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巨大"磁场",学生在充满积极互动氛围的班级文化环境中能够产生情感和心灵上的共鸣,进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情绪体验,最终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教师应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互动式的、和谐的、可  相似文献   

2.
班级文化心理氛围,是班级文化的深层部分。为促进良好班级文化心理氛围的形成,我采取了下面三种形式的班会课。一、话题式班会课,让学生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3.
形成学生自我管理、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每一位班主任的追求,但在传统的班委模式与班级管理中,存在制度僵化、班级缺乏民主氛围、学生自主性与主人翁意识较差的现象.本文将结合班主任工作实际,基于班级学习小组,旨在探究"去中心化"的新型班委模式."去中心化"是一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的结构模式,该模式能更好地释放班级学生干部活力,有利于形成更加积极、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  相似文献   

4.
我们要构建的"心灵绿洲"指的是一个环境和谐典雅、氛围宽松融洽、师生善教乐学的精神文化家园,它意味着一种最佳的生存、发展状态,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理想.其显著特征是"和谐",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要构筑"心灵绿洲",首先必须强化"和谐"意识,即把和谐的观念、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人文心理和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5.
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是整个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良好的班级文化,会让每位学生以此自励自勉,这样的班级想不好都难;这样的学生哪怕现在默默无闻,以后也会十分优秀. 我抓住学校建设"温馨班级"这一契机,从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角度出发,去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希望以此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6.
余妍霞 《文教资料》2011,(13):161-162
仪式是一种能够使参与者产生震撼心灵的影响力的特定规范性活动,在当前的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具有扩大教育影响、触及学生心灵、赋予角色规范及促进形成心理导向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班级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心,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搞好班级文化,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能够焕发学生心灵空间储藏着的大量再生性资源——精神。良好的班级文化是一种氛围,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促进班级德育工作,是一条富有成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文化特征的班级形象和行为方式.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着眼于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四个方面着力打造班级"内环境",通过采取、开展一系列的措施和活动,丰富和滋养学生的心灵,进行创新摸索.  相似文献   

9.
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用爱唤醒每一个心灵,这只是良好班风形成的一种舆论准备而已,一个真正能为学生人格健全、素质提高提供良好客观凭借的班集体建设,关键在于一种班级文化的建设.这正如一个企业,企业文化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兴衰.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和学生的接触最多、最深,而QQ乐园进一步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打造班级文化,形成班级合力,提高学生素养,必须从学生角度着眼,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支点",我们只要稍微用力,学生就会被高高的"托起".只有教师真正的放下"高生一等"的架子,视学生为"同窗",为"网友",学生才能找回"真正的自我".  相似文献   

11.
营造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班级文化心理环境,是初中班主任工作艺术的重要方面.长期的班主任工作让笔者相信:氛围是重要的教育力量.班主任工作中"细节决定成败",就是要通过各种细节的优化,创设一种有教育力量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正德育是什么?德育是春风化雨的滋润,是润物无声的渗透;德育是一种感染,一种唤醒,更是一种责任,它的对象是纤柔多感又包容万象的心灵。在创建和谐教育的过程中,潜江市王场小学确立了"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的德育理念,引领全体教师对"班级德育评估体制"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学校对班级德育评估的体系,使班级德育评估更完善、更透明、更贴近学生实际,增强了班级德育活力,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形成了良好的学校德育氛围。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的"主任本色"与"管理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主任的沦陷源于"管理的缺位"与"服务的越位".班主任毕竟是个"主任",他不但是管理班级学生的"孩儿王",更是协调学科教师的主任.正是通过对学科教师的协调,才可能调动教师群体力量去教育班级学生;正是通过对班级学生的管理,才可能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4.
班级管理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离开了班级管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教书育人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班级管理是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班级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对人的管理.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而良好的班级氛围又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责任感等.  相似文献   

15.
邬庆周 《考试周刊》2011,(17):236-237
班级文化建设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行为,而且影响班集体的行为,更引导着班级发展的方向。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形成催人向上的心理氛围,成为班级和学生发展的驱动力。我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则应把握如下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6.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班主任引导下师生共同创造形成的精神、氛围、制度、关系以及承载熏陶与导向等功能的物质形态和体现学生文化人格的活动形式。班级文化不是一种粗暴的、说教的、刚性的固定模式,而是一种温和的、柔性的、潜移默化的物质制度、心理、行为之综合存在。  相似文献   

17.
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良好的校风、班风,浓郁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我边学习氛围、边结合班级实际,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本着"德育为先,树人为本"的宗旨,在构建班级文化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班级文化建设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文化作为微观的教育氛围,构成了班级内部的心理环境,有力地影响和制约着班集体成员的理想、道德、情感和行为,发挥着凝聚、规范、激励和导向功能。然而,建设班级文化并非易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含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等多个层面),具有自己的内在形成机制,而不可违背。本文就班级文化建设的心理机制进行探讨。一、运用心理定势心理活动具有定势规律———前面一个比较强烈的心理活动对于随后的心理活动的反映内容及趋向有影响。定势规律对于良好的班级文化形成和保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进入班级,总希望很快地与班级融合,被班…  相似文献   

19.
班级环境布置,创设的是一种文化的氛围,营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所.它最大的功效就是可以形成一种人文氛围,对学生成长起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由此,班级的环境布置作用可见一般.由于立场的不同,对于班级的环境布置,往往有多种不同的看法,本文仅选择三个方面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悌"为"善兄弟也"。悌,不仅指兄弟的情谊;还指同学之间的友爱。为了培养学生的"悌心",使班级形成浓厚的"团结友爱"教育氛围,笔者尝试从人文角度出发,以"悌"字特色班级建设为突破口,从优化班集体的"硬文化"环境、"软文化"环境入手,"软硬兼施",促使班级形成体谅同学、关心他人、祥和共融的"悌爱"风气,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一"、硬文化"——"悌"的物质文化基础"硬文化"主要指班级物质文化。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