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瑞华 《出版广角》2013,(15):26-27
对于我国出版事业的性质,长期以来,其实并没有特别明晰的界定,有的只是一些大的、原则性的说法,比如:"我国的出版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等。应该说,这些大的原则解决了出版工作的基本方针和路线问题,但相对而言,离出版工作的实际还是有一定的距离。2003年,当时的新闻出版总署署  相似文献   

2.
正学术专著出版无论是在出版源头、出版流程,还是在经营过程,都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问题并分析应对对策,以供同行参考。自2001年参加工作,笔者在科学出版社从事学术专著出版已近15载。这段时间里,作为一名一线的编辑,目睹了出版业做大做强、急速扩张的规模增长,也亲身经历了现如今图书市场下行、各家出版社不得不调整战略,为未来发展谋求新的业务模式的现状。面对出版业巨大的变革,以及在这种变革下学术专著出版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要  相似文献   

3.
培养既掌握扎实技术理论知识又具备职业岗位工作能力,能熟练从事数字技术应用、数字内容开发、融媒体出版与传播方面的数字出版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当下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与难点,需要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探索模式创新。本文基于人才社会化培养理念,分析了社会化培养的内涵与优势,并提出了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对应实践路径,为我国数字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出版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业务轻政治、重实践轻理论、重使用轻培养、重管理轻服务、重个人轻团队等问题,提出加强出版人才培养,首先要实现四个转变——思想认识上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对象上变平均用力为突出重点,管理机制上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工作视野上变局部为整体。  相似文献   

5.
魏凯 《出版广角》2016,(1):22-25
2015年国际数字出版产业热闹非凡,各种产品和服务推陈出新,新的模式、新的业态经受着市场的检验,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2016年国际数字出版产业注定将精彩依旧,不论行业巨头还是初创公司都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整个产业的发展热点有哪些,趋势又如何,我们不妨大胆地预测一下。  相似文献   

6.
张锋 《采.写.编》2016,(3):118-118
数字出版是一种全新的出版形态,是传统出版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新技术为载体的一种出版形态。不管是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还是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引导,都意味着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形成了极大影响。本文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力为出发点,提出了传统出版的一些转型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虽然有几年总编辑岗位的工作经历,但深知对出版工作的理解不及前辈总编辑的十之一二,加之近些年图书出版工作、出版格局、出版技术、传播方式、赢利手段等等与出版相关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时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还会做编辑工作,更何况总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8.
牛津国际出版研究中心及其出版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历史沿革与研究工作 牛津国际出版研究中心(The Oxford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Publishing Studies)隶属于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的艺术、出版和音乐学院,是一家著名的从事出版专业高等教育、培训、研究和咨询的机构,其教学研究颇有特色.该中心也是英国最早进行出版研究和咨询以及从事出版高等教育和培训的机构.  相似文献   

9.
数字出版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一些疑问也随之产生.本文针对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关系是什么、开展数字出版是项目驱动还是全面铺开、出版社是否应该保留数字出版部门、到底什么为王、数字出版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哪些、出版改变了吗等六个问题进行解读,希望能给出一些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0.
据鲍克公司的资料,美国现有5.5万个出版社,每年共出版10万多种书,每年总销售额约250亿美元。为了帮助想从事出版工作或者自己进行自助出版的人了解出版业,《自助出  相似文献   

11.
试论编辑如何面对数字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出版是对传统出版的超越,但不是全然否决。尤其对于主抓出版内容的编辑来说,编辑工作之魂不管是在传统出版时代,还是在数字出版时代,都是一样的。但数字出版毕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出版革命,所以编辑人员必须认真面对新形势,积极学习相关数字出版技能,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电子书来了,传统出版还能走多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出版是什么?传统出版就是以纸质图书为主体的出版,就是以纸介质的形式,大量从事教学用书出版和专业、大众出版。我们这个行业里,大多数人都是从事传统出版的,一参加工作就与书打交道,在夜晚橙黄的灯影下,翻阅那一页页散着墨香的图书,心中有着说不出的充实和满足。对编辑这份工作有着一份深深的情感、一份深深的眷恋。  相似文献   

13.
据鲍克公司的资料,美国现有5.5万个出版社,每年共出版10万多种书,每年总销售额约250亿美元。 为了帮助想从事出版工作或者自己进行自助出版的人了解出版业,《自助出版手册》一书作者波因特对图书出版作了通俗易懂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出版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保证社会效益,又要追求经济效益。出版企业要搞好财务管理,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合理有效地组织财务管理工作,根据出版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因素,合理设置财务管理组织的内部岗位,岗位的设置要从财务会计型逐  相似文献   

15.
除去早年上山下乡、参军当兵的8年时间,严格来讲,我就从事过一个职业,那就是出版。是什么促使我37年来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步呢?主要是因为,在我看来出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是那些关于出版价值的名言警句,激励我坚守在出版第一线的岗位上。比如大家都熟知的,有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雨果的"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知道肖启明的博士论文即将公开出版,我十分高兴。因为这部著作是肖启明十多年从事大学出版工作,又在攻博期间潜心研究大学出版理论的成果。我相信,这一成果的面世,特别是它所提出的“大学出版精神”论,把大学出版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层次,这不仅有理论创新价值,而且有实践意义,它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大学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规律就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新中国的出版事业已有40多年的历史,而以出版为对象的科学研究,只是到了本世纪80年代,才逐步开展起来。怎样科学地组织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在我们面前还有许多未被认清的问题。但是,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图书出版业发展史,新中国40多年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发展史,为我们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出版业的规律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只要我国出版界从事实际工作和理论工作的同志携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出版研究及出版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本有两个研究媒介和大众传播问题的学会,其一是日本传播学会,其二是日本出版学会。其中,日本传播学会原名为日本新闻学会。该会成立于1951年,前年迎来了创立五十周年纪念日。虽然名曰新闻学会,但是除了报纸之外,也从事着有关广播和广告等方面的研究。因此,1991年正式更名,使学会全面研究大众传播问题的意图更加鲜明化,进而该学会进行以出版为内容的研究活动也成为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新出版的《图书馆出版目录》(Library Publishing Directory)简单介绍了北美115个高校与研究图书馆的一些出版活动,其中包括各图书馆出版物的数量和类型;各图书馆为作者们提供的服务;各图书馆如何安置员工以及分配资金;从事当前日益发展的学术出版活动的各机构的未来计划。  相似文献   

20.
徐蕾  辛华 《现代出版》2003,(3):42-45
余敏在一些专业网站的简历里写着自己“在杂志社、出版社、报社等新闻出版单位从事编辑及管理工作已32年”。他喜欢把自己称作传媒人。1966年,他从北大中文系毕业。上个世纪80年代在河南主办过蜚声全国的《小小说选刊》和《百花园》文学月刊。1996年10月,余敏来到出版界最高智囊机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担任副所长,主持行政工作。1998年兼任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主持全面工作。2000年又创办“中国出版网”,并担任董事长。六年间,他主持过三十多个研究课题;六年间,他使出版科学研究所的总资产增加了六倍半。出版科学研究所:七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