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很多女性进入社会就职,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女性就职的发展,但女性就职仍面临诸多问题.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女性的高学历低就业率现象很突出,家庭主妇也做为一个职业普遍存在.本论文以女性就职观为背景,通过研究女性就职类型、就职问题、日本女性就职特有的“M”型曲线和日本家庭主妇的诞生及作用,探求日本女性家庭归属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中有女性撑起半边天的说法,但在封建社会的日本,女性被看成男性的附属品,男尊女卑差异明显。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认识的改变,女性的社会及家庭地位不断提高,使得女性自身意识发生了改变,“女性语”也随之发生变化。虽然在二战后日本“男性语”和“女性语”差别逐渐缩小,今后也还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代日语中仍有大量“女性语”存在。因此,剖析日语中“女性语”与日本社会及文化的潜在联系,研究“女性语”的兴衰历程及语用嬗变是十分必要的,有其学术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日本女性地位有了一定提升,而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并未实现.当今日本女性在时代的矛盾中艰难生长.本文围绕这一矛盾主线,从教育、就业等方面分析了当代日本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矛盾现状.  相似文献   

4.
浅论我国古代女子之社会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女子在社会中的地位,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多样变化的。“玉主沉浮,源于母系;峰回路转,始于奴隶;深渊难跃,在于封建。”女性地位经历几千年的沉浮变化,有过短暂的辉煌,更多是压抑的无奈。  相似文献   

5.
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妇女运动,当代日本女性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而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并未实现。本文围绕这一矛盾主线,揭示了当代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矛盾原因,为一个真正独立的日本女性时代的到来而呐喊。  相似文献   

6.
日语中有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的区分,女性用语主要产生于平安时代,后受到女性文学的影响而逐渐得到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日本男女的社会地位日趋平等,女性用语亦出现了衰退现象。但当前,男女语言的表达习惯仍有不小差别。女性用语在用词和语言表达形式上有别于男性用语和一般用语,其特点是含蓄、委婉、优雅。该文将对女性用语的历史变迁以及各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日本进入现代社会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追求男女平等,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开始上升,男女拥有均等的就业和受教育的机会。本文以日本女性的变化为切入点,先介绍研究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意义及日本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表达;其次分析日本文学中女性形象的转变;最后,分析日本文学中女性形象塑造对我国作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不同的审美标准根植于不同的社会土壤,审美的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母系氏族的结束,父系氏族的建立,女性由“统治者”地位逐渐沦落为男人的附属品,相对应于女性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女性的人体美、品德美、装饰美、性情美等方面来对比观照《诗经》、《楚辞》中的女性形象,清晰的了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状态下女性的审美特点以及审美意识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冯梦龙的“三言”塑造了众多媒妁形象,尤以女性居多。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启蒙思想家的出现、“嫁娶用媒”的婚姻礼俗为女性提供了一些职业机会,并在职业过程中展示了封建女性的职业生活。尽管他们向众人昭示了女性特有的能力和才干,却得不到封建伦理观的认可。女性地位难以逃脱封建等级制的思想禁锢。  相似文献   

10.
冯梦龙的“三言”塑造了众多媒妁形象,尤以女性居多.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启蒙思想家的出现、“嫁娶用媒”的婚姻礼俗为女性提供了一些职业机会,并在职业过程中展示了封建女性的职业生活.尽管他们向众人昭示了女性特有的能力和才干,却得不到封建伦理现的认可.女性地位难以逃脱封建等级制的思想禁锢.  相似文献   

11.
《邢台学院学报》2018,(1):127-129
我国从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的显著表现就是女性地位的下降,漫长的封建社会更是不断巩固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女性一直被束缚在封建婚姻生活中。直到近代中国,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以及封建统治的动摇,社会变革的不断发展使得女性无论是在思想、意识还是在婚姻生活都有了一定的变化。从相关文献资料出发,对近代中国女性婚姻生活的变化进行论述,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封建专制社会里,由于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性教育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拟以《平山冷燕》为例,从女性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和教育的目的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女性教育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李都荣 《文教资料》2009,(17):37-39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它不仅仅是一种书写符号.还能传达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在母系氏族社会中人们崇拜女性,赞美生育,以母系定血统.重母轻父。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拥有崇高的地位.受到人们的崇拜.这是由女性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在早期的文字中,也保存了女性成为“女神”的影子,本文对若干甲骨文进行分析.并从其形体结构透视出女性的“女神”时代。  相似文献   

14.
女性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女性教育获得了重要地位。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目前在传统观念、教育格局与发展等方面的女性教育的不合理现状和发展空间,努力从更新社会女性教育观念,到新女性教育环境、强化女性主体意识等方面积极应对,女性科学文化素质一定会普遍提高.女性一定会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祖国建设真正的“半边天”。  相似文献   

15.
徐潇 《培训与研究》2006,23(9):48-49
历史上,在两性社会中男人向来是处于统治地位,握有全部的具体权利。这些年在当代电视文化中频频出现的偶像剧、女性视角的选美节目、同性恋组合,表面看来,好像是女性的胜利,是女性主义的实现,但通过考察,所谓的女性主义没有实现,现在大行其道的的“女性主义”只是一种“伪女性主义”,而女性消费时代也没有到来。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称谓语能够体现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跟随时代一起变化发展。女性话语作为边缘话语,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女汉子""女博士""绿茶婊"等网络流行女性称谓语的出现,反映了女性社会身份的变化,使人们对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分析此类网络流行女性称谓语,有助于解读当代女性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并有助于提高女性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三言”“二拍”的文本,叙述了婚恋故事中的女性媒人角色群体,透过女性媒人的特点行为展示出其贪图利益、卑劣巧言的形象,体现出女性媒人在社会地位上的低微。但女性媒人在内容和结构上起到连接男女主人公空间、推动情节衍生的功能性作用。同时其中还暗含着深刻的观念表达,即女性即使有了打破传统规范的意识和行为,但最终仍然要回归封建父权夫权,即男性占话语主导权的儒家秩序之中,若偏离了这一方向,则只能遭受残酷的压制。  相似文献   

18.
张洵 《考试周刊》2012,(29):33-34
明末清初的江南地区,女性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相应改变,其活动范围远远大于闺阁的家内领地,其中最具典型的代表是巡游的女塾师的出现。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的这种社会性别关系的转变,与传统思想对女性的要求和人们对封建时期女性形象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反差,因此传统的"五四"妇女史观有其局限性。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既与明末江南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关,又与当时社会等级松动相关,重新审视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女性的角色和地位,有助于相对客观地评价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唐代社会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开化,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唐传奇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丰满生动,从中可以看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反对封建婚姻制度争取婚姻自由;其二,争取社会地位的平等;其三,要求参与政治,分享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女性在社会生活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大家对女性也越来越关注。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女人在家庭中既要当好贤妻又要当好良母,这样以来如果还要追求事业的成功就很难了,所以女性是伟大的,成功的女性就更不容易。在高中课本中出现一些令人景仰的女性形象,她们尽管身世悲苦,但性格坚强,以自己柔弱的身躯同强大的封建势力相搏斗,虽然终被黑暗势力所吞噬,但那自尊、自爱与命运抗争的性格即便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