信服,同时也没有一套具体的、能推而广之的语感教学的方法。语感的定义无需纠结于复杂的、甚至是尚无定论的心理学名词解释,根据"属+种差"的定义公式,语感就是人类对语言的直觉。另外,语感教学不能浮于表面,要将听说读写看的大方法与实际教学具体结合。  相似文献   

19.
吴迪儿 《科教文汇》2013,(14):172-173
小学语文语感的培养是提高理解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让我们以读为主,培养语感的正确性;咬文嚼字,培养语感的敏锐性;海量阅读,培养语感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20.
林祥飞 《科教文汇》2013,(26):166-166,168
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要从学校的每一门学科抓起。“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因此,学好语文对每一个人尤其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讲究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开发学生智力;指导精选阅读材料,丰富精神营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