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形意拳是我国优秀拳种之一,对于此拳的形成和发展,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有必要对它的起源进行一番简略的考证。 一、对形意拳史料的分析 形意拳始于何时?创于何人?多年来没有定论。史料中几种不同的说法是:第一,达摩创形意拳之说。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和形意拳同属中国武术的瑰宝,它们在历史起源、内容、拳理及特点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色。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形意拳和太极拳的历史、特点、各自的师承关系和发展概况进行分析,进而引发形意拳应如何借鉴太极拳的发展模式进行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调查访谈法、逻辑推理法、比较法,以“大武术观”视野下审视山西形意拳当前的境遇和希望为切入点,对形意拳在其原生地传承途径进行研究,以期为形意拳在新时期的传承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撑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姿势、拳法、步法对形意拳和拳击运动进行了简单分析,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提出“形意拳是中国化的拳击”这样一个“假设”,加以探讨。然后再找出形意拳从纯技击到融技击、表演、健身为一体变化过程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5.
明清晋商在创造商业辉煌的同时,也推动了山西武术的繁荣与发展。形意拳于明清时期起源于山西并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四大拳种之一,是晋商文化的直接产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以体育学、社会学为基础,从形意拳的传承风格与特点、传承地域与传播效果、传承氛围与技术和理论的创新、传承制度与文化构建等方面探讨晋商对其产生与发展的影响,以期促进地域武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形意拳作为中华武术的一个优秀拳种,其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形意拳与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研究,以利于人们在以后的认识过程中有所取舍,更好地发挥形意拳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哲学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文化历史研究法,对传统形意拳理论和技法体系进行逻辑分析,透视其内隐的"刚健有为"的文化基本精神,提出必须在此基础上实现传统形意拳的现代化转型,这对民族文化品性延续和民族文化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急剧变化和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近代中国武术的传播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起源于山西的形意拳作为中国武术的一部分,其传播特点也必将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形成了传播地域扩大化、传承关系开放化、传播渠道多元化和传播对象大众化的新特点。这些新特点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形意拳在近代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9.
享年八十五岁的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席、我院附属体育医院院长郑怀贤教授,早年随著名拳师孙福全(字禄堂,1861~1932,河北完县人)学艺多年,深得其真传。解放后在我院从事武术教学,为继承和传播祖国武术遗产,促进全国武术运动的开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形意拳对练》便是郑老多年精心传授,并于晚年整理出来的武术套路之一。为了抢救郑老的武术遗产,于去年——郑老辞世之年的盛夏,在郑老的亲自指导和演示下,对形意拳对打套路进行了逐个动作的记录整理。鬓发斑白、步履艰难的郑老,以带病之躯,冒着酷暑,一招一式地进行了示范。郑老的示范不仅重其形,更重其神,  相似文献   

10.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3):F0002-F0002
河北是名副其实的武术大省,我国渊源有序、拳理明晰的民间武术有129个拳种,其中50多种发源或振兴于河北,如八极拳、迷踪拳、形意拳、杨式太极拳等等。河北境内很多区域都有“武术之乡”的美誉。河北体育学院《河北民间武术》课程充分借助地域资源,依托体育院校优势,大力弘扬地域文化特色,传承武术文化精髓,推动了武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深度探求三体势的运动机理,服务于健身和竞赛需要,为教学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肌电测试系统对17位形意拳练习者的形意拳三体势单重桩和双重桩站桩过程中sEMG变化情况进行记录。结果:单重桩右腿承担体重的贡献率占72%,双重桩右腿贡献率占60%,三体势桩功均在40 s后就开始出现主要肌群的疲劳,有明显抖颤感。结论:验证了传统意义上的前4后6式肌肉用力分配的三体势,更多的是指双重桩,而前3后7式的肌肉用力分配为单重桩;单重桩和双重桩主要锻炼肌肉无明显差异;单双重桩贡献率最大的两块儿肌肉都是后支撑腿的股外、内侧肌;双重桩前支撑腿的股外侧肌肉负荷稍大于单重桩;单重桩后腿的贡献率占72%,双重桩后腿贡献率占60%;相同条件下单重桩对腿部的刺激深度大于双重桩,有利快速出功;双重桩两腿承重比例有利前后的稳定性。动作姿势正确的条件下,三体势桩功练习时机体产生疲劳的时间阈值为40 s。  相似文献   

12.
龙形自发功     
龙形气功属气功中动功功法之一,在《峨眉十二桩》中有龙形记叙,但目前练此功者已不多见。此功法是根据我国著名武术家,骨科专家郑怀贤教授所传习的八卦掌、龙形拳、龙形剑、形意拳等套路动作,汇聚气功要领,摹仿龙的形态动作,结合临床治疗的练功需要创编而成。龙形自发动功是以长期医疗实践中对运动创伤康复者特别有效的一些动作编组而成,抽取龙形太极动功中的动作作为导引式,结  相似文献   

13.
口述史的材料引发了武术界人士对象形术的关注,进而引起人们对中国武术象形现象的再度思考。中国武术门派繁多,但都带有一定程度的象形性,其以内家拳中的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为典型。中国武术的仿生对象涵盖多种生物和自然现象,并且与养生学、舞蹈、巫术有着紧密的血缘联系。武术师法自然的传统不仅可以体现中国古代人体仿生行为的独特性,还展示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性,具有反观自身、模仿自然、促进万物进化的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14.
摘要:以模因论和文化结构层次理论为依据,以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少林拳四大拳种的典型技术动作为主线,以少林、武当、峨眉三大武术流派的功法、套路、格斗形式为载体,以与武术“技术”特征和“攻防”特色相关联的文化因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化组学量化与逻辑思辨相结合,田野调查与结构式访谈相结合,专家甄别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挖掘、提取、筛选、凝炼对中国传统武术理论体系形成、发展、演变以及不同拳种拳理、拳法、拳路、拳势(式)等形成起统摄作用的文化基因,建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基因谱系理论模型。结果显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基因谱系结构模型由“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拳理基础”“技击思想”“德行思想”“审美情趣”六个维度所涉及的24个文化基因组成。六维度结构模型既能鲜明的体现出中国武术的文化特性,也可为解释中国武术的文化特色提供较为满意的答案。对认识武术文化基因,彰显武术文化特色,守护武术文化家园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还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共同文化基因和特色文化基因、武术文化基因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5.
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民族体育、太极拳、传统武术类研究是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领域中最热门的三大话题,其中在民族传统体育分类研究中,热点主要集中在民族体育、散打、武术教学、武术套路、少数民族体育、气功和民族体育文化等方面;在武术套路分类研究中,热点主要表现在武术套路的教学、训练与竞赛等方面;在拳术分类研究中,热点主要体现在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少林拳、长拳等方面;传统体育养生方面的素材将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民间武术以及优秀拳种的挖掘、整理与保护等方面的素材将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领域中的非热门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手台内侧拧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在实践中得到运用的新技术,主要通过调查法和实验法对乒乓球正手台内侧拧技术进行运动力学和解剖学分析,并结合相关实验对该技术在落点、旋转、弧线、命中率等方面进行实效研究。研究结果:保证"全方位"的全台进攻,继而掌握主动性和形成优势局面进入相持阶段,因此,对于前三板有技术优势和相持打法为主的运动员来说,正手台内侧拧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为赢得整个比赛打下更为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乒乓球非常规技术动作是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所使用的尚未普遍规范化、应用频数不高的技术动作。是从乒乓球基本技术的基石上逐渐演化出的一些很有创意、很有实战效果的技术,具有非常规性、合理性和实效性等特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非常规技术动作的定义、缘起、分类进行研究,并通过对2009年10月国际乒联公布的排名1~16名的男女运动员96场高水平比赛进行的统计分析,概括非常规技术动作的技术特点、在比赛中的运用率和运用效果,对乒乓球非常规技术动作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乒乓球非常规技术的使用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整理与田野调查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博爱唐村《李氏拳谱》问世后所引起太极拳界的争论以及拳谱的内容进行考证.研究认为,依据现有资料无法证明千载寺的存在,千载寺作为太极拳发源地的说法尚不能成立;王宗岳师承李鹤林的观点得不到实证;唐豪、徐震关于武禹襄得《太极拳论》出处的立论存在纰漏,《太极拳论》的由来尚且存疑,《太极拳论》与唐村《李氏拳谱》难以建立联系;根据《李氏拳谱》中最早成文的《无极养生拳论》存在的理论错误,以及该拳论部分内容与1915年出版的《形意拳学》雷同的事实,可推断《李氏拳谱》成于现代.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1(3):F0004-F0004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系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季刊,开设栏目主要有:职业技术、文科教学、理科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学校管理、医疗卫生等。欢迎院内外作者来稿、订阅。来稿要求:1、来稿文字力求精练,论述翔实。文稿以3000字为宜,并附百字左右的内容提要和3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并综述了干细胞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探讨了干细胞技术在运动医学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结论表明,干细胞技术在半月板损伤、心肌缺血、肌腱损伤等方面都有应用价值,但具体技术手段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