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师的假设是教师文化乃至学校文化的深层指令,是教师一切行为与价值取向的源泉。我们发现,教师思维中的错误假定不少,比如假设学生的问题都是源自学生本人,学生的差异是先天注定的;学生的发展完全取决于教师教得好与坏;教师成功的经验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2.
教师对话是教师间通过分享个性化的教学经验,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人们假定,这种对话可以通过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加以实现。他们还假定,这种方式的顺利进行取决于教师之间的信任、平等以及宽松氛围、学校文化的构建。然而,这些假定在提出各种假定和美妙诱惑的同时却忽视了缄默文化、利益关系和个体文化差异的作用,从而使其在现实中处于尴尬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3.
一、教师文化与班级管理风格1.教师文化人们普遍认为,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一个学校内教师团体所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习惯以及行为规范等,代表着学校的文化状况,是学校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师源性心理障碍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以及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导致师源性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首先从消除师源性心理障碍入手,从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做起,这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教师对话是教师间通过分享个性化的教学经验,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人们假定,这种对话可以通过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加以实现。他们还假定,这种方式的顺利进行取决于教师之间的信任、平等以及宽松氛围、学校化的构建。然而,这些假定在提出各种假定和美妙诱惑的同时却忽视了缄默化、利益关系和个体化差异的作用,从而使其在现实中处于尴尬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所谓低效劳动、无效劳动与课堂上大量充斥的教师问题行为密切相关,改善教师课堂问题行为的关键之一是重塑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7.
黄艳梅 《江苏教育》2012,(26):45-47
学校特色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质与核心。在谋求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队伍建设不能仅是"只见树木"式的师德要求和学科培训,而是要有"还见森林"式的全面建构,倡导基于学校特色发展的新型的教师文化。教师文化就是教师的价值追求、教育理念、职业道德以及行为方式的统一体,直接决定着学校特色文化的结构与水平。基于学校特色发展的教师文化的内涵应当是完整的,它应包含观念系统、知识系统与伦理和心理人格系统几个主要方面,具体地讲,也就是应形成与学校特色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的  相似文献   

8.
教师知识共享是教师个体知识向教师群体知识转移的过程。教师知识共享能够实现教师个体缄默知识显性化,丰富教师共同体实践性知识库,并促进学校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然而,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沉默的螺旋现象”“人际关系差序格局的现象”以及“学校组织无意识知识管理的现象”等现实境况致使教师知识共享无法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多元价值和意义。这些阻碍教师知识共享的现实因素背后反映出教师之间缺乏人际信任、社会互动、合作意识和共享文化以及学校组织知识管理意识淡薄等问题。为促进教师个人知识向集体知识转化,应积极构建教师知识共享文化,提升教师知识共享意愿;营造教师知识共享的“创造的空间”,增强教师之间的社会互动;完善学校知识共享的制度支持,引领教师知识共享行为。  相似文献   

9.
教师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的生活境遇影响并决定着他们的意义世界,从而也影响着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及课程与教学决策.J中学的教师文化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学校变革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阻力.不正确看待并及时消解这些阻力,将导致学校向消极方向发展,并最终影响课程实施的成败.  相似文献   

10.
教师信念的形成与变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翌  马云鹏 《比较教育研究》2007,28(6):31-35,85
教师信念是教师关于教育"想当然正确"的基本假定,其形成主要经历了无意识习得、信念的显性化以及个人信念的哲学化等阶段.教师信念的改变受先前的信念与认知冲突、情感、学校文化和学校同事等因素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些信念变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专业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合作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三种主要形式的教研组、学科组及课题组,是集教学、科研及日常管理于一体的教师基层组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载体,具有自愿性、同一性及发展性的特征,呈现出完善知识建构、实现知识共享、提升教师效能感、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及生成学习动态环境等诸多价值功能.教师共同体合作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职业群体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的综合反映.建立完善开放的校本研究制度、建构人文化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实施师徒教师教育模式、营造开放的学校环境氛围及确立"共识"的核心价值,对于构建和培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合作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深入探讨了1位专家型数学教师的数学观,数学学习观和数学教学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该专家型数学教师主要认为:(1)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和数学能力的载体,是源于生活和用于生活的,是学生学习、考试的一个科目;(2)学习数学需一定天赋,学生自主参与、归纳总结是数学学习最佳的方式,数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部分和应达到的水平之一;(3)数学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功的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课后落实。中国传统文化、数学教育传统、新课程理念以及教师的工作环境等都对其观念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职业院校领导课程改革的思路问题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问题。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问题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能力问题。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出路问题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效果问题。它们决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深受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和应试教育做法之不利影响。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即三个整合和一个集成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能动性的整合 ;英语语言与其文化思维的整合 ;体现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整合 ;将毕业论文作为学生语言能力、文化修养及创造潜力的总集成与再提高  相似文献   

15.
自学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实现其目标有赖于教师的学习方法指导。本文从教学资源构成、教育思想转变、教育对象特点等方面,论证了学法指导是教师的职责,分析了教育思想、教育角色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对学法指导的意义,以及学法指导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A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actice was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er knowledge of her children's mathematical thinking, the ways in which she acquired that knowledge, and the uses she made of that knowledge in making instructional decisions. The focus of the investigation was the teacher's knowledge of her children's thinking about numbers, including counting and addition, subtraction, multiplication, and division. The teacher had attended Cognitively Guided Instruction workshops at which sh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about research on children's mathematical thinking. She gathered information on her own children's thinking by posing word problems, listening to children as the described their strategie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and talking to other adults about her children. She used that information to select problems to pose in subsequent lessons.  相似文献   

17.
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师上课正常有序进行和确保教学质量的一个基本条件。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一样,教师如何"亮相"、如何使用声音、如何安排学生座位、如何对学生进行教学分组等同样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高职生应具备职业技术素质和人文素质,加强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关系到高职校的生存和发展,是培养高职生健全人格、创造性思维、文明意识的需要.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加强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生命是灵动的.把生命的自然灵动转变成生命的自觉灵动尤其是人类生命的自觉灵动,是教育发生、发展的前提,也是教师走近并表达哲学智慧的必然途径.教师哲学智慧形成与表达的过程就是教师主体性张扬的过程.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精神气质的灵动与自觉,进而引发教师教学个性的灵动与自觉.三者交互融合,自然体现出教师的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