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描写了四对母女之间持续不断的矛盾冲突.展示了中美两种文化的碰撞.以及这种碰撞对华裔心灵上的影响。小说中展现的母女之间的矛盾冲突正好集中反映了两种文化的相互冲突。  相似文献   

2.
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描写了四对母女之间持续不断的矛盾冲突。展示了中美两种文化的碰撞,以及这种碰撞对华裔心灵上的影响。小说中展现的母女之间的矛盾冲突正好集中反映了两种文化的相互冲突。  相似文献   

3.
乔艳 《鸡西大学学报》2009,9(4):121-123
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描述了四位中国移民母亲和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之间复杂的关系,通过小说中以四对母女为代表的第一代华裔移民与他们的子女,即第二代移民之间的心理隔膜、感情冲突,映衬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母女之间的冲突,最终使美国的女儿们能够正视她们一直以来所排斥的中国母亲式的母爱与关怀。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讲述的是四对华裔母女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小说一发表就得到了读者的喜爱和评论界的关注。本文以母女之间的冲突为切入点,以中美两国不同的家庭教育观念为主线,一方面讨论了中美文化差异在母女冲突中所产生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则分析了文化冲突对于移民心理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关(Amy Tan)的小说《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1989)一发表,立即获得巨大成功。小说讲述了四个美籍华人家庭母女两代人的故事。母亲们在旧中国受尽磨难,最终迫不得已远离故土赴美国以求生存,女儿们则生在美国,在美国文化与教育熏陶下成长,分别代表中国和美国文化的母亲女儿两代人之间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心灵历程。本文通过对四对母女间的误解、冲突到沟通、理解的分析,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关两种文化的矛盾与对立是冲突的主因,以及诠释出中美文化由隔阂到交流和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隋丹 《华章》2010,(28)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喜福会>描写的是解放前夕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的四位女性的生活波折,小说塑造的四对母女形象由于受到了不同文化背景影响而出现了母女之间的冲突.本文以<喜福会>来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以及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刘瑞卿 《考试周刊》2011,(29):31-32
小说《喜福会》中四位母亲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她们的四位女儿接受着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又生活在强调个人主义和自我中心的美国文化中。书中所呈现出的母女之间的矛盾不仅是典型的青少年与中年家长的矛盾,而且是母女不同身份认同和文化背景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喜福会》是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谭恩美的作品大多描述在美华裔女性在异国他乡进行自我探寻的旅程。而本小说探寻的核心是她们如何在母女关系冲突与和解中获得身份认同。小说中四组母女关系都与"镜中像"这一意象密切相关,显现了维系母女关系的四种不同纽带,母女之间血浓于水的情感联系可以超越年龄代沟及文化隔阂,最终达到精神上的一致与融合。  相似文献   

9.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小说《喜福会》中主要描写了四位母亲和她们的女儿之间由冲突走向融合,展现的是一幅中美文化交流的画卷。在小说中,母女冲突不仅仅是由代沟引起的,其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文化冲突的问题,四位生活在美国的中国母亲与她们出生在美国并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们经历了文化冲突、文化谅解和文化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返乡”:论谭恩美小说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谭恩美的三部小说皆以母女关系为线索.并在其中展现出中国移民的母亲与美国长大的女儿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几对母女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从疏离排斥、冲突憎恨到相互理解热爱、接受融合的过程,其中折射出中国传统化与美国现代明之间、东方信仰和西方价值标准的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1.
大学院长是产生角色冲突较多的职位,在我国情境下尤其如此。院长角色冲突来源可归结为组织、个体和人际三个方面,在三个来源之下又可分成多种更具体的成因,从而构成一个院长角色冲突来源的逻辑链条。对于院长角色冲突的应对策略,依据主体是组织还是个体、冲突性质是损益还是增益,可划分为组织策略和个体策略、减少冲突的策略和增加冲突的策略,从而构成一个策略矩阵。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师幼关系冲突普遍而客观地存在于师幼互动中,其本质是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的冲突,而教师文化敏感性的缺失则是师幼关系冲突难以缓解的症结所在。在师幼互动过程中,幼儿园教师文化敏感性的缺失主要体现在教师固守成人文化角色、缺乏对儿童文化角色的理解以及对自身行为的文化反思。明确教师的文化角色定位、审视儿童的文化角色地位、辨析与反思成人文化和儿童文化的差异、构建多元文化的职前职后教育体系是培育教师文化敏感性和破解师幼关系冲突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论文通过借鉴和辨析社会学理论中的冲突概念,对师生冲突概念作出界定。根据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的冲突分类理论,对学校师生冲突进行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观点:学校师生冲突的多数属于非现实性冲突;师生结构由紧密走向松散是师生冲突增多的重要原因;师生冲突具有一定的正面功能。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决作为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对于处理师生冲突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将师生冲突看作是问题来解决,其影响因素有专家与新手的区别、知识表征方式、定势、功能固着、教师处理冲突的动机、教师的情绪、师生之间的关系等七个方面,师生冲突的处理过程可以借助问题解决的步骤来进行,同时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也有助于师生冲突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lict and violence through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bout young children's conflict with their peers. Information about the nature of young children's conflicts and how teachers respond is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3 questions. First, do conflicts between children lead to violence? Second, what constitutes competent conflict resolution behavior? Third, how do children develop competent conflict resolution skills? Thi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dicates that conflicts between children do not naturally lead to violence. Rather, it is when children are unable to resolve their own conflicts, and when they are not supported in their efforts at resolutions, that violence is likely to result. While conflicts with peers provide a natural opportunity for children to develop competent conflict resolution skills, teachers must provide assistance as neede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ading on this topic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6.
《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用"三一律"结构形式写成的多幕剧,采用危机上开幕的结构方法,在矛盾冲突接近总爆发的时刻回溯和交代复杂前因。全剧有多重戏剧冲突线,贯串始终的主要冲突是繁漪和周朴园、周萍父子的冲突,以繁漪、周萍的冲突加强繁漪、周朴园的冲突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周宅的母子乱伦事件是周朴园的家庭专制造成的。众多矛盾冲突与主要冲突彼此交织向前发展。该剧还成功地运用了"发现"与"突转"、"悬念"、"巧合"等结构技巧。《雷雨》艺术生命力百年不衰,和它缜密严谨的结构艺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家校冲突是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正确认识中小学家校冲突并采取措施有效解决是我国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对家校冲突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家庭和学校在家校合作的权责上划分不明确、家校互动相关的制度不够健全、家庭与学校对利益共同体的认识不足、家庭与学校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分歧和家庭与学校在情感上没有相互信任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因素都是造成家校冲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对于家校冲突的解决和预防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隐性冲突:一种重要的师生互动形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隐性冲突是一种重要的师生互动形式。由于在互动过程中师生地位的差异,隐性冲突成为师生冲突的主要形式。以社会互动、冲突结果、冲突目的为判断标准,可以对师生之间的隐性冲突加以明确界定。根据冲突的起因可以将隐性冲突划分为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对此区别对待有利于师生互动关系向和谐状态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会结构中存在种种义利冲突,具体体现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与权利平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矛盾三个方面。对于这些冲突,要到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中寻找原因;同时必须认真面对这些冲突,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为减少人车冲突及其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对不同用地类型的交叉口右转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冲突进行研究。基于视频得到人车冲突数据,通过模糊 C 均值聚类方法分析不同交叉口冲突严重程度与冲突原因。通过冲突聚类分析发现,不同用地类型的交叉口冲突发生原因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生活区交叉口行人到达无规律,且路口尺寸较小,其严重性冲突占 3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