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硅元素知识是非金属元素的命题热点之一,该类试题常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与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及化学计算密切结合.1硅及其化合物的“反常”现象1)硅化学性质不活泼,但自然界中却没有游离态的硅,它以二氧化硅、硅酸盐等形式存在.2)硅的还原性比碳强,而碳在高温下却能从二氧化硅中还原出硅:SiO2 2C高温Si 2CO↑.3)非金属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硅却不然:Si 2NaOH H2O=Na2SiO3 2H2↑.4)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弱氧化性酸反应,而硅不但能与氢氟酸反应,而且还有氢气生成:Si 4HF=SiF4↑ 2H2↑.5)虽然二氧…  相似文献   

2.
1.硅与强碱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硅常温下即可与强碱溶液反应,如:Si+2NaOH+H2ONa2SiO3+2H2↑从反应方程式看,该反应的氧化剂似乎是NaOH和H2O,其实不然,上述反应实质上分两步进行,首先是硅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i+4H2OH4SiO4+2H2↑,由于生成的H4SiO4不溶于水,此反应难  相似文献   

3.
聚合反应可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两大类型.前者是不饱和化合物里的碳碳双键或叁键中的一个较易断裂的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断裂而彼此连接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后者则多为含有二个官能团的单体相互缩合脱去小分子(通常为水、氨、氯化氢等)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下面分别加以讨论:一、加聚反应:加聚反应通常可分为只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单烯烃及其衍生物的加聚反应和含有两个碳碳双键且中间只隔着一个单键的共轭二烯烃的加聚反应.前者在书写加聚反应方程式时其加聚产物只需将双键碳原子写在结构单元的中间,其它与双键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无论结构如何复杂均须写在它的上方或下方.如用2-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聚2-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漓)的反应方程式为:  相似文献   

4.
1.硅的还原性比碳强,与碳能置换出SiO2中的硅矛盾吗? 解析:二者并不矛盾,碳和硅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ⅣA族,由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可知,碳的原子半径比硅大,失去电子的能力比硅  相似文献   

5.
一、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五点注意: 1.离子反应是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发生的反应.凡非溶液中或非熔化状态下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亦即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固体混合加热,虽然也有离子和离子反应,但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只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即: .再如铜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虽然浓硫酸中也有H+,但浓度很小,故该反应也只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即:Cu+2H2SO4  相似文献   

6.
通过添加煤泥制备了定向多孔SiC陶瓷,探讨了煤泥加入后定向孔形成机制和烧结制度对制品性能影响.结果显示:煤泥内部碳热还原反应生成的SiC颗粒促进管状气孔、柱状组织的形成,未参与碳热还原反应多孔碳有效吸纳了混合气体中硅蒸汽,抑制了梯度多孔的形成,TiO2成份与多孔碳高温反应生成TiC增强相,氧化铝熔体与SiC和残余碳反应导致柱状组织表面圆润,也有效消耗了残余多孔碳.烧结温度的提升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都有效促进了物质传输,促进了气孔率、烧失率、气孔尺寸的进一步增加,煤泥的加入为重结晶提供了大量SiC源和碳源,进一步抑制了重结晶SiC颗粒的挥发.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初中化学全一册中,以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为例叙述了碳的还原性,并给出了实验装置和化学方程式:2CuO C(高温=)2Cu CO2↑.众所周知,碳的氧化物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那么碳与氧化铜的反应是否有一氧化碳生成呢?对此笔者通过实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硅元素概况硅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ⅣA族,与碳、锗、锡、铅等元素组成碳族.最外层电子数4个,硅主要化合价为+4价,不存在+2价,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硅单质虽然是非金属,但却貌似金属(为灰黑色固体),具有半导体性质.二、硅及其化合物的特性1.碳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2、+4,而硅通常为+4价,不存在+2价.2.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硅却为典型的半导体.  相似文献   

9.
例1能说明常温下二氧化硅是很坚硬的固体而二氧化碳是气体的原因是().A.硅的非金属性比碳的活泼B.二氧化硅中硅氧键的类型和二氧化碳中碳氧键的类型不同C.硅氧键的键能比碳氧键的键能大得多D.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的晶体类型不同错误解答:选B或C.因SiO2和CO2属于同主族元素的两种化合物,对应的晶体类型相同,性质上的差异应该在于二氧化硅中硅氧键和二氧化碳中碳氧键间类型和键能的差异.错误原因:对两种晶体结构认识模糊以及对物理性质差异原因的认识不清.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初中化学全一册中,以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为例叙述了碳的还原性,并给出了实验装置和化学方程式:2CuO+C(高温=)2Cu+CO2↑.众所周知,碳的氧化物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那么碳与氧化铜的反应是否有一氧化碳生成呢?对此笔者通过实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例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例子方程式是()A.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_2:Ca~(2+)+2ClO~-+H_2O+CO_2=CaCO_3↓+2HClO  相似文献   

12.
一、误区之一:没有搞清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前提.只有在溶液中进行的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否则即使有电解质参与,但不是在溶液中进行反应,也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如铜与浓硫酸共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是固态的铜与浓硫酸共热时,浓硫酸中的硫酸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存在或极少存在自由移动的H~ 和SO_4~(2-)而且生成的硫酸铜基本上为无水硫酸铜,所以这个反应只能用化学方程  相似文献   

13.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是高考中常见的考查题型,弄清离子方程式的设错方式,既可以更好地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也可以避免自己书写时犯同样的错误.现将离子方程式书写时的设错方式举例分析. 一、在反应事实上设错 例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2++ SO42-=BaSO4↓ B.铁与盐酸反应:2Fe+6H+=2Fe3+ +3H2↑ C.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气体:Ca2++2ClO-+H2O=CaSO3↓+2HClO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Q2+ H2O→2(◎)+CO32- 解析:铁与盐酸反应,应生成Fe3+;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气体,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aSO4沉淀;苯酚钠溶液与CO2反应,只能生成NaHCO3. 答案:A 点评: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要遵循客观反应事实,不能主观臆造,写出并不存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14.
单质碳还原二氧化碳是教材中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可先从易于理解的单质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入手,再将单质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稍加变形得到解决。分析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一种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热化学方程式.如:H2(g) Cl2(g)=2HCl(g);△H=-184.6kJ/mol.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如下几点:1.需把反应热△H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并用分号隔开.△H<0或△H为“-”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或△H为“ ”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2.需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用s表示,液态用1表示,气态g用表示.  相似文献   

16.
有机物碳链增长与减少知识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没有涉及,在考试大纲中也无具体要求.高考有机合成题中常以信息形式提示,但学生总感到陌生与困惑.通过对近几年高考题分析,整理出有机合成题中五种常见的碳链增长反应与一种常见的碳链减少反应.教师以信息形式让学生阅读并仿写有机合成方程式,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一、书写和判断离子方程式的“八违背”1.违背客观事实例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铁跟盐酸反应;②碳酸氢镁溶液跟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错解①2Fe 6H =2Fe3 3H2↑;②Mg2 2HCO3- 2OH-=MgCO3↓ CO23- 2H2O。分析①中注意到了写离子方程式的两个守恒,即荷守恒、质量守恒,但违背了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2 的观规律;②中注意到了化学用语及少量Mg(HCO3)2离子配比关系,但违背了离子反应总是向着离子浓度减少方向进行这一客观规律。Mg(OH)2的溶解度比MgCO3溶解度小得多,所以以上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①Fe H =Fe2 H2↑;②Mg2 2H…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SO2-4/CoFe2O4为催化剂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反应,在反应温度分别为90℃,100℃,110℃下,测出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动力学方程参数,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式,并与无催化剂酯化反应的活化能和动力学方程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乙酸正丁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乙酸用量为0.1mol时,醇酸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0.8g,带水剂用量为8mL,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SO2-4/CoFe2O能使酯化反应的活化能明显降低,是合成乙酸正丁酯的有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镁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高温下,镁不仅能和强氧化剂(如KMnO4、KClO3KNO3)反应,还能和氧化性很弱的盐反应.高温下,镁能和硫酸盐(包括亚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等反应,从而把硫、磷、碳和硅等元素还原,而且反应大都很剧烈.一.实验步骤:把少量盐放入蒸发皿中,加热至水份(包括结晶水)全部除净,冷却后研纲,再加人少量镁粉(按体积比Mg粉:盐粉≈2:3)并混合均匀放入坩埚,在混合物上撒上一层氧化镁粉似隔开空气),用酒精喷灯加热坩埚底部.一两分钟后反应开始,观察反应情况.二.反应结果:高温下镁和某些盐…  相似文献   

20.
二、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在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量有着严格的关系,这是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因此,计算前必须检查方程式是否完全正确。如果方程式写错了,计算就没有意义。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一般可分为重量和重量的计算,重量和体积的计算,体积和体积的计算三个方面。下面结合课本的习题,谈谈有关重量和重量方面的计算问题。 1.有关反应物是过量的计算 例一:在含硫酸147克的硫酸溶液中,加进100克氢氧化钠,问这时生成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什么颜色?如何才能使以上中和反应到达终点?(课本P100,习题6改编) 解:设100克氢氧化钠可以跟x克硫酸起反应 H_2SO_4+2NaOH=Na_2SO_4+2H_2O 98 2×40 x克 100 克 ∴98:80:=2:100 x=(98×100)/80=122.5(克) 现100克NaOH只能跟122.5克H_2SO_4完全作用。但题目给出H_2SO_4,的量是147克,显然H_2SO_4的量多了141-122.5=24.5(克),即还有24.5克H_2SO_4未起反应,故这时生成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