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村民自治制度为阶层博弈构建了制度平台。根据占有权力资源的多少,村民分为管理者、非管理精英、普通村民三个权力阶层。从一定意义上说,村民自治的运作就是管理者、非管理精英和普通村民三个阶层围绕利益而展开的博弈过程。当前最常见的阶层博弈方式主要有:“权力精英”与普通村民的博弈;干部与群众的博弈。从阶层博弈的特殊视角考察,村庄权力结构大致分为管理者控制型、权力精英主导型、群众自治型三种结构。  相似文献   

2.
现代大学制度受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三种不同性质力量的影响,而它们不同的组合又形成不同的权力模式。当今世界存在着四种类型的大学制度权力模式:政治权力主导型、行政权力主导型、学术权力主导型和三种权力博弈型。由于国情不同,这四种权力模式在不同的国度具有不同的特点及功能。  相似文献   

3.
杨天平  王超 《教育研究》2012,(5):141-146,159
西方国家大学权力的分配与控制,从中世纪的意大利开始,经由英、法、德而至美国,既因时空不同而有别,又有其变迁传承的内在逻辑。从总体来看,西方大学权力模式的变迁是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增强自身活力,寻求最优化权力配置、实现自主发展的过程。在调整权力关系、优化权力配置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意、法、德三国为代表的政府和教授权力相对强势、院校权力相对弱势的欧陆模式,政府、高校、教授权力相对均衡的英国模式以及院校权力相对强势、政府和教授权力相对弱势的美国模式,表现出学术权与行政权并存,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共在,政府有限控制与大学有限自治制衡,校内自主权与校外参与权相结合的四大特征。  相似文献   

4.
“高校衙门化”的主要特征是高校外部受制于政府权力,自主办学权得不到充分体现;内部权力集中,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呈官僚化、泛行政化。要解决“衙门化”问题必须实现政府权力向高校自主权力的转移、校级权力向院系基层权力的转移、行政权力向学术权力的转移。西方国家在处理三组权力关系时一般奉行保障学校自主、维护基层博弈、促进学术本位的原则,这为我国应对高校“衙门化”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高校衙门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所不可回避的问题。要解决“衙门化”问题必须实现三组权力的调整:政府权力向高校自主权力的转移、校级权力向院系基层权力的转移、行政权力向学术权力的转移。西方国家在处理三组权力关系时一般奉行保障学校自主、维护基层博弈、促进学术本位的原则。这为我国应对高校“衙门化”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高校衙门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所不可回避的问题。要解决“衙门化”问题必须实现三组权力的调整:政府权力向高校自主权力的转移、校级权力向院系基层权力的转移、行政权力向学术权力的转移。西方国家在处理三组权力关系时一般奉行保障学校自主、维护基层博弈、促进学术本位的原则。这为我国应对高校“衙门化”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比较我国与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权力配置模式存在重大差异。在政府与学校关系中,西方国家为学校本位,我国为政府本位;在学校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中,西方国家为学术本位,我国为行政本位。改革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权力配置,从政府本位转变到学校本位,从行政本位转变到学术本位,关键是要变革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大学内部治理结构问题不断凸显,主要表现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博弈的失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的起源在于形成基础和价值取向不同;而冲突的实质则在于利益争夺,主要表现为对话语权的争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博弈已经出现了一方吞噬另一方的"零和博弈"的趋势,学术权力陷入了"囚徒困境"。如何在冲突中寻求平衡的支点是解决该问题的核心,必须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构建和谐的权力关系模式,从而营造和谐的高等教育生态圈。  相似文献   

9.
大学治理关键内核在于拓展多元权力的张力。过度内倾化与外倾化的权力架构,易诱发内控或外控的一元极端治理格局。打破治理权力一边倒和非平衡的博弈困境,需以内承外接的大学章程为枢纽,在政府依附与自治中心间,建构治理权力结构的连续过渡统一体。优化内、外治理的权力环境,提升治理能力的理路,即宏观层面实现政府、高校、社会间权力的"三权分治",微观层面实现集权制衡与赋权解制的多维统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仍然存在,高校行政化问题尚未得到真正解决,需要对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的权力进行重新审视。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的权力博弈存在着学术权力导向、行政权力导向、权力互侵导向和权力合作导向等四种博弈结果,其权力边界可设定为学术事务型、行政事务型、兼容事务型和混合事务型等四种类型,可分别从权力分工、权力让渡、权力合作与权力规制的视角创新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的权力机制,以探究解决我国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比较详细地探讨了我国转型期中央与地方高教权力博弈的六种方式及其主要特征。本文认为,转型期不同阶段我国中央与地方高教权力博弈的方式呈现不同的特征,具体是,在1978-1984年阶段以隐性权力博弈为主,1985-1992年阶段以灰色权力博弈为主,1993-1997年阶段以主动型权力博弈为主,而1998年之后则以混合型权力博弈为主,但显性权力博弈在我国高教领域出现的条件尚未成熟。  相似文献   

12.
欧美大学与政府权能关系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美大学与政府权能关系的演变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走出了一条从大学自主到大学与政府合作的发展之路。探究这一演变历程,对改善当今中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实习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实习问题更加突出。应从高校、企业、政府、社会、大学生等方面对大学生实习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构建政府引导、高校筹划、企业支持、学生参与、舆论宣传等五力并举的动力体系。  相似文献   

14.
自2009年1月1日法国20所大学开始按照2007年颁布的《大学自由与责任法》实行自治。本文通过分析法国大学自治传统的沿袭、《大学自由与责任法》的背景与内容,探求法国如何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重新定位政府与大学的权责,建立新的大学治理模式,进行大学自治与高等教育改革政策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历史与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考察中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表明:新时期政府与大学之间的根本冲突已经不复存在,政府对大学的控制表现较为强调大学对政府的实用价值,强调大学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作用,而忽视大学自治权力对大学发展的重要作用。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科学技术是政府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在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方针的贯彻与实施情况下,政府必然愿意赋予大学更自由的学术环境。但是这一过程是大学与政府问的博弈,需要经过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教育分权是一种方兴未艾的教育理念和改革实践,有关"分权"的理解与分类众说纷纭。分析前人的成果,教育分权可归结为5种基本类型:教育权力在政府及其教育行政机构之间的分散、分享与制衡;政府对学校放松管制,让学校自主办学;教育权力从政府部门向社会领域的分散、转移;学校管理中对教师的赋权;扩大家长的学校选择权。  相似文献   

17.
Modern universities are uniquely European in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diffusion of the European model into the university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heritage of colonialism and the fact that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 are Western institutions without much linkage to their indigenous intellectual traditions are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for the failure of non-Western societies to effectively establish their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China,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ideas of a university remains unfinished despite many efforts to indigenize the Western concept since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is article examines and compar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medieval European universiti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In contrast to most existing studies on higher education, which have overwhelmingly portrayed the powerful influence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alities, this article adopts a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calling for the return of culture in the analyses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arguing that Chinese universities have considerably improved their hardware but not their software. In the current great leap forward of th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attention to institutions and cultural establishments is usually absent.  相似文献   

18.
从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视角系统地解读大学的组织与治理,将其嵌套进权力三角理论,提出中国大学治理的协调机制模型。在全球化和国家治理的外部情境中,该模型包括以下核心要素:纪律建设、德治礼序、权力配置和组织中的人。纪律建设主要起到显性规范、权力监督和价值引领的作用,德治礼序主要起到社会规范和文化影响的功能,权力配置则关乎大学内部权力的边界、运行与博弈。三者最终都依归于组织内每一个具体的人的观念、行为与惯习之中。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转型期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权力博弈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详细地探讨了我国转型期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权力博弈的性质及其特征。本文认为,转型期我国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权力博弈的性质共有四种,即非规范性、强制性、非均衡性和层次性。在不同阶段,权力博弈性质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主要表现为非规范性和强制性,在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则以非均衡性和层次性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