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随着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于1988年颁布实施的破产法,在执行过程中,其不足与缺陷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表现在:立法的指导思想,破产的界限,破产的申请,请算组的组成,对债权人债务人的利益保护,破产责任等等。同时该法在实施中也存在着许多障碍,如文化心理环境、社会保障制度、产权交易市场、地方保护主义等。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破产法律制度,建立早日预警系统,制定专门的企业重整法,制定有关产权交易法,设立专门审判机构审理破产案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使破产法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2.
依法清偿和债权人清偿是银行债权保护的两个手段。但由于判决执行难,国有银行体制,企业所有权模糊,法律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乏力,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存在,使银行债权保护能力弱化。要通过实行债转股、实行债务重组、破产申请、健全法规及社会保障制度来强化银行的债权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3.
破产法是市场经济社会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新破产法草案即将通过审议、颁布实施。新破产法借鉴各国之立法经验,力图贯彻市场经济的理念,破除旧法存在的诸多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影响,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本文从破产立法宗旨、破产原因、政策性破产之利弊与存废、管理人制度、预防破产之重整制度、破产企业职工权益的保护、破产法律责任等方面对新破产法立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能使读者对新破产法的创新与修改内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其中新法设立的专业化、市场化的管理人制度,预防企业破产最为有力的重整制度,对职工权益的适当保护等问题,也是目前破产立法中争议最大的问题。望能抛砖引玉,使大家都能为新破产法的立法与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关于税收债权清偿问题仅规定了零星的基本的条款,而专门针对税收监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又没有针对企业处在破产状态时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关的规定,这导致破产程序中的税务清偿问题层出不穷。从破产程序税务清偿的特点来看,相关问题的思考应坚持公私法融合、债权平等保护原则。结合外国税收清偿的相关规定,破产法的私法属性并不影响其产生社会公共效益。从权利义务对等的角度分析,税务机关在享有破产申请权的同时应当负有债权申报义务并受到破产撤销权的限制;从公平及发展的角度分析,税收债权应在担保债权之后受偿;从保障破产程序进行的角度分析,破产程序中的税收豁免以及企业注销程序的简化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有限责任制度是现代公司的一大特点,它降低了投资的投资风险,保障了投资的利益。但交易中的风险并没有消灭,而是转嫁给了公司的债权人,即增加了公司债权人的交易风险,如果平衡二的利益关系,大多数国家的公司立法中都作出相应的规定,对此,我国公司法律制度也规定了一些保护制度,如公司资本制度,债权人异议制度,公司债持有人的保护和公司破产清算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破产法存在着种种明显的缺陷,尤其是有些破产制度在立法上仍属空白。因此,对现行破产法进行完善成为必要。本文着重阐述了个人破产、免责制度、复权制度与跨界破产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企业破产制度已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而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企业破产制度仍不健全,破产立法明显滞后,不利于发挥破产制度的特有功能,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张天平  张文震 《考试周刊》2007,(24):118-119
当前在我国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公平保护自然人债务人的债权人权益的需要。本文通过对自然人破产制度建立的必要性进行描述,说明了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模式选择方法,并进行了建构原则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破产债权制度的设立与完善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破产债权的公平清偿。先进国家的经验表明,构建以劣后债权为核心的破产债权例外制度已成为众多国家的立法选择。我国目前的破产债权制度体系呈现出以普通债权与优先债权为核心的二元结构,也辅以一些除斥债权规定。在坚持公平清偿这一核心目标导向、理性体现"债权平等原则"的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当重视破产债权例外制度,尤其是制度构建上应该基本上摒弃现有的除斥债权规定而代之以劣后债权制度,通过整体上的范围厘定以及清偿顺位上的优化设计,藉此建立起优先债权、普通债权、劣后债权(同时亦应辅以必要的除斥债权)的三元破产债权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不当关联债权劣后清偿制度,有利于构建完整的破产债权体系,提高市场退出机制效能。2018年发布的《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中曾提及该制度,但适用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对该制度的理论研究聚焦于构成要件本土化,就正当性这一“元问题”缺乏全面分析。具体而言,应当基于目的解释、法律漏洞填补和可行性三个角度分析正当性:目的解释方面,需符合公平、效率和预期价值;法律漏洞填补方面,应充分考察现有制度,即撤销、无效、法人格否认以及实质合并制度在解决不当关联债权问题上的表现;可行性方面,则应综合域外经验和国内多方主体的探索情况,衡量可操作性。据此,应当将不当关联债权劣后清偿制度体现在企业破产法中。  相似文献   

11.
债权人利益保障机制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我国目前的企业破产制度中债权人利益保障机制存在四个方面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破产法的宗旨即是通过对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企业宣告破产,从而使债权人的债权从破产财产中得到清偿,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但由于现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在破产法实施中,侵犯债权人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应当通过完善债权人会议制度,建立破产管理人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对破产犯罪给予必要的规制,完善立法,为债权人利益保护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证了企业中政府投资行为能力的有限性根源于政府与国民签定具有规避风险性质的固定“授权合同”,不过,政府投资的有限性并不妨碍政府为了社会效益最大化在其投资边界内进行公共品投资。政府企业投资应是规避风险投资,以确保政府资本保值增值。文章又分析,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变化,企业控制权随机依存于企业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只有企业破产时,债权人才控制企业,并且债权合同对企业经营者和股东有激励效应,债权风险小于股权风险。由此得出,在我国,企业中政府投资方式债权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区《消费者债务清理条例》作为台湾当局针对2005年金融风暴的对策之一,起到了清理消费者个人债务、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并建立起了台湾的个人破产制度。我国现行的《破产法》仍然将破产主体限制为企业。本文拟通过对《消费者债务清理条例》中的程序及具体机关的研究,引出这一法令对我国大陆地区在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论矿业权能否成为破产财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矿业权原本不具有财产权的性质,因而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破产财产;随着制度变迁,矿业权逐步具有了财产权的性质,以至其本身成为财产权的一种,所以,其成为破产财产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剖析债的相对性入手,讨论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理论的形成,以及为维护交易安全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而建立侵害债权制度的必要性,并对侵害债权的结构要素和责任承担及负责事由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个人破产的条件、个人财产的范围以及破产行为能力的限制等三个问题是个人破产制度的核心问题。在个人破产制度中,破产法应分别规定债权人和债务人申请破产的条件,并就仅有部分债权人申请破产或破产中连带之债的处理等特殊情况作明确规定;债务人的个人财产是其所有的,除人身权益以外的积极财产,包括在共有中的份额及暂无处分权的财产;破产法应在破产中及破产后对破产的财产及人身权利加以限制,最终利用“复权制度”恢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经济学原理,对目前基础教育教学仪器设备供应市场存在的失信行为、侵权行为、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购销中的寻租行为存在的原因从体制上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深化市场机制,加强行业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市场监管(立法与执法),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是体制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破产法》并未对关联企业的破产作出特殊规定,但在实践中已有多个法院在积极探索适用合并破产制度。该项制度有其正当性和必要性,我国立法应当对这一制度的适用作出具体规定。在适用该制度时,应坚持个案适用的谨慎原则、严格限定适用条件、明确适用程序,并应采取措施防止该制度的滥用。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有关破产的两通知突破了法律效力的位阶,与多个上位法相冲突,有悖于破产制度中的公平受偿原则.文章从立法原则入手,着重阐述了在<破产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立法越权、与现行立法冲突、内容不尽合理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