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说明文字是博物馆展览展示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就叙事型主题展览而言,说明文字理应承担展现内容、揭示主题、传播知识的作用,但目前却普遍存在逻辑结构及其层次不清晰、文字量过多、可读性不足等问题,致使博物馆展览长期面临难以吸引观众、社会效益不高的困境。本文将对博物馆叙事型展览说明文字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探讨编写好说明文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解读性说明文字”强调展览说明文字不仅仅是信息的呈现,更在于鼓励观众参与和增加展览的互动性,对自然史博物馆的信息传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结合美国文化遗产学家Freeman Tilden提出的六条解读原则,以及美国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史博物馆在解读性说明文字方面的成功经验,旨在分析自然史博物馆解读性说明文字撰写设计的关键要素——关联性、准确性、艺术性和互动性等。进而提炼出提升自然史博物馆解读性说明文字撰写水平的途径,为我国自然史博物馆展陈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尽管组织文化是在组织内部各个主体之间产生的,但这一过程并非自发地完成。研究发现,这一过程与组织内的权力旨趣、深层结构密切相关。从批判学派关于组织传播中的话语、权力、等级制和统治等相关理论考察分析"传销组织"这一既典型又反常的组织类型,透过其温情脉脉、追求"成功"的面纱,揭露其强霸式的组织机制、组织架构以及运作逻辑,并重点发掘其"邪教"性质的组织文化"潜规则",希望能从反面说明建构积极健康组织文化的重要性,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组织文化传播理论的适用性和解释力。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4,(16):64-67
孙俨斌博士在《新闻记者》(2014年第2期)发表论文《"社会资本"视角对传媒经济研究的三个跨越》,认为"注意力经济"、"影响力经济"不能对媒体会议会展、灰色收入等非经济因素进行有效解释,进而提出传媒经济理论存在局限性。本文认为,上文把对传媒经济本质的研究混同于传媒经济理论研究,把传媒经济研究的局限混同于传媒经济理论的局限。"注意力经济"、"影响力经济"是对传媒经济本质模式的研究,不能涵盖其它传媒经济理论。非经济因素对传媒经济的影响,即可以通过现有的传媒经济理论加以研究,也可以通过对非经济因素的研究产生新的理论,研究局限不等于理论局限。  相似文献   

5.
尽管不少研究关注到媒介与抗争的关系,大部分研究倾向于将媒介作为抗争工具和策略加以理解,或仅仅关注媒介内容、媒介框架对抗争事件的呈现,未将整个媒介生态对抗争的影响看成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本文以"媒介逻辑"作为核心性分析框架,系统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媒介逻辑如何共同作用于抗争这一特定社会领域。对发生于2003-2012年间的40个拆迁抗争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发现,媒介的内容逻辑比技术逻辑、制度逻辑更具影响力,但内容逻辑的影响力镶嵌于而不是独立于政治制度。虽然技术逻辑和制度逻辑自身无法有效解释抗争成功,但三种媒介逻辑之间存在相互强化的效应,在内容逻辑基础上引入其他二者将大大提高"媒介逻辑"对抗争成功的整体影响。总之,本研究在经验上初步验证了整合的"媒介逻辑"理论框架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任何时代人类都生活在一定的信息环境中,传媒的发展导致信息环境的变化。人类在这种环境的改变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本文以人类进化的注意力经济倾向为主线,从人的动物性、社会性和符号性3个层次,揭示了社会行为主流模式向"注意力行为"转变的事实,明确了人类伴随社会发展的"进化"方向。阐述了信息过剩社会注意力经济的重要意义,为注意力经济学派的理论建立了"人性"分析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7.
一、有"亲和力"的外在形象 得体装点,赢得"第一印象".解说员的穿着要与自己的年龄、体形吻合.色彩、款式要与展览的主题协调.在化妆上,解说员要注意以"自然青春美"为主,适当施以淡妆,少戴或不戴饰物,一亮相就紧紧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记者在撰写新闻稿件时,必须懂得视觉逻辑。这是电视新闻写作同其它新闻媒介的新闻写作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所谓视觉逻辑是指新闻文字受画面支配这一现象。记者撰写的新闻稿件、登在报上,读起来顺口,在广播中播出来,听着顺耳,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稿件能与画面相配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云展览已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文化传播格局中的重要增长极。通过回顾国内外云展览发展历程,梳理出萌芽期、技术融合期与形态多元期三阶段,界定了云展览可脱离实体展览而存在、包含虚拟交互和人际交互的概念要点,并提出以构建逻辑为顶层分类指标,以技术方法为二级分类指标,以功能应用为二级分类的附加指标的云展览分类标准,区分“复制型云展览”和“重构型云展览”两大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云展览区别于线下展览的“无限关联”“虚拟交互”“用户自主创造”与“网络社群广泛对话”四大核心特征。最后,从理念层面的思维转型、研究层面的体系构建与机制层面的革新重塑等角度给出我国博物馆云展览理论与实践的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闻,吸引读者注意力靠的是导语,而保持读者的注意力就得靠主体部分。主体部分要交代新闻的来龙去脉,要把导语所提示的东西告诉读者。如果新闻主体不能以周密而清晰的文字支持导语所提示的东西,读者就会产生受骗的感觉,甚至不会读完全文。因此,组织并撰写好新闻主体是极为重要的。这方面往往会比导语写作遇到更大的麻烦。导语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同样地,消息主体的展开也有许多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学术论文就是运用学科原理、专业术语以及学术语言,对客观事物现象及背后规律进行归纳、推理与演绎,以此形成并在一定范围公布的专业理论文章.它是学术期刊编辑及其作者沟通的主要介质及共同向极致逼进的对象.中国学术期刊令人担忧的现状倒逼学术期刊编辑去探索、归纳学术论文撰写技巧及其规律.文章运用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去探究学术期刊编辑视阈下的学术论文撰写规律.编辑视阈下的学术论文撰写规律课题,涵括其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九个方面内容:第一,关于学术论文撰写研究的回顾;第二,学术论文撰写规律基于编辑视阈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第三,学术论文内涵的科学界定是学术论文成功撰写的基本前提;第四,学术论文撰写成功的基础是选题有意义且作者能驾驭;第五,学术论文科学命题要求以精准专业、恰当语法与生动文字来表达;第六,学术论文撰写成功实现创新的主要路径及不同学科的方法区别;第七,学术论文论证方法及语言的特殊要求;第八,学术论文撰写不可逾越“问题学术史回顾”;第九,学术论文获取材料路径及其主观能动性发挥.  相似文献   

12.
张磊 《东南传播》2021,(11):142-144
移动时代的到来,传播媒介深刻变革,人们的传播活动被分割为一个个不同的场景,不止产品消费市场,甚至政务都开始以场景为单位为大众提供服务.在场景化大背景下,新闻文稿作为单一的以文字为载体传播新闻内容的媒介,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只考虑文本的撰写,还必须将场景思维运用到新闻写作中,在新闻选题、撰写内容、发布内容的过程中将人们阅读信息的客观场景、信息能够带给受众的目标场景考虑其中,使受众置身于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场景中,从而感知、阅读、内化传播信息,最大化利用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13.
胡阳 《东南传播》2021,(2):31-35
媒体平台化是新闻业在平台经济下的新形态。运用数字劳动相关理论对今日头条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发现,媒体平台化趋势下,尽管媒体平台保有新闻业本身的特征,但无可避免地移植了平台的资本积累逻辑,且前者已呈现出被后者裹挟的趋势。具体体现在"注意力众筹"与"新闻众筹"的生产模式中,即新信息技术对用户进行的"超级全景监狱"式监控与数据利用,运用技术赋权、情感劳动动员、奖励机制鼓励创作等策略进行数字劳动动员,从而实现对低偿劳动的普通用户们隐蔽的剩余价值剥削。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角进行批判,意在呼吁社会保有对新事物的谨慎态度,促进平台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11月12日,主题为"引爆新注意力"的2014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拉开帷幕。17位来自国内外的媒体先锋人物共同探讨了在移动互联、社交化、机器人撰写以及在传统行业跨界的趋势下,媒体行业将如何再度抓取人们注意力等话题。用户注意力的变化根据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网络媒体总编辑陈菊红称,新媒体时代,用户的注意力呈现出两种变化趋势:1.注意力切换频率加快;2.媒体已经覆盖睡眠以外的所有时间。在富媒体资讯的背景下,用户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来越短暂。统计显示,用户在每分钟大约会切换36次应用,这意味着平均不到两分钟就会切换一次应用。因而时  相似文献   

15.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派通过探究传播资源的生产、分配与流通的问题,提出了"受众商品论"的观点。注意力经济时代,注意力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被媒体用来作为商业活动的重要商品。本文从"受众商品化"展开,论述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和注意力经济学派对"商品化"的两种学术观点,阐述"注意力商品化"与"受众商品化"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公共关系"概念的界定,突显其"公共关系学"的内涵,阐述了"公共关系"存在于博物馆的客观性和必要性,提出应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价值给予应有的认可和重视,并将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即"公共关系学"加以运用。之后,借鉴公共关系专业化活动中的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践和公关评估四步骤的理论和操作技巧,探讨如何开展博物馆市场调查、展览策划、展览宣传推广和展览社会效益评估,旨在通过公共关系学理论对博物馆展览实践进行指导,重视公共关系学在博物馆展览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个体知识分享行为的理论透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个体知识分享行为的理论阐释可以说明其产生的动因,发现内外影响因素。基于心理学理论的阐释可以说明分享行为产生的心理动因;基于社会学、经济学理论的阐释,可以说明影响个体动因和行为产生的外部环境因素;基于多理论视角的阐释,可以综合考察和分析各种影响个体知识分享行为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理论研究的成果有助于构建利于知识分享的环境机制。  相似文献   

18.
童书编辑如何参与编辑实践在我国学界一直缺乏系统的经验与理论的建构。本文以布迪厄的文化生产理论为视角、以文化中介“三维度”分析框架对50名儿童图书编辑撰写的“编辑手记”展开了对童书编辑“文化中介”实践的考察。研究发现,作为“文化中介”的童书编辑对童书的理性规划与类似“养成系”的情感投入贯穿了童书的物质性创造与生产“影响”的过程,他们与市场的博弈也逐渐印证了理论中文化产品“市场逻辑”与“审美逻辑”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杨珠 《编辑学报》2015,27(5):443-445
在“中国知网”上检索2013年工程类期刊有关广告征订信息的文献,分析其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宣传诉求点不突出、题名与正文不符、文字表述不规范、广告报价表不规范、联系方式不清楚、相同期刊的广告报价不一致、版面不协调等.指出期刊应形成严格的审核编辑机制、重视广告征订信息内容的撰写、注意文字以及排版规范问题等,以促进其达到广告征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杨保军博士撰写的《新闻事实论》一书近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对新闻传播的逻辑起点———新闻事实进行了概念界定和理论探讨 ,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新意的基本理论框架。论著深入地研究和论述了新闻事实的逻辑前设、事实信息资源的开发、新闻事实再现的原则等基本问题 ,提出了新闻事实内涵的“四态”说、确定新闻事实的“选择图式”和作为说话手段的新闻事实等方面的新见解。论著对于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 ,对于新闻实践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新闻事实论》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