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死亡是个体存在的必然归宿。汉乐府中充盈着对死亡的冥索与反思。人们面对死亡,分别采取了争竞人世、服食求仙、放情游乐的人生态度。它们的特点分别是战胜死亡焦虑,推迟死期和忘却死亡。这些不同的人生态度有一个共同的核心,都是对人生真谛的思索和内在人格的追求,是对生命强烈的欲求与留恋。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有三种基本人生态度可以选择。如果你选择的是凡夫俗子的人生态度,那么你的人生轨迹就是:出生、吃饭、喝水、睡眠、结婚、衰老和死亡。  相似文献   

3.
汉末魏晋文人生命意识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末魏晋是人生命情绪勃发与生命意识高扬的时期,这时期的学呵称为是一种生命的学。《古诗十九首》对人生有绝望的悲吟,而缓解的方法不免消极;建安人忧生叹死,而引发出的是建功立业,拯世救物的积极人生态度;正始人对生死有深度的焦虚,而缓解的方法是更关注自我,消极避世,西晋士人在人生态度上虽然入世,但心灵鄙谷,行为逸出常轨,只有陶渊明勘破生死,自觉把握人生,矿达地面对死亡。  相似文献   

4.
幽默墓志铭     
墓志铭是一座特殊的文化宝库。古今中外有许多诙谐幽默的墓志铭,这些墓志铭直面不可避免的死亡,显示出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闪烁着思想的火花。  相似文献   

5.
自我意识是人的存在的本质,自我意识的本质是死亡意识。通过体验死亡,思考死亡可以建构起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智慧。中世纪的上帝随着人的理性和意志的恢复已离我们远去,但理性和意志给世界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导致了人自身的堕落。道德的本质是自律,自律源于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就是人的信念和信仰。面对出生和死亡,我们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观和死亡观,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相似文献   

6.
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审美的(即智慧与欢乐的)人生态度和完善人性。智慧的人生态度也就是引导学生超越有限现实,学会从生命终极意义与价值的层面来理解、领悟人生,欢乐的人生态度就是让学生在功利追求与人生意义和乐趣之间保持平衡。现代文明对人性的片面开发、培育使人性遭到割裂和失衡,审美教育可以恢复心灵的丰富、完整和和谐状态,并在审美移情中培养人性中珍爱生命的素质和情怀。  相似文献   

7.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5,(2):84-91,78
该研究运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研究了大学生人生态度的内涵与心理结构、大学生人生态度的现状特点、大学生人生态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大学生人生态度积极转化策略。研究发现,大学生人生态度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系统;大学生人生态度整体上是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不同背景大学生人生态度显著不同;大学生人生态度的形成遵循一定发展轨迹并有多种特色的样态;众多外部因素对人生态度影响的强度和向度都有差异;人生态度内部结构的各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大学生人生态度影响因素可分为非主体性因素和主体性因素。建议从大学生的自我"修炼"、家庭养育环境支持、国家的社会环境建设、学校的教育环境支持四个层面促进大学生人生态度的积极转化。  相似文献   

8.
热爱自然,是一种人生态度;关切环境,是一种人生态度;“低碳生活”是一种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9.
庐隐是五四时代具有叛逆精神也是极为悲情的女性作家。庐隐的很多小说都涉及到死亡这一敏感的话题,死亡意识始终贯穿庐隐的创作过程。苦难的身世和对生命的体验,让庐隐感受到人生的悲观与缺陷,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冷漠。爱与生、爱与死在庐隐笔下得到另一层的阐释,让我们感受到庐隐悲观的的人生态度以及在悲哀中进行精神家园重建的韧性。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一生,必将经历生存与死亡,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均赋予其不同的阐释。拉关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百年孤独》,紧扣“死亡与孤独”这一主题,传递着一个至高无上的生命在深受残酷现实的压迫,甚至死亡将至时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让读者领悟到深厚而独特的拉美文化及在其熏陶下人们对死亡的另一种理解。  相似文献   

11.
将“死亡”这一敏感而严肃的思想主题引入幼儿图画故事,是图画书的主题观念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观和传统儿童文学观的突破。幼儿图画故事依据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规律,通过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呈现“死亡”这一主题,并对其进行了多种诠解。对死亡的正确理解,有利于幼儿从生命的终极角度去关爱生命,探寻生命的意义,建构健康合理的人生观及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2.
死亡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面对死亡,庄子以其独特的视角从不同的方向来解读死亡。庄子在对死亡本质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体认、关于死后世界的认识、以及对待死亡的人生态度等方面,都给予我们一个不同于其他诸子的全新视域,让我们看到了死对于生的价值与意义;同时庄子在死亡问题上是具有对生的超越性的,表现在用死后归于永恒的道来解构有限的生命,将短暂的生命融合进无限的道中,从而获得生命的超越。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生活,坦然地面对死亡。  相似文献   

13.
人生态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生的成败。人生态度是后天形成的,消极的人生态度也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并非“绝症”,而我们面对它时却显得束手无策和无能为力。只要自己肯努力、有决心,再加上合理的方法去培养,积极心态便会拥有。作为班主任,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态,‘培养他们的积极心态。  相似文献   

14.
人生态度作为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对大学生成长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类型的人生态度进行甄别 ,认为实事求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才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的正确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5.
蛇是贯穿《斜阳》全文的重要意象,然而小说主人公和子实际所见的蛇与心中勾勒的蛇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象特征,分别代表了作品的生存与死亡。作者借"蛇"这一意象来体现生与死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通过延异的文学符号塑造出一种生死交错的人生态度。本文从解构主义中延异的角度分析《斜阳》中蛇与生死的关系,揭示出文本中所蕴含的生死二元对立及交融共存,挖掘文本的多重含义,丰富了文本解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人生态度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学校教育的滞后和消极人生态度的影响使得人生态度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文章在阐述新时期大学生人生态度教育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大学生人生态度教育的四个着手点: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优化校园氛围,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揭示了被人们忽视的朱光潜庞大的美学体系的内核-生命美学思想。同时认为朱先生的生命美学思想与他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而他的人生态度却是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是西方的生命哲学,一是中国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8.
关于菲茨杰拉德以及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评论甚多,但是本文立足新的视点,从盖茨比自身的历史因素、性格缺点、人生态度和爱情观,结合时代特征以及该时代特征下社会对盖茨比的态度,运用文献检索法,分析盖茨比的悲剧性死亡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影响因素,从而论证出盖茨比的悲剧性死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人生态度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影响大学生人生态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其中,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人生态度形成起着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群 《宁夏教育》2000,(11):54-54
一、自我教育与德育 自我教育的人生态度是个人依据自己的观念体系对自己产生的一种评价性的、比较持久的内部反映倾向。这种反映倾向融汇了对自己优点和缺点的认识、对社会和他人的理解、对崇高目标和理想境界的追求。所以,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自我教育的人生态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和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