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要运用好单位“1”,如果题中数量发生变化,一般要选择不变量为单位“1”,这是解答一些分数应用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数应用题的“数”与“量”都比较抽象,小学生往往把解答分数应用题与解答整数应用题混为一谈。能否正确解答分数应用题,关键是是否能正确找对“标准量”,也就是被看作是单位“1”的量,这是学习分数应用题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在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往往要正确分析出题中单位“1”,根据已知数或所求数与单位“1”的关系解答有关问题。正确而巧妙地找出单位“1”,灵活运用单位“1”,可使一些复杂的应用题解答巧妙简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一、巧设单位“1”,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有些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按照常规确定单位“1”的方法解答,思维过程复杂,计算步骤多,错误率高。如果能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巧设题中单位“1”,可以简化解题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以下例作说明。  相似文献   

4.
了解分数应用题的题型和重、难点,理清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思路,找准单位“1”、实际数量和它所对应的分率,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才能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海拾贝     
找准单位“1”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而有些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不统一,这就需要在解题时,首先转换单位“1”统一标准,突破解题难点。  相似文献   

6.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法是这样的:题目中已知单位“1”的,就是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反之,单位“1”未知,就用除法解答。这种教法的弊端在于容易使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当乘除法应用题混合在一起时,一些学生就分辨不清,发生混淆现象。遇到较复杂的应用题或单位“1”不明显的应用题时,学生更是无从下手。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题能力,我对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作了一些改进,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抓住分率句,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在分数应用题中,带有分率的语句,是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的关键句,它反映了数量间的关系和内  相似文献   

7.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数应用题中的“数”与“量”都比较抽象,且数量之间的逻辑性、灵活性较强。因此,小学生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要比整数应用题图难得多。能否正确解答分数应用题。关键是否找对“标准量”,也就是被看作单位“1”的量;这一点是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把握关键? 一、从整数乘、除法应用题入手,找出规律,确定“标准量”。其基本形式有:  相似文献   

8.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复杂,变化大,比较抽象,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解题时,确定单位“1”和找对应量与对应分率的关系比较困难。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关键是在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转换角度思考问题,并根据等量关系,确定单位“1”,正确找出对应量及对应分率,从而掌握多种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9.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难点,一方面是在学习整数应用题的基础上的继续与深化,另一方面又具有本身的特点与解题规律,让一些初学者觉得满头雾水。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数量”与“分率”之间的关系与整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相比较,显得更加复杂更加抽象。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首先要正确判断单位“1”的量,  相似文献   

10.
拜读贵刊近期刊登有关分数应用题教学的文章,得益匪浅。对文章中所述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要重视对应关系的分析,加强量率对应关系、数量关系教学和比较练习等做法十分赞同。要提高分数应用的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注意做到以下一些方面也十分重要,具体地说,分数应用题的教学要做到以下“四要”。一、要恰当进行确定单位“1”的教学正确确定单位“1”,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前提和关键。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总结出了许多方法,找出了许多规律,在教学中使用后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美中不足的是,有些方法总结得过于死板。比如让学生找出关系句中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运用转化法思考和解答数应用题,对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拓宽解题思路,发展思维能力颇为有益,为此,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专项训练. 一、抓好不同单位“1”向统一单位“1”转化的训练单位“1”是比较事物数量关系时所作的假定.在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中,常常由于单位“1”不统一,使学生难于正确分析数量关系,以致无法求解.因此,  相似文献   

12.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分析起来比较困难。下面介绍几种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常用方法:一、对应法通过审题正确判断单位“1”的量后,把具体数量与分率对应起来,这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如“某筑路队筑一段路,第一天筑了全长的15多10米,第二天筑了全长的27,还剩62米未筑,这段路全长多少米?”题目中总长度是单位“1”的量,(62+10)米与(1-15-27)相对应,因此,总长度为:(62+10)÷(1-15-27)=140(米)。二、变率法题目中几个分率的单位“1”不相同,可先统一单位“1”的量,然后变换分率,寻找已…  相似文献   

13.
正确的巧换单位“1”是迅速解答小学数学中较难的分数应用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而且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4.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重视确定单位“1”的教学,加强量率对应关系和数量关系教学,通过画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进行比较练习等。笔者认为要搞好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应该做到以下“五要”。一、要恰当进行确定单位“1”的教学正确确定单位“1”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前提,老师们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许多方法,总结了一些基本规律,但有些方法仍显得呆板。比如让学生找出关系句中的关键词“是”、“占”、“比”、“相当于”,确定这些字词后面的量就是单…  相似文献   

15.
在六年级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学习中,找准单位“1”或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尤为重要,是解题的关键。抓住不变量进行思考,可顺利解答一些典型的应用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分数应用题特别是分率不直接对应的稍复杂的应用题 ,学生无法找准单位“1”的量对应的分率 ,往往束手无策。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解分数应用题的思路呢 ?一、分析题意写数量关系式分析题意找正确数量关系是列方程的依据 ,也是列算术式的依据。在教学时 ,帮助学生分析题意 ,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前提下 ,写出题目中所求的问题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写出题目中已知数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的数量关系 ,再把数量关系式用等式表示 ,对未知所求的量用“ ?”表示。学生在以后的解题中就会这样地去分析 ,并列方程或列式进行解答。例 1  …  相似文献   

17.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六年级应用题总复习中的难点。通过复习,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解题的关键:即正确判断哪个量是表示单位“1”的量,题中是哪两个量相比较,已知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表示谁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正确列出算式或方程。要使学生在正确解答上述应用题的基础上,能分析综合性不太繁难的两三步计算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分两步进行。一、帮助学生分析、梳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可分以下四个层次进行:…  相似文献   

18.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复杂,变化大,比较抽象,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解题时,确定单位“1”和找对应量与对应分率的关系比较困难。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关键是在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转换角度思考问题,并根据等量关系,确定单位“1”,正确找出对应量及对应分率,从而掌握多种解题方法。1.一个单位“1”的分数应用题。这类分数应用题,学生能够较准确地确定单位“1”,从而直接找出对应量和对应分率,正确列出算式。如:食堂运来一批煤,十月份烧了13,十一月份烧了21吨,还剩1吨。这批煤原来有多少吨?学生读题后能马上找出单…  相似文献   

19.
“分数应用题”主要是指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应用题。它 是小学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十册的重点数学内容。现行教材 在编排分数应用题时’强化了方程的解法’这样’无论是乘法还 是除法应用题都是紧紧扣住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根据数量 间的相等关系来列式或方程的。因此,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 要使学生善于找单位“ 1 ” ’能说数量关系’学会画线段图。  相似文献   

20.
学习了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和相应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以后,常会有一部分学生对这两种类型的应用题分辨不清。在审题和解答时容易弄混,给解题带来不便。教学中从以下几点加强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解法:1.认真审题,找准单位“1”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单位“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