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良志 《成才之路》2009,(22):34-35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011年版新课标指出:"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师开始关注实验教学,相关的物理规律由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转变为由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而得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重点关注的仍然是"动手操作"和"得  相似文献   

4.
张久山 《考试周刊》2009,(32):182-182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从国际科学教育的改革趋势看.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语言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探究者”。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意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仅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不可或缺的影响。新课改形势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社会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那么,科学探究如何构建?笔者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是时代的要求,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对科学探究形式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8.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初中物理教学,通过观察和经历探究实验过程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由于学校的实验场地局限于校内,满足不了新课程背景下数量繁多、形式多变,探究性的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有的探究性实验必须到校外尤其是  相似文献   

9.
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前言里有这样一段话: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又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通过两年的新教材的使用,我认为新教材充分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新课程初中《物理》看“突出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应用性,及学生全面发展的热点问题,注重对学生科学发展观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顺应时  相似文献   

11.
魏菊梅 《甘肃教育》2006,(1A):55-56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一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二要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三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四要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而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着重规书本忽视其他学习资源,重视课内忽视课外学生活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蒋定 《考试周刊》2010,(52):217-217
上世纪80年代,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科学、技术和社会"(英文缩写STS)在世界各国兴起,它主要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物理新课程标准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确,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来探究知识更有利于技能的形成.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物理教学要"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阶段,物理课程应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课堂上,我们主张将探究的权力交还给学生.那么,作为教学设计的实施者——教师,其主导作用又该如何体现?下面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存在着高分低能的怪现象。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2011年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应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徐蕾 《中学生电脑》2011,(11):74-74,76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包含着两类知识体系,一是物理学研究成果即物理概念、规律,二是物理学探究过程即物理学史.物理学史是物理学与其他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之间相互交流的产物,既包含丰富的物理内容,又包含科学的研究方法,还包含大量的科学探究过程的成败,是汇集多人的研究成果建立起来的,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适当渗透物理学史,给学生展示物理学发展中艰辛与曲折,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史中的偶然与必然,经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下物理实验活动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潘慧绣 《考试周刊》2012,(92):145-146
物理新课程标准不断地深入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成为了我们目前所面对的新课题。在物理教学中应渗透物理学史教育.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做好准备:注重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外实验及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