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学生有一种共同的心理,就是希望自己能得到教师的注意。这里所说的注意,是教师对学生热情的、关怀的、期望的注意,而不是冷眼的监视。教师的注意对学生来说,就意味着发现了他们的光彩,对他们寄托着信任和期望,是对他们的喜爱和尊重、重视和鼓励、温暖和关怀。教师的注意力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情感的桥梁,它鼓舞着学生好好学习,奋发向上。反之,教师对一个学生的长期忽视,这对一颗幼嫩的童心无疑是一种伤害。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对某些学生只给予冷眼的监视,专门注意捕捉他们的缺点,时时投以不信任的,厌恶的目光。这对一个成长中的学生,无疑是一种打击。  相似文献   

2.
刘宗军 《成才之路》2009,(29):26-2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一、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学生能专心致志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学习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3.
刘勇 《中国教师》2010,(Z1):426-427
<正>一、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学生能专心致致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学习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 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学生能专心致志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活动的双边性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创造的。教师既要注意自己是课堂上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时,要特别注意设计好学生的活动,注意学生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大胆放  相似文献   

6.
注意听、注意看,这些是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常说的话,目的是想提醒学生积极参加到相应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提醒是因为学生出现了注意转移即分心的现象,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能专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我觉得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关注的话题。一、注意的意义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所以,应当先从教师方面入手,在学生身上下功夫。 一、调控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信息的一种复杂的选择或过滤过程,是人对一定客观事物的选择与集中。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注意的对象既可以是外部事物,如教师讲述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和协作的过程,而学生是这一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力是能否顺利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注意有其自身的规律,把握注意规律并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应成为教师的基本素质。一、要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的注意。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既可以成为顺利完成任S务的有利因素,也可能由于其特点与教学内容相背离而引起学生注意分散,造成学生在学习上分心。技工学校学生大多年龄偏小,基础较差,自觉性不强,这就要求教师要特别注意正确运用无意…  相似文献   

9.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能保证人及时地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所以,注意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必要条件。乌申斯基曾形象地把注意称之为“知识的门户”。教师必须:打开这个门户,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注意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成绩不好,往往和上课不注意有关。若上课时不注意听讲。不注意思考,不注意记忆,当然什么也学不到,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应时刻掌握好学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正>高效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认知过程,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双方的和谐统一。平淡无奇的教学使人昏昏欲睡,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信息传输处于阻滞状态。教师要适时变化对学生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把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兴趣盎然的学习状态,这种变化对教师而言是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风格,驾驭课堂能力的体现,对学生而言能够唤起警觉,引起兴趣,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技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新时期,传统的角色已面临很大的挑战。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住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新时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学生发展的评价者: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分享者;教师更是学生学习效能的促进者。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多元智能理论并不是万能的。教师在重新定住时注意避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忽视教学的实际效果等误区。  相似文献   

12.
《华章》2007,(Z1)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注意的程度,学生的注意是学习与记忆产生的前提。因此,每位教师都在思考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采用外部手段来控制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并采用适当的策略,促进学习和保持。下面笔者根据平时的数学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不但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反应实质,而且要注意自己操作的示范性,这对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实验的规范化操作起着决定的作用。化学教师如何在演示实验中从心理表现和操作实验起到示范作用,是我们化学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教师的每个动作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起着决定作用,尤其是初学化学的初三学生或第一次见到教师这种实验操作的更是如此。从心理学分析,第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材、学生是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整体把握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在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组成的教学主导系统,更要注意第三要素起中介作用所构成的从属系统。笔者在本文中对怎样重视教师、学生中介的作用,以优化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起着组织指导作用 ,意义重大。教师卓有成效的指导是研究性学习能否圆满完成的关键。但并非所有的指导都能产生好的结果 ,如不注意策略 ,教师的劳动可能“事倍功半” ,甚至负面影响也时有发生 ,因此教师必须注意指导策略。现分别把教师指导的意义、策略阐明如下。一、教师要善于从宏观上加以调控 ,全面关注 ,全程指导研究性学习力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此 ,教师既要关心学生最终得到了哪些知识 ,也要关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到的知识以外的收获 ;既要注意学生智力因素的提高 ,也要注意人际交往、社会责任感、意志…  相似文献   

16.
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一、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学生能专心致志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学习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  相似文献   

17.
课 堂是师生间彼此交往的主场所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影响着学生创造精神以及个性的培养。因而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应根据学生心理、学习情绪、教学目标诸方面有效地进行调控 ,努力地创设一种使学生心情愉快、积极求知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教师主导的作用之下充分发展自己。一、注意调控注意是感知的基础 ,是认真听课 ,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保证学习质量 ,提高学习效益的必要条件。学生的注意是在教学过程形成的 ,教师从课的开始至结束 ,应针对学生注意状态 ,随时调控教法和学法 ,努…  相似文献   

18.
注意与教学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把注意力很好的指向并集中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授课过程中,才会教学互动,学生积极思考,教学效果才会良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又可以通过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文章分四部分分别论述了有意注意规律和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并指明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化提高教学效率,最后又分析了如何利用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2002年秋季开学,辽宁省部分市县区的小学和初中一年级开始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因此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从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注意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在教学中能创设问题情境,注意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做到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课堂上打破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给、学生收的局面;教师注意组织、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进行自主学习,形成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能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采取积极评价。如运用“你真聪…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是要求学生注意听讲,集中思想进行思维,这也是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必要条件.那么教师,在有效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学生注意的规律,组织学生的无意注意,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引导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做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有效互动,使教学过程在学生的无意注意中有效进行,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教师的有效教学力求过语言关,通过有效语言间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