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体的选择关乎语言、修辞、叙事模式的倾向,也暗含着作者自我认同意识的归属。丁玲在延安早期创作的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带有“类报告文学”特征。文体模糊性与人物塑造的矛盾性都构成了小说意义指向的不确定性,背后隐藏的是丁玲在“知识人”与“革命者”之间摇摆的自我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2.
丁玲于1957年因一个所谓“右派集团”问题从文坛消匿22年之久.1979年。她在重返文坛时,曾表示要尽早完成长篇小说《在严寒的日子里》,而且还要争取续写她于1933年因国民党反动派逮捕而只写到半途的长篇小说《母亲》。这六、七年,丁玲是七、八十岁的老作家中最活跃的人物,如写文章、作报告、  相似文献   

3.
丁玲在《讲话》前的小说创作,把左联的“大众化”理论同边区的文艺实践结合起来,总结以往创作的经验和教训,沿着现实主义的文学发展道路,在题材、人物和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新的重要进展,从而为《讲话》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写沈从文对胡也频、丁玲夫妇生死不渝的友谊。在胡也频被国民党逮捕将被杀害时,沈从文挺身而出(丢掉自己的工作),全力多方进行营救。之后,丁玲又遭绑架,下落不明,沈从文除参加营救外,并多次撰文公开对国民党当局进行谴责和揭露;一旦得知丁玲的下落,立即赶去看望。沈从文的侠气,为中国近代文坛留下了感人至深的史话。  相似文献   

5.
提起丁玲的早期创作,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梦珂、莎菲和伊萨等人物形象而对同时期发表的另一篇小说《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以下简称《小房里》)则显得较为冷淡。长期以来,只有几位评论者在论述丁玲早期创作时,轻描淡写提过几笔之外,几乎没有一篇文章对这篇小说进行专门的分析和研究,打个弊脚的比喻:《小房里》好象一群白天鹅中的丑小鸭,被人们遗忘在孤寂的角落里。不可否认,丁玲早期创作的笔力主要集中于塑造“五·  相似文献   

6.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以处女作《梦珂》的问世步入文坛,又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使文艺界为之震惊.同时,也使她以擅长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而驰誉海内外.但才华横溢的作家却不满足于仅仅描写知识女性.不久,她便以同样的风格和情调,写出了反映工农妇女寻求光明与幸福、逐渐觉醒的第一篇小说——《阿毛姑娘》.此后,丁玲小说的题材进一步扩大,主题也更加升华,陆续写出了《我在霞村的时候》、《杜晚香》等多篇作品.运用她那“细腻而又大胆,生动而又质朴,深刻而又无雕凿之感”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阿毛、贞贞、杜晚香等工农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7.
发表于1941年的丁玲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女主人公贞贞,在战争环境中除了承受民族苦难外,还承受了性别苦难。面对来自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女性个体,她依然保持了独立的人格,捍卫了女性的尊严。  相似文献   

8.
丁玲的创作与思想的发展是同步的,思想性是其文学作品的精华,丁玲的文学创作可以说就是诉说她思想成长的一部历史.解放前丁玲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早期、前期、新生期和成熟期,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杰出作家的诞生、成长和成熟,看到了她由一个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直至成为一个执著坚强的革命者的思想转变.  相似文献   

9.
丁玲1930年代从一个社会批评者向为大众服务的左翼文化工作者,再到党的知识分子的转变,经历了多种客观上的阻碍与主观心理上的挫折,并且蕴含了许多不可言说的犹疑与彷徨。直到四十年代创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前后,作者才最终克服她与革命的疏离,并最终"与人民结合",成为"党的知识分子"。丁玲的小说从侧面反映了这个转变的过程。这篇论文与西方的丁玲研究进行对话,分析她的创作从批判现实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再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转变的过程,认为它们不但反映了她意图征服她的异化意识的努力下带来的个人"主体性"的转变,也契合了对于文学的三种"理念"(或文学作为社会-文化机制)的变迁,其中包含着很多为历史所限定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丁玲是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在她一系列以富于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的现代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里,充溢着追求个性独立,维护人格尊严,与封建道统和男权社会绝不妥协的抗争进取意识,表现出鲜明而深刻的女性主义倾向.这种倾向构成了丁玲女性主义小说创作最主要的魅力和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综观丁玲小说的思想价值,一方面,作家坚守在女性写作的立场上,把女性文学从狭小的思想空间拓展到崭新的境界,第一次直抵女性生命的深处,塑造出灵肉一致的完整的女性;另一方面丁玲又是左翼文学的拓荒者,依据政治的需求,主动描写工农大众的觉醒与反抗,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蕴含着丰富的政治价值.女性意识与主流意识的此沉彼浮,使丁玲的小说在思想上呈现出斑驳陆离色彩,其成败得失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在对日本AOTS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归纳了日本AOTS成人培训的特色:注重培训需求分析、细化课程设计、精心组织实施培训项目、严格执行培训评估程序。同时,根据笔者在日本AOTS的学习体验,得出抓好成人培训的四点启示——从“传授知识”向“改变行为”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员为中心”转变、从“我一人讲”向“我不讲少讲”或“你们讲我引导”转变、从“重视课程”向“重视项目”转变。  相似文献   

13.
文化传播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言语或者非言语的交流,如何正确处理“我”与“他者”的关系是进行跨文化传播研究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文章指出了不同的文化认同往往对跨文化传播产生不利影响;研究了“我”如何与“他者”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提出了跨文化传播应从主体性过渡到主体间性,进而过渡到“互惠性理解”,从而真正处理好“我”与“他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丁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性作家,一直站在时代的前列领导着女性的思想解放斗争。她的创作,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本文试图以丁玲的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例,挖掘其女性小说创作与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内在联系。并对产生这种关系的原因做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于飞 《阅读》2006,(12)
今天中午我很想出去和小伙伴们玩一玩,可妈妈非要让我睡午觉,还对我说:“我随时会到你房间看你睡觉的情况。”真没劲!睡吧,又不甘心;不睡吧,又害怕被妈妈惩罚。怎么办呢?我突然想出一条妙计:做个假人放在被子里当我的替身,应付妈妈一次吧。说干就干,我找来了自己的帽子做“头”。可怎么看也不像,太扁了,对了,要鼓一点才行。于是,我在帽子里面塞上了报纸,帽子慢慢“长”了起来,“头”终于做好了。该做“身子”了。我从衣柜里抱出了几件衣服塞进被子中,看了看,正好和我的身体差不多大。呀,真棒!我看着被子中的假人,为自己的杰作暗暗得意,这下可以瞒天过海了。我悄悄地溜出了房间,玩得可真痛快。等我玩累了,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妈妈正站在房间门口等我呢。一看妈妈的脸色,我就知道完了,全露馅了。真没想到我的“杰作”还是难逃妈妈的“法眼”。妈妈大声对我说:“想在我的眼皮下耍花招,你还嫩点!”说着伸过手来想要打我,我连忙讨饶:“妈妈,放我一次吧,我下次再也不敢了!”妈妈看着我的样子忍不住笑了,我也大胆地笑了起来,屋子里充满了我和妈妈的笑声。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读罢此文,我们仿佛看到小作者那童真、机智的面孔。小作者“扮假人”,却难逃妈妈的“法眼”,妈妈...  相似文献   

16.
葛宸锐 《阅读》2013,(3):27-29
“哇,太神奇了!”“真是不可思议!”……教室后面热闹极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也凑过去看热闹,原来是戚言正在炫耀她的新玩意儿——一个巴掌大的袋子,花花绿绿的包装上写着“圣诞树”三个大字。这有什么神奇的呢?我心想。戚言见我不以为然,便送了我一袋,神秘兮兮地说:“不信你试试。”我半信半疑地接了过来。  相似文献   

17.
跳长绳     
吴爽 《阅读》2014,(5):26-27
学校要进行跳长绳比赛了,我决定先去练一练.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问爸爸:“我们家有长绳吗?”“没有。”爸爸回答道。“那该怎么办呢?”我又问了一次。“用短绳来跳呗。”说着,爸爸就叫上妈妈一起去找了,我也帮着急急忙忙地找。“终于找到了!”我一阵欢呼。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运动员,我们忍受着外面的雾霾.面带笑容地出去了。  相似文献   

18.
郝京华 《阅读》2007,(1):1-1
很小的时候,妈妈教会了我第一个字,从此我进入了书的海洋。有一次,我在一本书的封面上看到一个有翅膀的小孩子,我问妈妈:“他是谁呀?”妈妈说:“是一个小天使。”“他为什么有鸟一样的翅膀啊?”“为了飞,飞得高,看得远。”“能飞到树那么高吗?”  相似文献   

19.
礼貌的力量     
周冒灵茜 《阅读》2015,(14):24-25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这是孔子教育世人要讲文明、懂礼貌。可是,在经历了一次打电话的事件后,我才真正明白了礼貌的重要。那是一个星期天,我打电话约同桌出来玩,“喂,小老鼠,下午三点来我家玩。别迟到,不然有你好看的!”电话一接通我就大喊起来。“谁啊?怎么这么说话?”一个女人的声音。“喂,叫‘小老鼠’接电话,我找他有事。”“他不在!”电话被用力挂断了。“不在?怎么可能?‘小老鼠’不是说他会在家等我电话的吗?”我嘀咕着,“再试一次,如果还不在,星期一我非找他算  相似文献   

20.
尤梅 《阅读》2011,(11):20-21
最近,四(1)班开展了“我读书,我快乐”的活动。第二小组的同学都非常喜爱读《伊索寓言》,他们将在全班进行一次“读寓言、明事理”的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