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自1992年我国成为《白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之后,我国图书版权引进开始快速发展,但图书版权输出方面却相对较慢,这与我国翻译人才培养具有紧密关系。翻译人才培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界就开始研究国外的翻译人才培养;90年代,学者就"复关"之后翻译人才素质的培养进行分析;进入新世纪,由于  相似文献   

2.
自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伯尔尼版权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开始,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经过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在最初几年版权引进的沉寂之后,从1996年以来,引进版图书在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中的比重一直处于扩张状态,无论是码洋比重还是品种比重;相比之下,版权输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社会、文化、经济等交流日益扩大,出版业特別是外文出版业也日益繁荣。80年代初我国的外文出版物大多是以外语教学和向国人介绍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科教,文化背景为主的图书,现在已发展成为向世界各国全面介绍我国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历史,法律、军事、旅游、宗教等种类繁多的外  相似文献   

4.
从1981年正式签约引进《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版权迄今,三联书店每年出版的外版图书约为新书出版量的50~40%。从80年代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新知文库》和《文化生活译丛》,到90年代的《学术前沿》、《法兰西思想文库》和《科学人文》、《经营智慧》,我们一直在谨慎地选择着适合这个时代、适合中国读者、适合三联出版的精品图书。近年更是积极地引进了经济学的译丛和艺术类的图文书。这些出版物,既从一个侧面勾画了三联出版路向的轨迹,也在三联形成一个富有学术思想文化特色的出版社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与国外同行的交往、合作日渐增多,出版业亦然.尤其是1992年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保护公约>后,我国版权贸易陡增.据国家版权局统计,从1999年至2000年,我国与海外的图书版权贸易数量超过30900种,其中引进25700余种,输出5100余种①.2000年至今,我国图书版权贸易更是日趋兴旺,极大地丰富了出版内容,增强了科技文化的交流,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华章图文公司”是美国万国数据集团与机械工业出版社于90年代初成立的一家合资公司,主要从事引进版计算机、经管类图书的出版、发行。据称,短短几年,由华章引进、出版、发行的“经济管理和计算机图书在国内同类图书销售中分别排到第三、第四位,生产规模也从最初的一千万发展到2000年的一亿四千万元”,公司声名鹊起,在每年北京春季图书订货会  相似文献   

7.
张新华 《出版科学》2013,21(3):108-110
20世纪80年代是文学繁盛、出版学学科萌生的时代。1983年,武汉大学设立图书出版发行学专业。1986年,河南大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硕士学位点下招收编辑学研究生,就在这一年,怀揣着文学研究梦想的李频"阴差阳错"地成为我国该批编辑学研究生之一。25年之后,当年意气风发的文学青年已经成为国内颇有名望的出版学者,在编辑出版家、期刊、出版制度、出版教育和学科发展等学术领域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出版业在国际化道路上的步伐也在加快,出版界人士的全球意识越来越强。体现在图书出版上.就是各国版权贸易的大量增加,引进版的图书在市场上占有了明显的位置。以中国为例,上个世纪80年代,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外国的书籍还很少见,而且集中在19世纪以前的传统的经典文学名著和学术名著上。进入21世纪以后,这种局面大大改观:一是引进版图书数量增加,已成为书店中不可缺少的一大板块;二是传统名著的版本多样化,不再是某一家出版社的专有;三是引进的范围扩大,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四是在国外出版时间不长的一些畅销书,很快被引进出版,出现在国内市场上;五是引进版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扩大,不再是只集中在一部分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9.
强化引进版权图书出版的编辑意识姚文瑞我国加入国际著作权公约已经5年了。5年来,随着我国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图书版权贸易事业越来越兴旺,引进版权图书的出版成为繁荣和发展我国出版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以至近年来引进版权图书范围不...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引进版图书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外版权贸易既是我国图书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与世界图书出版接轨、引进智力资源、丰富我国图书市场的重要体现。引进世界范围的优秀图书,把国外最优秀的文化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介绍给国内读者,对于增强我国的科学发展力,提高全民的素质和综合国力,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对我们这样一个正处在高速发展的国家而言,其意义更加重大。中国自从加入WTO  相似文献   

11.
周丹 《编辑学刊》2021,(3):91-95
20世纪20年代被西方世界称为"咆哮的20年代(Roaring Twenties)".这是一个经济、文化持续繁荣的时期,它所涵盖的激动人心的事件数不胜数,因此,也被称为"历史上最为多彩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便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应运而生的.文章通过回溯100年前,即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图书出版,主要是音乐图书出版的状况,希望为音乐图书出版的未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图书出口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图书出口的回顾与现状 我国图书出口从1949到1965年以外文书刊为主,1966年至1977年以政治类外文书刊为主。在这两个阶段中,我国的图书主要作为一种对外宣传的工具,基本上是以赠送的形式输往国外。一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逐步纳入对外贸易的轨道。到目前  相似文献   

13.
只读光盘(CD-ROM)对西南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及前景分析苏延科(西南农业大学)只读光盘自1985年推出,1986年即为中国的图书情报界引进,在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只读光盘成为我国图书情报界的一个热点,光盘数据库和驱动器逐年增多.随着中文光盘...  相似文献   

14.
解决版权贸易进大于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涛 《编辑之友》1999,(3):13-14
自80年代以来,我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建立了一些对外开放的窗口,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图书作为一种商品也不例外,我国自1992年参加世界版权公约以后,版权贸易不断增加,翻译引进的作品连年增长。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各地引进的作品项目共2515项,涉及范围极广。大量引进国外的优秀出版物使我们了解吸收了世界的先进技术和优秀文化,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与广东旅游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大型图书——《中国故事》已经面世。本书是中国当代第一部大型社会专题摄影图集,书中集中了近百名摄影作者的作品。图片内容反映了中国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的政治、文化、经济、法律等社会各个层面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社会生活大图景,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摄影记者对社会的思考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建筑史丛书》(12卷)荣获了第13届中国图书奖,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追记其引进、出版过程,与业界共勉。 确定选题 在国外众多的关于世界建筑历史的图书当中,比较权威的当属20世纪初英国人弗兰彻撰写的《比较的建筑历史》和20世纪80年代初意大利Electa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建筑史丛书》。前者在出版后虽然不断地补充与再版,但这是一部争论很大的书:其一是因为其立论是19世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90年代前后开始,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图书出版的市场化改革日益深入,图书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由此造成的现实的生存压力,从事图书出版和销售的出版社以及民营工作室和书店普遍走向了片面经济  相似文献   

18.
图书质量是出版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出版领导机关历来重视图书质量,早在1952年10月,便对出版社作出了必须实行书稿三审制的规定。从50年代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的十几年间,曾开展了多次全国性的图书质量检查活动。80年代以来,国家出版局、新闻出版署、中宣部等领导部门,又不断重申要加强图书质量管  相似文献   

19.
正从2001年12月多哈的钟声为中国敲响,中国出版业在以对外开放促进对内改革的浪潮裹挟下,成就了产业经济的"黄金十年"。这十年,新闻出版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图书出版品种逾30万,中国跃升世界出版大国。这十年,我国降低了对国外文化产品、文化企业的准入门槛,文化市场向国际  相似文献   

20.
翻译图书是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我国从汉代开始就翻译图书,当时以译梵文佛经为主,自明代开始较多地翻译西方的自然科学图书,从而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清代初期,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严禁外国人在中国出版图书,对外国文化采取排斥、封闭政策。以致有的外国传教士到中国境外的马六甲等地编辑、翻译、出版中文书刊。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以坚船利炮打开了清王朝的大门,曾在马六甲从事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