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基于对哈罗德-多马模型的重新认识,结合中国新剑桥方程式及其货币供需方程式,提出并验证了投资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投资经济增长模型IV2=G以及IV=M揭示投资增长存在一个乘数效应,而该效应直接决定经济增长的高低,也直接决定货币供需变化。研究发现:近十多年来增长稳定在20%-30%之间的中国经济投资,使目前经济增长处于趋缓的6%~7.5%;但是,一旦消费增长,国民储蓄增加稳定,中国经济增长发展趋势将会高于目前,至少达到8%以上。该发现对中央以及各地方政府进行中长期投资规划,消费规划,以及储蓄规划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科学预测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走势和中央政府如何科学制定灵活的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的居民储蓄规模过大、储蓄增长与收入、消费投资及效益增长呈不协调状态,不仅浪费了含蓄作为经济资源自有的效率与价值,而且引致了一系列阻碍经济有序运行的消检作用,这是由制度和体制变迁、收入增长及分配格局变化、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足、居民对体制变迁的预期等铆中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流积淀的剩余储蓄,不仅有利于原合理需 且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有序运行,当前,应把储蓄分流作为“扩大内需、激活消费,启动增长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带动下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意味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必要性。结合内生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等经济增长理论,从过度教育、有增长而无发展的“高等教育内卷化”角度阐释了高等教育规模效应及其拐点,并基于2003-2019年中国境内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本专科毕业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占地区常住人口比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拐点估计值约为0.486%、3.168%,目前中国大部分省域高等教育规模效应仍处于拐点左侧,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仍然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部分省域高等教育规模效应已经趋近甚至越过拐点,标志着这些省域正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预警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高具有迫切性,释放高等教育质量红利成为重心。新发展阶段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应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耦合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3-2017年准自然实验的双重差分检验方法,实证检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设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北部湾经济区设立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均表明这一结论有效;消费对经济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阻碍作用,第二产业比重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投资、政府预算支出和净出口的作用不显著.北部湾经济区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商品出口规模、稳定政府预算支出、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并继续提高第二产业比重.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VAR模型,对安徽省1978-2013年的教育规模、经济增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安徽省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经济发展带动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也是安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安徽省经济增长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Granger原因,然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不是安徽省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安徽省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合理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分析对象,采用我国1997—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检验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与省际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规模和办学项目规模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效应;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对省际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考虑门槛模型后,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非单调、非线性的关系。根据实证发现,本文建议为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对外开放,我国应进一步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调整区域中外合作办学资源配置结构,丰富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并对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省份和农村地区进行经济扶持和人才调配。  相似文献   

7.
基于VAR模型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FDI与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不仅能自我促进而且对FDI、对外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对外贸易自身波动性强而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显著;尽管FDI有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但不能忽视其对对外贸易的替代效应。此外,FDI对经济增长也存在诸多消极效应:  相似文献   

8.
基于60篇教育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中626个回归方程的元分析发现,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估计受到不同研究特征的影响。尤其是,"显著效应"的实证结果受到估计方法、教育变量和经济增长变量的设定形式、教育变量的测量指标、样本起始年份、区域和控制变量选择等研究特征的显著影响。使用变量增长率形式、运用工具变量法、使用入学率和教育经费数据估计会降低显著性效应的概率;样本区域覆盖面越小、样本起始年份越早、使用受教育年限数据估计会增加显著性效应的概率。漏斗不对称检验显示样本文献存在显著的正向偏误,即回归结果越显著的研究越有可能被发表。因此,在分析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必须考虑研究之间的异质性和可能存在的发表偏误。未来应重点关注的是,改进测量和估计方法,通过更严谨的研究设计精确识别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因果效应;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分行业和部门讨论教育的作用,同时拓展非线性模型以考察教育的收益递增的外部效应;持续关注对教育质量的监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的爆发与蔓延对我国经济生产活动造成持续冲击,在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负面冲击阶段,城乡居民消费是畅通国内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高等教育扩张存在着独特的“逆经济周期”现象,教育财政支出为其扩张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可以从供需两侧有效牵引带动城乡居民消费。本文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发现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会显著“挤入”城乡居民消费,具有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积极作用。在城乡居民消费异质性方面,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对提振农村居民消费也表现出更强的牵引力。与此同时,城镇化水平在此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方式,深入影响着城乡居民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内需不足,制约着经济发展.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而教育在适度增加居民消费,扩大内需中具有独特效用.通过运用2005-2018年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对"教育—消费—经济增长"的链接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教育能够增强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结构、提升消费意愿,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且不同阶段教育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机制存在差异.高等教育对消费能力、消费结构的改善更为突出,初等教育对居民消费倾向的改变作用更为显著.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在新的发展格局中,依然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作用,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curriculum and present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a primary prevention model which was designed to promote the personal growth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was unlike most high school remedial counseling models. The intervention served as an operational translation of cognitive-development theory. Using a practicum-seminar format, students learned and practiced the basic counseling skills of active listening-empathic respo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role taking was seen as the essential variable in the promotion of pers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2.
投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投资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 用。与此同时,投资过热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本文将以实际资料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优质公共服务促进包容性增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文运用词频分析建构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框架,提出包容性增长在经济发展上体现为可持续增长,在社会发展上体现为公平正义,在人的发展上体现为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并进一步指出选择包容性增长模式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诉求。论文在分析优质公共服务特征的基础上,阐明必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以优质公共服务促进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本采用丹尼森和麦迪逊的算法,计算了中国1982-1990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并把计算结果同西方国家的数据进行对比,结论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贡献率非常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人均高等教育年限太少,有限的人力资本没有充分盘活和调动起来;西方六国的高教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不相关,也不同步,高教发展速度对经济发展速度具有一定弹性。当前,我国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增加,应该加快高教发展速度,一方面可以提高高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另一方面可以使高教 成为经济发展的调节器和推动机。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生长了以下四组配比的掺镁铌酸锂晶体Li_2O∶Nb_2O_5∶Mg O=45.3∶50∶4.7、45.8∶50∶4.2、44.8∶50∶5.2、45.3∶49.9∶5.5,分别标记为Mg1、Mg2、Mg3、Mg4,希望得到具有近化学计量比结构的同成分高均匀性高质量的掺镁铌酸锂晶体。通过观察晶体的生长条纹,测试晶体的紫外—可见吸收谱和OH~-吸收谱,研究其均匀性、内部的缺陷结构以及掺杂阈值。从实验结果来看,晶体均未达到阈值,但各部位吸收边位置接近,表示晶体的均匀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认识国内生产总值及其高速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DP和GNP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我国一般都采用GDP这一国际通用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一直都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我们应理性对待GDP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助力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不论是在总体上的发展、技术上的创新、人员上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深入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的总体成长,构建成长性指标体系,从而提高本企业的成功效率,进而提高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8.
高温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津春4号(耐热)与中农12号(热敏感)黄瓜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其在不同程度高温胁迫下的生长指标变化。结果表明:35℃/20℃(d/n)高温处理下植株有一定程度的徒长现象,而茎粗、冠鲜重与冠干重、根鲜重与根干重增加均受到抑制;42℃/27℃(d/n)处理下各项生长指标均受到明显抑制。品种间相比,耐热品种津春4号在同等条件下受到的抑制程度小于热敏感品种中农12号。  相似文献   

19.
高健 《职教通讯》2012,(19):40-43
企业的经营战略要求企业实施与之相适应的高成效培训。对于外部成长战略企业来说,实施高成效培训需要理清外部成长战略与高成效培训的关系,并全面分析实施高成效培训存在的障碍,进而明确高成效培训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理想的整齐度不仅对肉用种鸡的高产性能有影响,对蛋用鹌鹑的高产性能也有影响。本文从整齐度的概念入手,论述了整齐度对蛋用鹌鹑高产性能影响的机理,介绍了蛋用鹌鹑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所应采用的具体措施,以确保蛋用鹌鹑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