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焦树民  王佳 《今传媒》2011,(7):58-60
任何广告文本都是在文化语境中产生的,从互文性的视阈来分析广告文本,广告文本普遍存在与文化互文的现象。本文在分析广告文本与文化互文现象的基础上,揭示广告文化互文的实质,进而研究广告文本文化互文对广告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任何广告文本都是在文化语境中产生的,从互文性的视阈来分析广告文本,广告文本普遍存在与文化互文的现象。本文在分析广告文本与文化互文现象的基础上,揭示广告文化互文的实质,进而研究广告文本文化互文对广告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广告文本互文性表现的基础上,探讨广告文本"伪互文性",分析广告文本"伪互文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避免广告文本"伪互文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广告文本互文性表现的基础上,探讨广告文本"伪互文性",分析广告文本"伪互文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避免广告文本"伪互文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一切文本皆互文,以互文性视阈来考察广告创意中的"旧元素新组合",发现"旧元素新组合"广告创意呈现出鲜明的互文性创意的特点。结合广告文本自身的特性,论文分析了引用、拼贴、用典、戏拟与戏仿等互文手法。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它不仅应用于传统文学、诗学,而且还扩展到其他非文学领域(如建筑、绘画、电视、电影、音乐、广告等)的研究.本文从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了广告互文关系的符号结构的社会特性、广告互文意义的生成与认知机制以及广告互文创意的文本策略诉求功能.  相似文献   

7.
康初莹 《新闻界》2006,(2):105-106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原本是语义学、修辞学术语,近年来在分析媒体时频繁出现,这是受到后现代主义理论去思考与分析当代媒体产物的影响,而广告作为当代各类媒体中最为活跃的形式,其文本(注:这里的“文本”包括以文字语言符号为主的作品、声像作品、多媒体作品在内的一切负载精神文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互文性也引起了较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将路遥的作品放在互文性的视阈中不难发现,他在接受并借鉴世界经典文本的同时,也在自己的创作中产生了文本的互文性关系体例.除此之外,现代媒体对其文本传播产生的跨体互文性影响,也是学术界对路遥小说的研究方向之一.文章对路遥的创作及其文本的互文性进行梳理,有助于对"路遥现象"进行准确而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引文分析是图书情报学的重要贡献.引文分析的局限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对伪引的难以控制、对漏引的难以确认和对引用动机的难以辩识.引文分析局限性的根源在于“唯引是举”.引文分析是以整部文献为单元的分析,而互文性分析是以一个文本内部的话语为单元的分析.引文分析是基于形式的表层分析,而互文性分析是基于内容的批评性分析.互文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文本话语隐含的文化、心理、政治意义.互文性分析中的互文性类型包括语句互文、字词互文、体裁互文、修辞互文等.图书情报学理论应该关注互文性分析.进行互文性分析,有利于拓宽和深化图书情报学理论,有利于加强图书情报学理论的社会影响力.互文性分析与内容分析之间有区别.  相似文献   

10.
《功勋》作为近期受关注度最高的新主流电视剧,打破了传统主旋律电视剧传播与接受的壁垒,无论在电视端还是在网络端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收视成绩。尤其是其中第一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更因其与电影《长津湖》的互文,"破壁出圈"成为流行文化。媒介融合时代,受众权利不断提升,消费者成为叙事的积极参与者。文本客体不仅在历时性的角度与历史文本形成纵向的互文性表征,更在共时性的角度,于生产与消费、创作与接受的双向互动中形成多维建构,从而实现了文本意识形态的有效传递。  相似文献   

11.
广告的价值在于在作为人与物的中介,给物赋予意义。符号学中的双轴关系横组合与纵聚合这对概念能恰到好处地分析广告意义的产生与增值。本文借助广告符号的跳跃、广告传播的共振、广告文本的互文性、广告符号的预设等常见的广告运作手法,分析了广告符号的双轴关系在广告传播中的意义增值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互文性是广告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认为,在广告话语传播过程中,媒体促进了广告话语、新闻话语和群体话语等话语类型的相互借用与转换,加剧了话语类型转换过程中的权力和话语权博弈.受众对广告话语的理解具有认知性,受互文性影响,这种理解可以是一致型的,也可能是偏离型的.  相似文献   

13.
在围绕跨媒介叙事展开相关研究的过程之中,互文性与故事世界常被提及,两个概念各有其特征。互文性具有批判色彩,然而跨媒介叙事语境下的互文实践服务于商业化社会,围绕故事世界而非现实世界。故事世界有其边际,用以维系自身的稳定和意义的连贯。这种边际受媒介形态、其他故事世界以及粉丝的影响。互文可以被划分为“近互文”与“远互文”,“近互文”扩展故事世界,同时有助于维系其边际,而“远互文”则造成文本的断裂与意义的垮塌。在商业化社会,文化产品厂商的载体属性是一个重要的解释体系,可以让“远互文”的意义成立。这意味着一种符号化的文化商业模式,是消费主义影响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仿照基因而得名,通过语言复制和传播,同时也推动了语言的发展。互文性泛指一个文本对其他文本的指涉现象,是语篇形成的一个基本特征。语篇互文的过程正是模因的自我复制过程,模因是互文性得以发生的酶源。本文从模因论和互文性视角,对近年来在新闻媒体报道中曝光率比较高的"××门"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门"互文性的模因特征、类比效应及其引发的互文联想。  相似文献   

15.
互文是人类交往和认知的方式。互文性主要表征为转述语,让不同的声音参与语篇交际,形成"异质话语",使各种声音交织和互动,以期实现语义的隐含表达。互文性理论强调的是文本结构的非确定性,认为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本存在,每个文本的意义都产生于它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中,同时互文性理论体现了文本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在新闻语篇中,互文性表现得更为充分和普遍。互文性理论对英、汉新闻语篇的理解与翻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广告中所呈现的图像世界越来越复杂.广告图像叙事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叙事形式。本文试从广告图像叙事特征入手.认为广告图像叙事具有视觉直观性、技术虚拟性、图文互文性和暗含功利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互文性文本已经成为播客创作的主流表达形式之一.播客创作者借用传统媒体的影像文本作为新的文本载体。通过对这些影像文本符号的二度创作,完成了对互文性文本符号的重新排列与组合,而在互文性播客文本的再创作中对传统媒体的社会意义则进行了颠覆性的再造,进而实现了表达新的社会意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互文性是所有语篇都具有的特性。文章首先把房地产广告语篇中的互文性归类为具体互文、体裁互文以及文化互文三种类别。在此基础上,结合部分实例,对这三类互文形式逐个分析,重点研究互文性在房地产广告语篇中的语篇及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王亿本  蒋晓丽 《新闻界》2013,(18):30-34
本文分析前文本、同时文本与文本,以及文本构成要素之间的互文性,解读菲律宾三家主要英文媒体对2012年菲美军演报道的新闻真实,认为新闻文本的互文性有助于构建新闻真实。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新闻互文叙事对报纸新闻叙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互文性文本理论对网络新闻的叙事特性进行分析,认为网络新闻互文叙事体现出的超文本性、多媒体性、互动性特点对报纸新闻叙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