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士福锟生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锟,镶蓝旗满洲宗室,爱新觉罗氏。光绪十一年十一月由户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光绪十八年八月补大学士,光绪二十一年间五月休致。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死,谥文慎。据光绪十八年造报的《镶蓝旗满洲大臣年岁生辰册》记载:“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宗室福锟,五十九岁,道光十四年十月初五日时生。”照此册所记福锟在光绪十八年时59岁推算,其生年应是道光十四年,与此册所记其生年完全相同。但这毕竟还只是据同一件档案作出的推断,要确定其所记福锟的年岁生辰无误,尚须再求得佐证。光绪十二年军机大臣奏呈的《遵旨查开王、大臣年…  相似文献   

2.
大学士载龄生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龄,镶蓝旗满洲宗室,爱新觉罗氏。光绪三年正月由吏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光绪四年五月补大学士,光绪六年九月休致。光绪九年(1883年)死,赠太子太保,文恪。据《镶蓝旗满洲大臣年岁册》记载:“宗室奕贵佐领下兵部尚书载龄,现年五十四岁,嘉庆十七年四月十二月戌时生。”此因无具文时间,以其所记载龄之年岁与生年互相推算印证,应为同治四年造报。这样,只要能进一步证明载龄在同治四年确是54岁,那么此册所载其生年便可确信无疑。咸丰元年九月十二日内阁典籍厅致军机处移会所附《清单》中载明:“学士宗室载龄。镶蓝旗满洲,…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湖北不仅是西方列强渗透的重点,而且也成为清廷洋务建设的一个新中心,这使得湖北跻人"开风气之先"省份的行列.洋务派的后期代表张之洞,于光绪十五年 (1889)出任湖广总督.此后,直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晋擢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以前,除两次短期署两江总督,一次入京编撰学堂章程外,一直督鄂.  相似文献   

4.
全庆,正白旗满州人。同治十一年六月由刑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次年十二月降调;光绪四年五月复由刑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土,光绪六年十一月补大学土,次年八月体致。光绪八年(1882)死,韶文格。据同治四年十二月、同治八年十二月造报的《正白旗满洲都统、将军等年岁册》分别载明:“双寿佐领下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兼正白旗汉军都统全庆,现年六十五岁,十二月初四日生。”“承前佐领下礼部尚书·正白旗汉军都统全庆,六十九岁,十二月初四日生。”按照这两件档案所记全庆的年岁推算,其生年均是嘉庆六年。又,同治十二年军机大臣奏呈的《遵旨查…  相似文献   

5.
裕德正白旗满洲人。光绪二十九年八月由兵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土,光绪三十年十月授大学土。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初二日(公元1905年11月28日)卒。关于裕德的生年月日,据光绪二十二年、二十五年、二十九年正白旗满洲都统呈报军机处的《正白旗满洲大臣年岁册》分别载明:成福佐领下左都御史裕德,五十岁,十月二十二日生。成福佐领下理藩院尚书裕德,五十三岁,十月二十二日生。成福佐领下协办大学士裕德,五十七岁,十月二十二日生。这三件档案说明,裕德在光绪二十二年五十岁、二十五年五十三岁、二十九年五十七岁,按各该年的具体年岁推算,…  相似文献   

6.
《北京档案史料》2005,(1):99-130
这部分奏折起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四月,止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二月,共35件,为那桐在这一时期上奏朝廷的奏折及奉到朱批的存稿抄件汇集。那桐时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外务部左侍郎、户部尚书、外务部尚书会办大臣、步军统领管理工巡局事务大学士等职。光绪二十七年七月曾作为朝廷专使出使日本。因此,这部分奏折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可与本书此前刊登的《那桐日记》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7.
曾纪泽,字劼刚,湖南湘乡人,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卒于光绪十六年(1860)。同治九年(1870)由二品荫生补户部员外郎,光绪四年(1878)奉命出使英、法,光绪六年兼任驻俄大臣。从此,揭开了曾纪泽一生中最辉煌、同时也是最为人褒贬不一的政治生涯的帷幕。光绪七年,他通过反复与沙俄政府周旋,终于改定了前任使俄大臣崇厚所定约章,“障川流而挽即逝之波,探虎口而索已投之食”,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两岸地区,受到世人的交口称赞。光绪九年,由于法国帝国主义对越南与中国南部的觊觎,引发了终止于光绪十一年的中法战争,被人们认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内阁全宗档案中,存有清末部分中央重要官员履历档册(内阁簿册15号卷),其中记载了这些官员的姓氏、籍贯、身以及升迁时间。笔者将其与《清史稿·列传》中对该官员之记载互相检校,见有明显互异者六处,现分传择录于下: 1.《列传》二二四《王文部传》:“光绪二十四年,入赞军机,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相似文献   

9.
翁同龢突然下岗 光绪二十四年,农历是戊戌年。4月27日皇上召集军机大臣议事,却特地安排翁师傅不用进来。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终于,密议的结论出来了,这是一份措辞严厉的上谕:“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同龢近来办事多不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于召对时,咨询事件,  相似文献   

10.
晚清时期,清廷为抵制外国银元之大量灌入兼补地方制钱之缺乏,开始对旧有的银两制度进行改革,于光绪十六年(1890)在广东采用新式机器试铸银元成功。未久,其他省分亦随之相继效仿,争相开局设厂铸造地方银元。安徽亦然。有关安徽省始于何时铸造银元的,长期以来,学界基本存在着两种说法:一说系光绪二十三年(1897),一说系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持光绪二十三年说者的主要依据系:1.冯煦编《皖政辑要·度支科》银元条:光绪二十三年……三月开炉鼓铸。”2彭信威编著《中国货币史》:“安徽也是在光绪二十二三年开铸龙洋。”3.…  相似文献   

11.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等.福建福州人.自幼家贫,但聪颖好学,光绪八年中举人.  相似文献   

12.
晚清杨守敬、黎庶昌驻日期间,曾三次借阅枫山文库藏古钞本《春秋经传集解》。第一次为光绪八年(1882年),杨守敬通过友人枫山文库馆员岩谷修私自借出影钞。第二次为光绪九年(1883年),黎庶昌通过外交途径获准借阅,委派杨守敬借出并组织人手进行对校,是为《春秋左传杜注校勘记》。第三次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黎庶昌再次驻日时,又曾借阅。第二次时,杨守敬在组织人手对校过程中,私下里又将其影钞本与古钞本原书比对,出具多条校记,时间都是光绪九年。然而杨守敬忽略了影钞本上其光绪八年的题识笔误,留下漏洞。直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其刊刻《日本访书志》时,才将光绪八年的题识删除,又重写了一篇,并且未再写题识时间。由此,造成与王重民《日本访书志补》中所收光绪八年壬午夏所记题跋的歧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福康安,满洲镶黄旗人,一等忠勇公、大学士傅恒之第三子,孝贤纯皇后之侄.福康安青年得志,16岁任官阶正三品的头等侍卫,第二年授侍郎、副都统,以后历任云贵、两广、四川、陕甘、闽浙总督、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大将军、大学士,封至贝子,42岁去世时追赠郡王.  相似文献   

14.
《楹书隅录》是由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第二世主人杨绍和撰写的善本解题目录。是《录》从撰写到刊成,历时三十一年。光绪二十年杨保彝刻本为初刻本。经校勘,是本要优于宣统三年董康补刻本。《续修四库》所用底本实为宣统补刻本。《清人书目题跋丛刊》和《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亦然。  相似文献   

15.
通检《人间词话》手稿,并与王国维相关著述比勘,可以发现:《人间词话》手稿26则与撰写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月的《人间词乙稿序》相关内容同,51则直接提到《人间词乙稿》;92则源出分撰于光绪戊中年(1908)仲夏及次月万寿节(六月二十六日)的《明刻尊前集残本跋》,93则是对《词录》(光绪戊中秋七月撰)之《尊前集》叙录“《古今词话》乃宋人书,非国朝沈雄所纂者也”一句武断结论的修改与补证;89、90则与撰写于光绪戊申年八月后的《戏曲考源》存在渊源关系.考虑到《人间词话》手稿是王国维对此前读词、评词及校词的一次系统性理论总结,整体写作时间不会持续太长,再综合上述内证,其具体写作时间当在1908年秋季,脱稿时间则当迟至是年的九、十月间,比较接近《国粹学报》初刊本时间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日.  相似文献   

16.
陈桦 《全国新书目》2008,(23):35-39
《光绪之死大揭秘》一书详细剖析光绪与慈禧数十年的恩恩怨怨,解读统治中国近50年的慈禧的诡诈与阴谋.在光绪逝世100年之际,深入发掘历史档案,结合最新科学鉴定结果,拨开了光绪之死的层层迷雾。  相似文献   

17.
叶赫那拉·慈禧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死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卒年74岁,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掌控晚清政权达47载.在同治、光绪两朝,她曾三次垂帘听政.第-次垂帘是咸丰十一年(1861)至同治十二年(1873),计13年;第二次垂帘是同治十三年(1875)至光绪十五年(1889),计15年;第三次垂帘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计10年.三次垂帘时间加在一起长达38年,另外的9年虽还政于皇帝,但朝廷重大决策仍需其点头方可执行.可以说,慈禧是-个当之无愧的"无冕女王".  相似文献   

18.
九龙美洋员名目I 英2及鲁【E.C.Tregillt。s 头等总巡【光绪六年0【:z 阿唐生H.、t.八d。。sen 三等验货’光络二十年lz 美8柯 冶I人.乙.K。h吵t 头等铃字于;光绪二-卜一年D【英(薄 特M’.J.Pott。r 头等铃了手 I光绪二l-四411 瑞典【伦 伯E。\1.l。。。dberg。二斜?Y手l光绪二十四年【S 美 R 杜理华 F.J.D。rivag,【二等今并手【光绪二十七年03 葡】巴兰叨J.S.T.Brandsol t等铃字手I光绪二十年II 英L$特南].人.久d;。ams二等铃字手1光绪二十七年0I 英 7 巴 利 W.H.Barley 二等铃宇丰 1光绪二十六年II 美 2 讥尔生 IA.D.Ne…  相似文献   

19.
《云南档案》1998,(Z1):67-68
为移请核办事.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准贵司移开.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二日,奉督部堂锡札开,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七日,准陆军部火票递到度支部咨漕仓司案呈.云云.等因.奉此,除分移外,移局查照,迅速遵办.等因.  相似文献   

20.
罗振玉(公元1866—1940)字叔言,号雪堂,祖籍浙江上虞。罗氏清同治五年出生于江苏淮安。十五岁举秀才,光绪十六年至二十一年在乡间当塾师。光绪二十四年在上海创办东文学社,请日本人及日本驻沪领事馆人员在社任教。那时正值“戊戌变法”运动进入高潮,罗氏政治态度保守,反对变法,与清朝一些大官僚拉上了关系。光绪二十七年,由大官僚刘坤一、张之洞奏派罗氏赴日本考察教育,罗与日本帝国主义分子交往密切。宣统元年罗氏补参事官,曾经理清廷内阁大库档案。并大力搜购安阳出土甲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罗氏携眷逃亡日本,1919年春回国。1924年被清废帝所召,入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